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臺溯源
觀演場所建築化,見諸記載的,始於漢代,是為廣場上看角抵、百戲而設的帳棚,這當是最早的看棚。把表演區也建築化,大約始自唐代,除樂棚外,還出現了歌臺、舞臺。
到了宋、金、元時期,隨著商品經濟和城市商業、手工業的發展,逐漸產生了職業藝人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與此同時,也就出現了大量供各種伎藝人用的表演臺,被稱為「露臺」。宋代的露臺,乃是「百藝群工,競呈奇伎」的場所。露臺四周「彩結欄檻」(「欄檻」即欄杆)。後來瓦舍勾欄興起,露臺這種形式成為勾欄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表演臺周圍設欄杆,這個傳統從唐代開始,經過宋代一直保持到近代。
勾欄的表演臺,根據演劇的需要,由原來露臺的四面圍觀,變為三面對f觀眾,留一面作後臺,兩端有可供演員出入的上下場門。這是一般表演臺向戲臺演進的關鍵。這種結構形式延續了800年左右,同戲曲若干藝術特點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戲臺的建築形勢
宋、金、元時期古戲臺遺蹟和遺物,近年來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一帶發現多處。這些古戲臺都是中國傳統的木構建築,有的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有的古戲臺本身就是寺廟建築的一部分,所以又稱「廟臺」。農村廟臺多為磚木桔構,比城市勾欄戲臺要堅固,有的還相當雄偉。當時在這些戲臺進行的戲曲演出活動,起著酬神、娛人的雙重作用。
中國戲曲發展到明清兩代,不但有大量的臨時性、半臨時性戲臺,而且在固定性劇場建築上也有很大提高。明、清間的固定性劇場大體上可分廟臺、私人宅第戲臺、宮廷劇場和營業性戲園。
清代各地方劇種普遍興起,商業性質的專業戲班大量增多,於是,戲臺建築走向大型化,其形式也更趨精美。康熙、乾隆年間各地建立的戲臺,明顯地帶有商業色彩。當時山西、陝西的商業勢力向外擴展,出現了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東進的局面。山陝公會到處建立會館。在交通要道均有大關帝廟的興建,關帝廟內多附建戲臺,隨著這些戲臺的建立,山陝地方興起的梆子腔也在各地演出。與此同時,江蘇、安徽的鹽商勢力也以蘇州、揚州為中心向北方延伸。鹽商重視昆山腔。蘇州老郎廟是昆山腔的大本營,一時成為官府承認的全國戲曲中心,號稱「梨園總局」。
清代的許多官吏、商人自備家樂,一般在廳堂的宴席前輔上一塊紅氍毹(地毯),便可以演出。但也有構筑私家戲臺的,查樓原來就是明代巨室查氏私人享用的戲臺。入清以後才改為營業性的劇場。查樓是清代著名的戲曲劇場之一。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焚燬,不久即重建,稱廣和查樓。本世紀五十年代改為鏡框式舞臺的新式劇場。將近四百年,原址未移。作為城市劇場,歷史如此悠久,在中國戲曲史上是少有的。
在江南,庭院的私家戲臺還保存不少實物。最豪華的私家戲臺是宮庭劇場。宮庭戲臺的特殊發展,就是建造了一種有三層台面的大戲臺。
宮庭演出時,往往天、地、人三界交錯,神鬼雜出,非常熱鬧。大戲演出以壽臺為主,福、祿臺由於把演區過於向高層擴展,不適應觀眾正常的視覺要求,用處很少。暢音閣對面為閱是樓,兩層,是帝后妃嬪看戲之所。東西兩側各有轉角廡房及迴廊十三間,與扮戲樓相通,是大臣們看戲之處。整個四方院落成為一個完整的建築格局。
宋元時一度興起的勾欄入明以後逐漸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名為酒館、茶園的城市營業性戲園。在清中葉某些酒館和茶園中,戲臺與觀眾席之間加了頂,成為規模較大的室內劇場。
