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初期,國人對泊來品有一種過分的虔誠,採取的態度是囫圇吞棗,譬如進口的咖啡,大店小鋪裡擺設的都是瓶裝速溶咖啡,那咖啡色的飲料其實不太合中國人的口味,比水濃,比茶苦。於是,買咖啡必搭上雪白的伴侶,每每飲用還加上足夠化解苦味的糖才能下嚥。以咖啡作禮物送人也成為時尚,甚至政府部門和公司都以咖啡當作福利用品發放給員工。
我第一次喝咖啡是在一位朋友的家中,正好趕上時髦,聽說是從國外來的正宗貨,價格不菲,為了對得起朋友的盛情,我勉強把那杯加了糖的速溶咖啡送入腹中,根本就沒有品出什麼滋味。
其後,家中的瓶裝咖啡越來越多,我卻一直對喝咖啡提不起興趣,左手進右手出,最後,把咖啡當成送人的禮品出手。遺忘的一瓶咖啡,日期已過,垃圾箱便成了它最終的歸宿。
上大學時,正趕上流行歌曲竄紅,其中一首歌是"走過咖啡屋"。這是一首描繪失戀心情的歌曲,在大學生中唱得如醉如痴。一時間,咖啡屋成為談情說愛的最佳場所。夜幕降臨,霓虹燈映照下的咖啡屋頗具幾分神秘色彩,裡面播放的靡靡之音更使處在青春期的男男女女心蕩神搖。遺憾的是,我卻一直沒有踏入咖啡屋半步。
來到北美後,發現這裡的人們對喝咖啡情有獨鍾,咖啡屋星羅棋布,街上常常可見手持一杯咖啡的人瀟灑行走。漸漸認識到,喝咖啡也是很有學問的,人們已經把咖啡融入生活,形成文化。
世界上最早生產和飲用咖啡的地區是阿拉伯,阿拉伯的咖啡文化就像它的歷史一樣源遠流長,那裡的人們對於咖啡的飲用無論是從咖啡的品質還是其飲用方式、環境和情調上,都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和風俗。阿拉伯人喝咖啡時很莊重,也很講究品飲咖啡的禮儀和程序,他們有一套傳統的喝咖啡的形式,很像中國人和日本人的茶道。在喝咖啡之前要焚香,還要在品飲咖啡的地方撒放香料,然後是賓主一同欣賞咖啡的品質,從顏色到香味,仔細地研究一番,再把精美貴重的咖啡器皿擺出來賞玩,然後才開始烹煮香濃的咖啡。
在阿拉伯國家,如果一個人被邀請到別人家裡去喝咖啡,這表示主人對客人很尊重很誠摯,被邀請的客人必需回應主人的盛情款待。客人在主人家的時候,一定要謙恭有禮,品嚐咖啡時,除了要感謝主人的美意,讚賞咖啡的香醇之外,還要切記即使喝得滿嘴都是咖啡渣,也不能喝水,因為那是表示客人對主人的咖啡不滿意,會極大地傷害主人的自尊心。
咖啡傳入歐洲以後,立即以迅猛的速度發展,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咖啡、音樂和華爾茲舞並稱"維也納三寶",可見咖啡文化的重要地位,咖啡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深遠。義大利有一句名言:"男人要像好咖啡,既強勁又充滿熱情!"把男人等同於咖啡,真是非同尋常的比喻。義大利人在起床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煮上一杯熱濃咖啡。誇張地說,無論男女,幾乎從早到晚咖啡杯不離手。
浪漫的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不是咖啡本身的品質和味道,而是注重飲用咖啡的環境和情調,表現出來的是優雅的情趣、浪漫的格調和詩情畫意般的境界,就像欣賞盧浮宮中那些精美動人的藝術珍品一般。從咖啡傳入法國的那一天開始,法國的文化藝術中就時時可見咖啡的影子和作用。17世紀開始,在法國,尤其是在法國的上流社會中,出現了許多因為品飲咖啡而形成的文化藝術沙龍。
在法國,沒有咖啡就像沒有葡萄酒一樣不可思議,簡直可以說是世界的末日。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後,法國人惟恐生活必需品脫銷,紛紛跑到超市搶購商品,當電視臺的採訪記者把攝像機對準搶購商品的民眾時,鏡頭裡顯示的卻是顧客們手中大量的咖啡和方糖,一時傳為笑談。 咖啡傳到美國,變成一種沒有禁錮,不落窠臼的咖啡文化,更創造出一個星巴克(Starbucks)的奇蹟。美國人喝咖啡率性而為,無所顧忌,既沒有阿拉伯人的刻板講究,也沒有歐洲人的浪漫情調,喝得自由,喝得暢快舒適,喝出自我與灑脫。美國人只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就使星巴克這個品牌成為一種時尚文化的象徵。在現實社會中,誰能掌控世界的經濟命脈,誰就是全球老大。
加拿大是美國的近鄰,咖啡文化多少受些美國的熏陶,加上有著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喝起咖啡來可謂五花八門,顯示出多元文化的特徵。加拿大最著名的咖啡連鎖店Tim Hortons成立於1964,如今在加拿大境內已經有三千多個分店,在美國境內也有多於五百家分店,連大名鼎鼎的星巴克在加拿大地界也只好甘拜下風。
我在北美生活也有不少年頭了,對於喝咖啡卻一直找不到感覺,還是經常飲用中國的綠茶,這大概也是遲遲沒有融入主流社會的緣由之一。
這次有機會在加拿大的四星級旅館住了若干天,白天出去瞎逛,晚上回來,無所事事,百無聊賴之中對旅館的咖啡機產生興趣,泡了一杯又一杯星巴克牌的咖啡來喝,還加入不同的輔料,無非是糖和伴侶,以沖淡咖啡的苦澀。
星巴克雖然在加拿大的大街小巷敗下陣來,在與美國掛鉤的連鎖旅館中還是可以一領風騷。咖啡杯上的標語是:我們以提供高品質的星巴克咖啡為榮。
慢慢地喝,細細地品,我發現純咖啡更耐喝,苦澀中帶著濃郁酣香,還隱含著一絲淡淡的甘醇。如果加入糖和伴侶,苦味自然消退了不少,可是卻影響品嚐咖啡的原汁本味。繼而又想到,喝咖啡豆煮出來的咖啡一定比這速溶咖啡更有滋味,也更有情調。這個想法才一冒出,立馬就被另一個聲音壓回,人在異鄉的途中,有個休憩的場所,有芳香濃熱的咖啡可喝,還計較什麼?無論什麼商品什麼文化,能夠生存併發展就好。
於是得出結論:如果想快速解渴,還是喝加入糖和伴侶的咖啡比較好,那樣口感潤滑輕鬆,容易喝多些;如果想品嚐咖啡的味道,就喝純咖啡,什麼也不加,一點點輕輕抿入唇中,回味無窮,如同真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