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壁上的三千多個恐龍足跡化石,宛如巨幅山水畫
獸腳類恐龍留下的足跡
守護人員正在拉警戒線,對恐龍腳印化石進行保護
諸城皇華鎮黃龍溝的陡壁大型蜥腳類恐龍走過的痕跡,是一串深深的大坑
化石修復車間內修復完畢的恐龍骨架
山東諸城皇華鎮大山社區一個叫黃龍溝的沖溝內,近日發現一處大規模恐龍足跡群。這一足跡群已探明面積2,600平方米,發現恐龍腳印3千多個,距今已有1億年的時間,被專家初步認定為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
據《半島都市報》報導,在一處已探明的恐龍足跡最為密集的50度陡坡上,可以看到,陡坡的斷面上呈現清晰的層狀分布,東西長50餘米、南北寬40餘米、垂直深度約15米。整個斜坡由堅硬的岩層構成,上面佈滿了形態各異、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各種恐龍足跡密密麻麻排列在岩層上,每個恐龍化石的腳趾、腳板、腳跟清晰明瞭,如同人踩在柔軟的泥土上留下的腳印一樣自然、逼真。
凝固在岩石上的遠古史詩
「太壯觀了!密密麻麻的岩石彷彿一面巨大的‘恐龍腳印化石牆’,更像是凝固在岩石上的遠古史詩。」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如此形容面前的佈滿恐龍腳印的陡壁。
工作人員說,從腳印的長度來看,有10厘米的、40厘米的,最長的竟然達到80厘米左右;從腳印的形狀看,有的像是「雞爪」,有的像是「手掌」,有的像是 「梅花」,還有的像是「圓盤」;從步幅上看,最小的步幅有20厘米左右,最大的達到了1米;從腳印的分布方向看,都是同一方向。
「看!這裡還有水波紋!」現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在岩石上面還分布著大量的水波紋,據現場的專家推斷,這個陡坡以前很可能分布在水底,經過地殼運動才形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神秘腳印 誤認是「天鵝爪」
在發現恐龍腳印之前,村民們認為這些在小土山陡壁上出現神秘的腳印是「天鵝爪」。
「我們還以為是‘天鵝爪’呢!」65歲的村民劉先生說,這些神秘的腳印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有,當時這些神秘的腳印引起了附近村民種種的猜測,後來一位高齡老人講述了當地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多年前有只美麗的天鵝落到此處,因為喜歡這裡優美的風景,它就生活在此處,留下了美麗的腳印,於是,很多當地的老百姓就把這些腳印叫做「天鵝爪」。
起初,發掘人員以為只有幾個,可後來越發掘出現的腳印化石越多,而且形狀越來越奇特,恐龍化石的種類越來越多,經過三個多月的發掘,這處極其壯觀的恐龍足跡群展現在人們面前。
「這些腳印化石大約形成於白堊紀時期,距今約一億年。」專家表示,發現的這些恐龍腳印化石群數量和種類之多、分布之集中、層位之豐富、保存之完美,實為罕見,距今已有一億年左右的時間。而從腳印化石辨認,這裡至少有鳥腳類、獸腳類、蜥腳類等6個以上恐龍屬種的足跡,已確認的有肉食類的霸王龍、虛骨龍足跡,植食類的鴨嘴龍、甲龍的足跡,通過腳印還可以判斷當時恐龍並未整齊劃一地行動。它們有的可能在奔跑,有的可能在散步,也有的可能駐足休息。
腳印化石形成條件異常苛刻
諸城恐龍研究中心專家說,恐龍足跡屬遺蹟化石,形成條件異常苛刻,需要恐龍在濕度、黏度、顆粒度非常適中的地表行走時留下腳印,且印有腳印的層面要適時被外來沉積物覆蓋,過早過晚都不能形成足跡化石。
專家還說,據推測,黃龍溝是一處幾近乾涸的河床,也是眾多恐龍的聚居地。成百上千的各種恐龍從鬆軟河床上走過,留下了形態各異的足跡,不久,隨著雨季的到來,洪水帶來了新的沉積物將這些腳印覆蓋,最終形成了足跡化石。
專家指出,因為大規模恐龍足跡群的發現,對系統研究白堊紀時期諸城地區恐龍的分布、遷徙和生活習性、行走方式,以及古地理、古環境的變遷,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