室內劇場的出現,使戲曲演出的採光發生了變化。過去戲曲一般都在露天戲台上演出靠自然光。有了室內劇場,就為人工照明提供了條件。在燈光的照耀下,使演出更加具有迷人的藝術魅力。
新式戲曲劇場
到了近現代,城市的營業性劇場由舊式的茶園向著新式的戲曲劇場演變。1908年建成了上海新舞臺,嗣後,其它大城市也紛紛建造了這類新式戲曲劇場。舊式茶園漸被淘汰,新舞臺的出現,是中國劇場史上的一個革命。這種新式戲曲劇場同舊式茶園相比,一個重要的區別,是把三面敞開的舞臺,變成了鏡框式舞臺。但鏡框式舞臺多少保留了一些傳統的伸出式舞臺的特點。臺唇都比較大,呈半月形。
20世紀中期以後,劇場建築有很大發展,除對早期的新式劇場進行修繕和改建外,還建造了許多新劇場。如北京人民劇場、上海逸夫舞臺、北京長安大戲院等。這些新式劇場,充分運用了現代技術,不僅演出戲曲,也演出話劇、歌劇、舞劇,也放映電影。這些新建劇場比早期劇場有較大進步,有利於戲曲藝術的進一步推陳出新、百花齊放。
化妝造型
在戲曲形成以前,各種表演藝術中已經產生了兩種化妝方法:面具化妝和塗面化妝。
面具化妝來自原始社會的歌舞儀式,其中一種帶有宗教色彩的儺舞,與後世戲曲發展關係密切。儺舞的特點是舞蹈者一般戴面具,把自己妝扮成神鬼、歷史人物和傳統人物及各種奇禽怪獸,以表示對神靈的崇拜,對祖先的祈禱,以及對惡魔和不祥之物的討伐。
塑形化妝是漢、唐歌舞百戲的重要造型手段。塑形化妝的長處一是可以對演員的面部、頭部及全身進行誇張的雕塑性的改造,二是便於改扮,使一個演員可以藉助於不斷更換面具兼演多種角色。面具的缺點是表情的固定化和在某種程度上妨礙演唱。戲曲充分吸收了假面、假形,以增強自己的造型表現力。
使面具富於變化的稱為變臉,它是戲曲表演的一種特技,許多劇種都有,以川劇最為著名。早期戲曲的變臉是演員在台下改扮,後逐漸發展為用多種手法在台上當場變臉。其表現形態有面具和塗面兩類。面具變臉的手法主要有撕、扯兩種,塗面變法有抹、吹、揉、支、畫等。
塗面化妝是中國戲曲的主要化妝手段,它吸收了面具化妝的優點。戲曲的塗面化妝可分為美化化妝(俊扮)、性格化妝(臉譜)、情緒化妝(變臉)、像形化妝(動物像形臉)。
美化化妝在戲曲中是生、旦的化妝,稱為俊扮。相當於淨、丑角色的大、小「花面」而言,又稱「素面」或「潔面」。
早期的生、旦化妝都較清淡,這同自然光下演出有關。到了清末,新舞臺興起,採用燈光照明,化妝的色彩也就相應地加濃加重。化妝品由原來的粉彩,改成以油彩為主。生、旦的化妝雖不用圖案花紋,但也有濃厚的裝飾趣味。旦角的貼片子,是對婦女額髮鬢髮的一種圖案化處理,可以起到勾清面部輪廓和美化臉型的作用。生、旦化妝在用色和畫法上,根據劇中人物的年齡大小,是文是武以及生活境遇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性格化妝用於淨丑角色的臉譜化妝。臉譜是在唐、宋塗面化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清代社會所流行的民間美術特色,是舞臺美術整體中固有組成部分。
早期臉譜大都比較單純,表現手法主要集中在眉眼上。譜式的多樣化是在清初以後。以京劇為例,京劇臉譜借鑒了徽、漢、昆、秦各劇種的經驗,從一開始就具有較完備的系統性。
清代戲畫的淨角臉譜已有揉、勾、抹、破各種類型,其中勾臉已分化出整臉、三塊瓦臉、花三塊瓦臉、碎臉等格式,在將官、英雄、神怪等各種角色中廣泛應用。
臉譜在顏色上則分紅、黃、蘭、白、黑、紫、綠、銀等,各種顏色內涵一定的象徵性且各具妙用。比如紅色表現忠勇正直,水白色象徵陰險疑詐,神怪臉則多用金銀色。
丑角臉譜,面部化妝用白粉在鼻樑眼窩間勾畫臉譜,與大花臉對比之下,俗稱小花臉。按照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術特點,大致可分為文丑和武醜兩大支系。
