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讀過初中的人,大抵是知道朱自清和他的散文《荷塘月色》的。
小時候,我就讀過這篇優美的散文,直到大學,教材裡還有這篇經典散文,特別是描寫月下荷塘的情景,有些地方竟可以倒背如流。
小時候,我生活在鄉下,到了夏天,中午常常會被一聲聲的蟬鳴弄得睡不著午覺,而露水濕潤的夜晚,一邊聽著蟬聲和蛙鳴,一邊數著總也數不清的星星,真是享受。
然而,朱自清曾為夏夜是否有蟬聲受到讀者的質疑。
那是《荷塘月色》發表三年後的一九三○年。一天,有個叫陳少白的讀者給朱自清寫了一封信,毫不客氣地向這位大文豪指出,《荷塘月色》中對"月下荷塘"的描寫嚴重失實。據其所知,夜裡的蟬是從來不叫的。
這一說,還真的蒙住了城里長大的朱自清,他當然沒有親耳聽過蟬在夜裡的叫聲,於是到處查閱資料,也沒有什麼結果,甚至還專門請教了從事昆蟲學研究的教授劉崇樂。劉不是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不敢定論。朱自清跟大家商量,一致贊成讀者的看法,還慎重地給劉教授和陳少白回了信,蟬在夜裡確實是不叫的。並表示,等以後《荷塘月色》有再版的機會時,把描寫月夜蟬聲的這個句子刪掉。
後來,朱志清在夜裡親自聽到了兩次蟬聲,也就是說蟬在夜裡其實是叫的,他在《荷塘月色》中對夏夜蟬聲的描寫並不錯。
事後近二十年,朱自清對陳少白的來信質疑仍然沒有忘記,直到一九四八年,就此還寫了一篇短文"關於《月夜蟬聲》",文中不無感嘆地寫到:"我們往往由常有的經驗作概括的推論。例如,由有些夜晚的蟬子不叫,推論到所有的夜晚蟬子不叫,於是相信這種推論便是真理。其實是成見。這種成見,足以使我們無視新的不同的經驗,或加以歪曲的解釋。我自己在這裡是個有趣的例子。"
一代散文大師朱自清早已作古。但大師在這件小事的較真,非但體現了嚴謹的治學精神和認真對待讀者的態度,令人景仰,更給人以啟迪。很多時候,經驗是靠不住的。生活中,成見不僅妨礙人際關係融洽,而且妨礙我們對事物的認知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