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與方便之外,騎摩托車奔走上千公里,本應只屬於極限運動或一種特殊愛好,而今卻成為農民工無奈的選擇,著實讓人感到某種悲涼和感動。
2月9日《南方日報》報導,由佛山、東莞、廣州等珠三角城市返鄉農民工組成的10萬「摩托車返鄉大軍」,沿著321國道返回廣西、貴州、湖南和四川老家過年。他們穿戴厚實的棉衣、結實的綁腿、棉質護膝、防風頭盔、皮手套,或成群結隊,或獨馬單騎,車上大多數是小兩口,或者夾帶一個小孩,奔馳在國道上,成了新年交通運輸交通線上特殊的風景。
戴上頭盔,披上雨衣,載上家人,回家過年,這在我們個人的體驗裡,是寒風刺骨下的疲憊不堪,卻被媒體描述成了「特殊的風景」。然而,這不是一項磨煉意志的極限挑戰運動,這也不是一次尋找新奇刺激感覺的旅行,這只是一年一次奔往家鄉過年的團聚之旅。有人說年味越來越淡,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但繁忙新年交通運輸集中迸發出的過年情結,卻鋼鐵般印證著春節之於中國人的意義——回家過年是不變的題目,作為選項的只是回家的方式,甚至騎摩托車上千公里返鄉也在所不惜。
驚人的艱難勞累與短暫的幾日平淡團聚,如何「等價對換」出一個蔚為壯觀的新年交通運輸奇觀,非身在其境之中的人是不能理解的。然而,這對那些騎車回家過年的朋友來說,根本不是一個問題;他們的問題,只是如何盡量便宜而又安全地回到老家。至於走進新聞,則純粹只是一個意外,正如他們瞬間又消失在圖片與文字之外的人山人海。
在交通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騎摩托車回家過年的新聞卻越來越多。我們不能當風景來欣賞,而應該當問題來反思。要知道,10萬摩托車返鄉大軍根本不是為了吸引眼球,而只是弱者無奈的個人療救——火車票總是那麼難買,票販子總是那麼猖狂,汽車票總是那麼昂貴。國家交通投入每年都是那麼多,可要到什麼時候,那些家在小地方、窮地方的朋友,才能輕鬆踏上回家的旅程?
不妨套用一句被用濫了的流行語來形容那些騎摩托車回家的民工兄弟們的內心苦楚:哥騎的不是摩托,是無奈!省錢與方便之外,騎摩托車奔走上千公里,本應只屬於極限運動或一種特殊愛好,而今卻成為農民工無奈的選擇,著實讓人感到某種悲涼和感動。廣東交警上街疏導指揮,還在路上設置專門休息點,這固然令人心生溫暖,但又有多少地方會將他們納入新年交通運輸服務的對象?
来源:齊魯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