髯口是戲曲中各式假須的統稱。用氂牛毛或人發製成。從山西明應王殿元代戲曲壁畫來看,早期的髯口接近寫實,後來用銅絲作掛鉤,趨向誇張,裝飾,式樣上也逐漸豐富。髯口的改進,同演員注意利用髯口做種種身段動作以刻畫人物的情緒、性格有關,並由此形成「髯口功」。各式髯口的色彩,一般有黑、灰、白三種,以區別角色年齡。少數形象怪異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紅、紫、蘭髯的。
精美之服——戲衣
戲曲服裝是在歷代演出劇目不斷豐富的情況下積累起來的。為了適合舞台上演出,先輩藝術家們逐漸把歷史服裝和歌舞服裝加以融合,在樣式色彩和圖案花紋上,結合舞臺表演的要求,不斷加以誇張、美化。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衣箱制度。隨著朝代的更替和演出劇目的不斷增多,只能根據代代相傳的穿著打扮來塑造出劇中人物的扮相;只能從角色的身份性別和文扮、武扮上加以區別穿戴。有一些婦孺皆知的歷史人物,像關羽、張飛、諸葛亮的形象,在明代已經是定型化的。
根據所扮人物的身份而形成的穿戴規制是通過盔頭、戲衣、戲鞋、以及各種附件的樣式來表現給觀眾。
盔頭是劇中人所戴各種冠帽的通稱。大體分冠、盔、巾、帽四類。冠多為帝王、貴族的禮帽;盔,為武職人員所戴;巾,多為軟體,屬於便服;帽類最雜,自皇帽至草帽,有硬有軟,名目繁多。
戲衣泛指蟒、靠、帔、褶等戲曲服裝。傳統戲衣名目很多,但從基本樣式來看,重要的約有20種左右。戲衣的色彩分上五色、下五色。上五色為黃、紅、綠、白、黑,又稱正色。下五色為紫、藍、粉紅、湖色、古銅或香色。又稱副色。對於副色的運用,實際上早已超出以上五種的範圍。在質料上,早期多用呢、布,後來主要採用緞、綢、縐等絲織品。戲衣的紋飾多種多樣,刺繡精美,因此戲衣也是獨特的舞臺工藝美術品。現在的衣箱大體上是明末奠定的基礎,清代的戲曲演員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豐富和加工。
戲鞋泛指傳統戲曲演出中的各式靴鞋。主要有厚底靴、虎頭靴、快靴、灑鞋、彩鞋等。
歌舞表演的時空景物
傳統戲曲的景物造型和空間特徵,主要靠演員的歌舞表演來體現。傳統戲曲舞臺藝術的表現形式,就是通過上下場的規則來藝術地表現生活的真實。但上下場本身是抽象的,它只有綜合了唱、念、做、打,才能完成具體的舞臺形象,才能出現舞臺空間、時間共同所組成的規定情景。
京劇《擊鼓罵曹》戲中唱道:「相府門前殺氣高,密密層層排槍刀。畫閣雕樑雙鳳繞,亞賽天子九龍朝。」舞台上曹操的相府,原本沒有這些排場,通過唱和表演的情緒相結合,把相府的雕樑畫閣與門前排列的槍刀都描摹出來了,這是用唱「繪」景。
京劇《七雄聚義》劇中念白:「青峰密密插雲霄,松柏林中鳥喧巢。霞光閃閃繞落日,舉目觀看路途遙。」這幅黃昏的景象,通過演員抑揚頓挫的韻白節奏和矯健的舞蹈姿勢烘托出來了,這是用念「繪」景。
京劇《燒濮陽》劇中扮演曹操的演員充分利用了上場門和下場門,從前臺跑進後臺,再從後臺跑上前臺,似乎角色的行動處於一個聯接在前臺和後臺的環形之中。通過演員的表演動作,擴大了現有舞臺的空間,使觀眾覺得倒霉的曹操在戰爭環境中到處逃竄。而陸戰衝鋒陷陣,水戰翻江倒海,則是靠武打的特技和各種各樣的「檔子」表現出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唱、念、做、打的表演技術,只要一脫離上下場的形式,就難以充分發揮了。
總之,傳統的戲曲舞臺,除劇本之外,表演技術決定一切。這種虛擬的表現手法,是藝術家們智慧的結晶。
表演的器物——砌末
砌未是大小道具與一些簡單裝置的統稱,是戲曲解決表演與實物矛盾的特殊產物。砌未一詞在金、元時期已有。傳統戲曲舞台上的砌末包括生活用具(如燭臺、燈籠、扇子、手絹、文房四寶、茶具、酒具),交通用具(如轎子、車旗、船槳、馬鞭等)。武器又稱刀槍把子(如各種刀、槍、劍、斧、錘、鞭、棍、棒等),以及表現環境、點染氣氛的種種物件(如布城、大帳、小帳、門旗、纛旗、水旗,風旗、火旗、蠻儀器仗、桌圍椅披)等。除常用的砌末之外,也可根據演出需要臨時添置。
