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國教育的"牛鼻子"。
意圖改革者抨擊其"唯分是舉"的僵化機制,也擔憂在社會誠信體系尚不健全時無法剔除人為操作因素;溫和保守者則堅持"公平是第一要義",同時也承認其"消磨民族個性與創造力"。
2009年由高考制度而生發的改革話題,圍繞著在"科學"與"公平"間找到最佳平衡點而展開。
自主招生
改革先鋒如何守住公平底線
北京大學11月正式公布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成為2009年高校自主招生最熱議的話題。北大隨後對具有推薦資格的中學和學生名單也進行了公示,再次引發了公眾的擔憂。
儘管與以往的自主招生制度相比,受"校長實名推薦"的學生只是減少一個筆試環節而直接進入面試,合格後方可在高考錄取時享受降分優惠;儘管多位中學校長表示"簽名事關個人名譽、學校信譽",但這項改革依舊招致了公眾對於教育公平的連番質疑:北大是要選"才子"還是選"公子"?是否會因權力尋租滋生腐敗?
有人說,有推薦資格的學校基本上集中在直轄市、省會城市的重點中學,客觀上導致農村孩子離優質教育資源更遠。有人說,受推薦的基本上是全面發展、成績數一數二的學生,不用校長推薦也能上優秀大學,北大是在對優質生源提前"掐尖"。
面對這些質疑,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北大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是一種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為選拔不同類型優秀學生創造條件,希望社會各界能為這些積極探索創造寬鬆的環境與氛圍。
杭州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傅立群分析說,人們對於北大的"群起而攻",反映了普遍存在的對於特權壟斷資源的焦慮。"人們不是不知道應試的弊端,但更痛恨腐敗和不公。"
傅立群說,要確保"校長推薦制"的良性發展,就一定要制定好推薦細則,比如實施什麼樣的評價標準、採用什麼樣的評分方式,都應該事先出臺詳盡的方案。同時要讓"信息公開制度"為其保駕護航,及時告知公眾,滿足大眾知情權。推薦學生的每一個環節和詳細情況,都應該"晒"於陽光之下,接受公眾監督。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在讀博士張建中說,任何改革都會有挫折和阻力,教育改革更是如此。既然大家認為大學自主招生是教育改革大勢所趨,那麼對於"趟雷"者及其為推進改革所作出的努力,有時候必須選擇相信。"質疑和批判需要勇氣,但有時候信任更需要大智慧、大勇氣,只有相信,改革才能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