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須鯨類糞便有助減緩氣候變暖(組圖)


據路透社報導,近日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的科學家表示,鯨類對減緩氣候變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做的貢獻是———拉「便便」!

專門研究南極和地球南部海洋生物的斯蒂夫·尼科爾(Steve Nicol)表示,須鯨類的糞便是一種自然的海洋肥料,可以給洋麵上的植物施肥,讓地球南部的海洋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哺乳動物的糞便對於生態系統的作用一直為人所知,非洲河流中的河馬糞養活了各種魚;而洞穴裡的蝙蝠糞養活了無數的昆蟲,而昆蟲又養活了無意中落入洞穴的蠍子、青蛙、蛇等一大批生物。但是,河馬是岸上吃,河里拉,蝙蝠則是在洞外吃,洞里拉。它們都會把外面的能量帶到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不過,鯨魚是在海裡吃,海里拉,並沒有從外面帶來能量,它對海洋生態系統有什麼意義呢?

尼科爾說,須鯨的糞便富含鐵元素,而這些鐵元素對於藻類的生長至關重要。尼科爾說:「藻類植物真的喜歡這些糞肥,它們可以從空氣中吸收很多碳。」尼科爾表示,大量的須鯨和磷蝦將會大量提高整個南部海洋的生物產出率,可以吸收大量的碳。植物把二氧化碳變成碳水化合物,而很多碳從植物體內轉入動物體內,這樣生態系統的發達就是把空氣中的碳變成固體「儲藏」起來。而這些「固體」的碳不會加劇全球變暖。

那麼鯨類的糞便為什麼沒有沉到海底,而是滋養海洋表面的植物呢?尼科爾說,鯨類的糞便不像牛糞那樣一大坨一大坨沉到水底,而是固體和水的混合物,呈霧狀噴到海水裡。在地球南部的海洋中,鐵元素的含量是非常有限的,最近的研究發現,在海面上施以可溶解的鐵元素,可以增加重要的藻類產量。海藻吸收了海水中的鐵元素,磷蝦吃海藻,須鯨吃磷蝦,這樣鐵元素完成了循環,在海水裡保持正常的水平。如果缺失了鯨類這一環,海水中的鐵元素將會減少,生物總量會降低。尼科爾說:「我們肯定鯨糞中的鐵元素密度是海水的1000萬倍。如果在這個系統中有藻類、磷蝦和鯨類的互動,就可以維持這個系統的高產狀態,它是一個‘自持系統’。」

尼科爾說,關於研究鯨糞的主意產生於在塔斯馬尼亞島上的一次偶然的科學家酒吧聚會。現在他們已經找到支持鯨糞對海洋生態系統至關重要的證據,但是仍然不知道鯨糞減少多少會對生態系統造成衝擊。



来源:新京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