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發表的最新報告提到,移民跟土生加拿大人相比,工作薪酬較低,而且更多在不願意之下,做臨時工或當兼職,能夠獲全職工作的比例也較低。
這份報告,還有很多有趣的數字,例如,25歲到54歲土生加人平均時薪23.72元,移民是21.44元,兩者相差2.28元。此外,抵加僅5年時間的移民,時薪跟土生加人時薪的差距最大,達5.04元,時薪差距稍窄的是已抵加10年或以上的移民,差額是1.32元。同樣擁有大學學位的移民和土生加人,薪酬差額相差最大,移民平均時薪25.31元,較土生加人大約少5元。2008年,時薪少於10元的新移民人數,較土生加人多1.8倍,反之,時薪35元或以上的移民人數,明顯較土生加人少得多。
其實,新移民薪資低的問題,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相信都比不過土生的加拿大人,頂多就是數字的變化而已,這話題一點都不新,統計局拿政府錢做報告,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不過,一般人(尤其是那些新移民,老夫應該也算是新移民)也不必太過大驚小怪。
幾年前,女兒向烈治文一個傢俱店訂購了一套厚重的新沙發,兩個來自中國的工人負責運送,他們把貨車停在家門口的馬路邊上,但老夫家的馬路邊到屋子的大門,有一個十多個階梯的石梯,且梯面很窄,那兩個工人,有一個戴著眼鏡,頗似學者,約莫五十歲上下,相當瘦,我深怕他吃不消,想要加入幫忙,並且要老妻打電話給在家附近上班的兒子,看能否回來幫忙。
但這兩個工人卻連說不必,說這是他們的工作,老夫只好看著他們一步一腳印,滿頭大汗地將相當吃重的沙發,抬進家裡,心中頗不忍。
安置好之後,老夫強留他們下來喝碗紅豆湯再走,閒聊間問起他們在國內的工作,那位身材較壯,年紀較輕的,只說以前在公家機關,而那位戴眼鏡「頗似學者」的工人,果然被老夫猜中,以前在國內,在一所大學教書,還是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他沒有講他的級別,不過,看他的年紀,至少也應該是副教授級的,這兩人拿的工資,都是九元,比基本時薪高一點。
我曾問這位學者:"來到加拿大,沒有回本行,做的苦力,拿的是苦薪資,不後悔嗎?"
他摘下眼鏡,擦了一下額上的汗,感嘆的說,既然離開了中國,就不去想後悔的事了,他的英文還可以,但如果要做回大學教職的本行,僧多粥少,根本不可能,除非他再去攻讀本地的文憑,再花他個三、五年,最後仍有可能無法如願,他想都不敢想,不如乖乖找份工,為移民生活拚搏。
問他會不會有"虎落平陽"的感覺時,他倒是講了一段讓老夫回味再三的話,就當做本篇的結尾,用來解釋統計局那些冷冰冰數字背後的(部分)真實現象:"我們這個年紀還想移民出來的,通常不是為了想要在這邊拿更高的薪水或升到更高的職位,這些錢呀官位呀,我在國內就拿到了。我們出來,純粹是為了下一代,希望他們能夠在這邊受教育,過上北美的生活,眼光也能看得更遠,薪酬也會比我更好,職位比我更高。如果到我們在國內退休了,下一代在國內發展好了再出來,他們還不是一樣要走我現在走的苦路,那麼,這條苦路何不就先讓我這做爸爸的來走呢,我走完了,下一代就可少受點折磨唄!"
--選自加拿大《環球華報》
来源: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