傳統的砌末,是有意識地區別於生活的自然形態之物。它們不是實物的仿製品,而是實物在戲曲中的一種藝術表現。這也是砌末能夠與動作、形象相結合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桌二椅,在演員沒有上場以前,桌椅只是一種抽象的擺設。如演出皇帝視朝,這張桌子便成了視朝時所需的御案;縣宮坐衙,這張桌子便成了坐衙時所需的公案;朋友宴會,便成了宴會時所需要的酒席。以上是實物實用,但戲曲舞台上的桌椅還可以做代用品。比如用桌子代替山石,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這山很高,就用兩張桌子疊起來。要跳牆,就用桌子當牆;要睡覺,將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頭。至於椅子所代替的就更多了。舞台上表示從矮山爬到高山去,是從椅子了再登到桌子上,椅子還可以代替窯門,代替牢門等等。桌椅無論代表什麼,都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如戲曲中的布城雖然比較簡陋,但決不追求城的真實再現。布城可以根據城的需要自由調度。
旗幟在舞台上使用很多,如正方形帥字旗、長方形三軍令旗、大纛旗(古代軍隊裡的大旗),都是表示元帥及大本營所在地的。還有水旗、火旗、風旗、車旗等等,這些旗幟是在白色方旗上繪綠色水紋、火焰、風、車輪等等。演員執旗,略微顫動,就可以表示波浪起伏、著火、起風、乘車。
戲曲舞台上並不迴避「露假」,也不要求一一寫實。揚鞭以代馬,搖槳以代船。在舞台上有廣闊的空間供演員活動,應當細緻的地方盡力描繪,不必要的場面,一個圓場就過去了,這種虛擬的方法與中國戲曲的表演風格是相一致的。
火彩特技
撒火彩是中國戲曲舞台上的一種傳統特技,此技由漢代百戲「吞刀吐火」演化而來。唐、宋時已用火彩為鬼神舞蹈製造氣氛。在傳統劇目中,凡劇情需要火的場面,舞台上必須撒火彩,像《火燒戰船》、《火焰山》等劇目裡用焰火最多。舞台上烈火飛騰,劇中人或沖焰而出,前仆後繼;或當胸飛來一團火光;或劇中人被火焰包圍,走投無路。使台下觀眾如身臨其境,驚心動魄。
撒火彩有多種花樣,撒成一個大圓圈,叫做「月亮門」;接連不斷地撒,叫做「連珠炮」;自下而上地撒,叫做「倒簪」;自上而下地撒,叫做「托塔」;由近及遠地撒,叫做「過梁」。此外還有「吊雲」、「滿堂紅」、「回頭望月」等名稱。現在戲曲演出時,有些火景就用燈光來代替。
佈景的產生與發展
二十世紀初,受中國早期話劇--「文明戲」的影響,以上海「新舞臺」的興建為開端,繼而在其他一些城市,伸出式舞臺陸續為鏡框式舞臺所替代。舞臺的變革,帶來戲曲用景的變化。繪畫佈景、立體佈景開始出現於戲曲舞臺,並日益增多,商業化氣息較濃。
本世紀中期以後,戲曲藝術不斷革新,各劇種在改編的舊劇目和創作的新劇目中,在佈景上作了有益的嘗試,而且根據各劇種不同的表演風格,創造了多種表現形式。舞臺美術設計在多年的實踐中,漸漸總結出這麼兩條經驗:①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造。②佈景在不影響表演的前提下為劇本服務。
中國古典戲曲與中國古典繪畫,都有著現實主義傳統,它們所表現出來的民族風格是一致的。
京劇《白蛇傳》中「遊湖」一場佈景圖。晴朗的天空中飄著白雲,西湖水平如鏡。遠處有起伏的山巒,蘇公提上桃紅柳綠再加上婉轉的鶯啼效果。充分地表現出環境中的詩情畫意。圖中的景物設計,吸收了國畫與圖案的藝術手法通過視覺形象對觀眾的感染,有力地幫助了演員的表演。
現代戲在用景上都有濃厚的時代特點,《紅燈記》它反映了日偽統治時期東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戰爭。佈景為戲提供了真實可信的環境。特別是第二場景中「門」的設制,打破了傳統的程序。在傳統戲曲表演中,出入「門」都由演員的動作去表現,而這場戲的「門」卻起了突出人物和劇情的作用。每當門一開,配合風聲怒嚎,加上演員的動作表演,使劇情的發展更加合理了。
来源:摘自中國戲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