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參與全球氣候談判的官員就氣候談判面臨的問題表態。中國官員說,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不會動搖,同時指責發達國家在談判過程中缺乏誠意。
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於慶泰星期三(11月25日)就氣候變化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說,過去兩年各國在氣候談判上沒有取得足夠的進展,其原因在於 期間許多時間放在一些邊緣問題和技術問題上,沒有按照「峇裡路線圖」的要求將焦點放在談判進程的核心任務上。他認為,發達國家在談判過程中沒有顯示出足夠 的誠意來,而這也是發展中國家的一致看法。
中國至今尚未公布具體的減排目標。發達國家的談判者則希望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能夠在這方面設定一個積極目標,以推動美國和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談判方面的進程。
英國衛報25日報導說,巴西、印度尼西亞和韓國最近已經給出了具體的減排目標,外界猜測中國是否會在這個週末,或在30號於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上公布一個 硬性減排數字。衛報文章認為,要想產生一個「成功的多米諾效應」,有賴於北京方面做出強有力且充足的承諾,這樣令搖擺不定的美國參議員們相信中國在這方面 正在採取顯著的行動。
不過,中國氣候談判官員於慶泰在星期三的記者會上被問及單位GDP排放的具體減排目標時未作正面答覆。他說,這樣的指針只是中國一系列重大措施中的一項。
針對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作出許多承諾,而中國的承諾則非常模糊的批評,於慶泰辯護說,歐盟確實作出了許多承諾,但其行動和承諾相比有相當的距離。他批 評說,一些歐盟國家沒有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減少排放,反而在增加;此外歐盟等發達經濟體承諾要在氣候變化領域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的承諾也沒 有落實。
在氣候變化談判進程中,歐、美發達國家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減排責任上存有分歧,也時常有相互指責。環境研究機構皮尤全球氣候變化中心主任艾琳•克勞森說,氣候談判不應是相互指責的遊戲,各方在這個進程中都負有責任。她說,
「這不是指責的問題。自峇裡路線圖至今兩年來,我們在很多問題上都沒有取得進展。我認為不能只是責備一個國家,或者一組國家。事實是,沒有一個國家看起來願意作出妥協。各方在重要議題上其實並沒有展開談判。所以說,如果要責備誰,那麼每個國家都應被責備。」
中國氣候談判官員於慶泰還對國際報導中有關「中國溫室氣體排放居世界第一」的提法作出辯解。他說,溫室氣體排放不能只看當前,不看歷史,當前大氣中累計的 溫室氣體80%源自發達國家,中國只佔20%裡的一部分。他表示,中國在人均排放量上只有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11月17日發布的一份由英國東英格利亞大學牽頭進行的研究報告顯示,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歐盟和美國的排放量去年分別下降了1%到3%,而當年全球總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卻上升了2%。報告說,這其中的增長部分大多數來自於中國。
曾任美國海洋、國際環境和科學事務助理國務卿的克勞森女士說,美國應負擔起該負的責任,但中國也需要儘自己的義務。她說,美國總統歐巴馬已經在這方面給出了一個臨時目標,中國也應該做出舉動。克勞森說,
「歐巴馬總統已經給出了一個美方的臨時性目標。因此我認為中國在這方面做出行動非常地重要。儘管我們是歷史上最大的排放國,應當肩負大量的責任。而中國是 目前最大的排放國,如果沒有中國的行動,這個問題就無法解決。我希望他們在去哥本哈根前有所作為,這樣就至少能形成一個良好的政治協議,為我們最終希望的 具有法律約束的協議奠定基礎。」
白宮在感恩節前夕宣布,歐巴馬決定出席12月9日在丹麥首都舉行的氣候變化峰會,之後前往挪威奧斯曼領取諾貝爾和平獎。
皮尤全球氣候變化中心主任克勞森認為,歐巴馬的決定顯示出他在強調這個問題方面所做出的堅定承諾。
歐巴馬總統25號還公布了一個具體的臨時性減排計畫,也就是在2020年時,將引起污染的二氧化碳排放從2005年的水平上減少17%。歐巴馬表示,他希望哥本哈根峰會能夠形成一個能帶來即刻運作效果的綜合性協議,為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