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記錄片<歸途列車>宣傳海報。(取自片商官網/蕭融攝)
以鏡頭刻劃中國農民工返鄉艱辛的記錄片《歸途列車》(Last Train Home),去年底在阿姆斯特丹贏得最佳記錄長片大獎後,這個星期再成為好萊塢亞太電影節的亮點。旅居加拿大的該片導演範立欣接受本臺專訪時表示,他不認為影片主題有中國有關單位所謂的「敏感」問題,並推崇農民工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功臣。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蕭融報導。
華語記錄片《歸途列車》的故事,就從2007春運期間的廣州車站說起。該片導演範立欣說:「我總是在考慮片名中的‘歸途’對我個人、對這部影片、對農民工,甚至對中國來說意味著什麼?根據影片主人翁遭遇,幾十年分離導致家人的矛盾,兩代人之間的關係怎麼處理?下一代農民工能否實現他們的夢想,面對中國現有的社會矛盾、貧富差距,中國的前途又在哪裡?」
圖片:<歸途列車>導演範立欣接受專訪。(蕭融攝)
當上海世博以數以千億人民幣的花費向世界展現中國新面貌,《歸途列車》來到好萊塢亞太電影節公映,恰是從西方走進中國看見真實的另一扇窗。《歸途列車》已先後在加拿大和荷蘭國際記錄片電影節贏得年度最佳記錄片大獎,導演範立欣回憶長達三年拍片期間碰上南方大雪,切身感受農民工歸鄉路的交通與心裏有著同樣的艱辛。範立欣說:「這些人太苦了,因為外出工作導致家庭分離,孩子對父母恨之入骨,恨父母沒能照顧他們,而父母不能照顧孩子的原因是為了給他們一個美好的未來。試著想像我們拍片當時(2008年春運期間)和六十萬人一起被困在廣州車站,而全中國有將近兩億農民工,當這種苦難被乘上兩億倍之後,你將無法承受這種壓力。」
記者追問範立欣在拍攝過程中,是否因為親睹農民工承受之苦而落淚?他說:「我經常掉淚,鏡頭拍攝的這些人就像螞蟻一樣,可是,就是這些人才把中國建設到在世界上擁有一席之地,他們是中國的功臣。我記得有一次在農村拍片,那個家庭裡有外婆、媽媽和兒子,媽媽告訴兒子要好好學習,如果能考上重點高中,去到城裡讀書,媽媽就不再外出到工廠工作,她要陪伴兒子到學校旁租個小房子,親自照料兒子。媽媽還說她不在乎吃苦,可以幫人刷皮鞋,只求能養活兒子、供兒子上學…我當時就哭了。」
範立欣在拍片過程親睹農民工的辛酸,但也感受到影片帶給自己正面的價值,他說:「正面的價值觀體現在這個國家整體還是在前進的,這是一個歷史階段,雖然過程很複雜,也會有很多問題。」
範立欣說,《歸途列車》得到肯定對他而言是「帶著悲傷的幸運」,儘管影片還無法在中國公映,但他不認為通過影片呈現真實有中國當局所謂的「敏感」問題,也不會為了爭取在中國公映而刪減影片。他說:「我不會這麼做,這部片子在我看來一點也不敏感,對於記錄片導演來說,把問題提出來讓大家都來關心,可能比直接告訴觀眾這是對的、那是錯的還要更有意義。」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