南韓成均館大學表示,執政黨大國家黨議員金世淵和成均館大學師範學院院長李明學,針對第18屆299國會議員進行「有關實行小學漢字教育」的問卷調查,共有161人作答,90.1%的受訪議員表示「有必要在小學進行漢字教育」,回答「沒有必要」的僅佔9.9%。
在需要實施漢字教育的理由方面,33.2%受訪者表示「有助於提高詞彙的表達能力」;18.5%受訪者認為「有利於促進東亞各國家間的交流」;16.8% 受訪者則表示「有助於理解韓國的傳統文化」。相反的,持反對意見的國會議員則認為,學漢字將加重學生的負擔,或覺得即使不學漢字也沒問題。
南韓教育部曾規定,高中學校漢文教育基礎為900字,作為日常生活所需,並透過學習漢字成語及格言,將學習的漢字水平提升為1800字。
南韓的漢字教育爭議和民族主義情緒有關。在古代韓國,庶民使用的韓語沒有相對應的文字,直到公元1443年,朝鮮世宗大王下令創造專給庶民使用的拼音文字,就是現在的韓文,但上層社會還是使用漢字。
到了清朝末年,韓國人開始摒棄漢字崇尚韓文。之後韓國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當局確定了「日漢文字並用」政策,迫害提倡拼音文字的學者,因此拼音文字有了反日、愛國的民族主義標識。戰後韓國隨即規定公文全部使用拼音字,但暫且允許兼用漢字。到了1970年,朴正熙政府下令廢除漢字,學校只教授韓文,導致南韓 一整代人完全不懂漢字。
然而,許多韓文詞彙源自漢字,很多成語、典故,也只有通過漢字才能理解,南韓法律條文也夾雜大量漢字。到了80年代以後,漢字教育因此逐漸恢復。
不過,南韓韓語學會一直反對增加漢字教育,認為這是一種倒退。不少年輕人也覺得,韓國人應該重視自己的語言,盡量不用漢字,學漢字不如學英文。因此南韓政府每次提出新的漢字教育政策,都會引發相當爭論。
来源:聯合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