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兩任院長「前腐後繼」的武漢中院,因為執行局的窩案,不得不再次面對輿論的煎熬。
因同一案件,6名執行局法官落馬,使得長年來困擾法院系統的執行亂象,暴露無遺。而執行局腐敗官員與地產商的勾連,也在此案中露出冰山一角。
翻過了一個別墅成排的小坡,一塊雜草叢生的空地豁然呈現眼前。這塊位於武漢黃陂區盤龍城中心地段的空地,面積400餘畝,周圍清一色的花園洋房早已拔地而起。
「武漢中院執行局涉案的6名法官,就是葬身於此。」武漢中院一庭長告訴《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從去年5月開始,到今年4月,武漢市中院執行局的6名法官先後落馬,均與這塊閑置用地有著直接關聯。
「寶地」成為「肥肉」
「我們贏了!」穿著白色制服的女孩子嘴角一揚,語氣中滿是自豪。
她是武漢致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致豐公司)的一位員工。隨著武漢中院執行局6名法官落馬,致豐公司重新拿回了盤龍城這塊目前市值4億元的閑置地。
與這塊地隔路相望的,是致豐公司已經開發完成的「28街」樓盤,號稱武漢市首個商業休閑地產項目。
早在1993年,致豐公司就在此地拿下600餘畝地。當時,該公司剛剛成立1年。
盤龍城雖被稱為漢口的後花園,有「華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漢之根」歷史之譽,但當時的黃陂,一直是武漢市的城郊接合帶,地廣人稀。
據《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瞭解,致豐公司以每畝不到兩萬元的價格便拿下這塊要地。
但是,這家創始時一窮二白的本土公司,如何迅速籌集出這筆巨額的土地轉讓金,成為武漢房地產業的一個謎。而黃陂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一官員透露,這塊地經武漢市國土局批准,出讓手續齊全。
2004年,盤龍城大規模開發啟動,這裡的地價翻著番往上蹦,致豐的這塊核心地段的空地成為了「寶地」。
2005年,武漢房地產業在盤龍城開始了「群英會」。縱橫、名流、寶安、卓越、致豐、宏宇,一同謀劃起了這片原本荒涼的土地,製造出一個個暴富神話花園洋房、聯排別墅、獨立別墅、大型商業配套項目,各種高端住宅應有盡有。
在武漢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中,2008年後盤龍城將成為生態休閑旅遊建設工程體系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時,致豐公司劃出200畝地,開發了「28街」。而其餘下的400畝地,當時的市值已經達到1個億。但與攀升的價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區域的配套一直跟不上。
「28街」也成為了媒體曝光的對象。《武漢晚報》在2008年底的一篇報導裡說:「電機發電,電壓不穩,所有的家電成了擺設;供電時間從早上9點到凌晨1點,其他時間靠蠟燭和手電筒照明這離奇的一幕發生在黃陂盤龍開發區的武漢28街社區。」
而當時致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就表示,主要是由於銷售資金回籠存在問題。
事實上,在「28街」項目開發後,致豐公司早就顯現出「元氣不足」。
「致豐公司在開發初期時資金就不足,拆遷補償不到位,農民們遲遲不願搬走。」黃陂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一官員說。最終,為完成該項目,致豐公司負債纍纍。在2008年5月,致豐公司給供電公司的承諾書上就寫著,尚未支付的工程款就有1383萬元。
在這樣的情形下,致豐公司無力開發的400畝地,成為眾多地產開發商垂涎的肥肉。
6名執行官員落馬
在房產開發商流口水的同時,武漢中院執行局幾名法官同樣蓄勢待發。
「我們當時只欠了2000萬的債務,卻被查封了一塊價值上億元的土地。」致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是一起典型的執行局「超標查封」腐敗案例,隨後該地經過評估,最終以低價拍賣給武漢市某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
「在執行局超標查封土地或房產後,就會迅速找到一家評估公司按市價正常評估,再和與自己有緊密聯繫的拍賣行達成私下協議,最終確保事先商定的企業中標。」武漢房地產業內人士將執行腐敗的流程一語道穿。
此前,「中國第一爛尾樓」事件已經清晰地展現出蹊蹺拍賣背後的謎團。
2002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廣州市中院,負責解決「中誠廣場」的債務糾紛,對其進行拍賣。當年10月,廣州商人範俊業控制的兩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在拍賣中勝出,以低價購得「中誠廣場」,並很快出手轉賣,淨賺4億多元。
當時,外界感覺拍賣存在諸多蹊蹺,但並不知其中被人做了手腳。
直至2008年6月,廣東省高院執行局局長楊賢才,因在「中誠廣場」拍賣中有違紀行為,被中紀委「雙規」。其後,曾利用最高院副院長分管執行工作的身份,向楊賢才發過指示的黃松有被牽出。消息傳出,眾人恍然大悟。有報導稱,黃松有在拍賣「中國第一爛尾樓」中,受賄數目達到300萬元。
另有深圳中院原副院長裴洪泉等5名負責執行的法官,在評估、拍賣過程中收受賄賂,從而引發窩案,開特區法院腐敗之最。
武漢中院執行局窩案的情形同樣如此。「他們的胃口好大,不是一萬兩萬的小錢,中標企業每次對他們出手都在20萬以上。」武漢中院一庭長在接受《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而與此前執行腐敗案不同的是,武漢中院執行局6名法官的問題,是通過致豐公司的訴訟一步步被揭露出來的。
因為不服武漢中院的「超標查封」,致豐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欲從中標者手中拿回屬於自己的400畝閑置用地。
5月27日,在武漢香港路漢口銀行大廈17樓,記者見到了致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他長嘆了一口氣,說:「官司雖然贏了,但我們也付出了沈重的代價。因為地塊被查封,影響了我們公司長期的規劃發展。」
訴訟期間,武漢市檢察院介入此案調查,並指定江漢區檢察院辦理此案。
記者拿到的一份武漢中院執行局落馬官員名單顯示,2009年5月,副庭長李緒臘第一個被捕。到了2010年4月10日,副庭長金小璐(女)、執行員胡榮、明君一同落馬。幾天後,執行局副局長駱國安、執行員史明二人緊接著落馬。
同一個法院執行單位,因為同一個案件,短時間內6名執行官員落馬,這在中國司法史上實屬罕見。
目前,此案仍在江漢區檢察院緊鑼密鼓的偵查之中,不日將提起公訴。
武漢中院「前腐後繼」
5月的陣雨後,武漢中院大樓被洗刷一新,巍峨地矗立著。路邊豎立的宣傳牌已經褪色發白,「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的口號卻難以成為這裡每一個法官的信條。
2002年,武漢中院因爆發「腐敗窩案」而震驚中國司法界。涉案人員中,不僅包括當時的武漢中院常務副院長柯昌信和副院長胡昌尤,還包括副庭長3名、審判員7名、書記員1名和44名律師。
案件在2003年至2004年間陸續判結。法院最後判處柯昌信有期徒刑13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5萬元;判處胡昌尤有期徒刑6年零6個月,並處沒收個人財產3萬元。而其餘11名涉案法官,則分別獲刑2年至13年不等。
與此同時,司法機關查明,武漢的一些律師行賄成風。據一位知情律師說,當時有一段時間,一些單位想找自己的法律顧問,卻怎麼也找不到人,後來才得知,他們都是因為涉案逃跑了。
這次「窩案」過後,周文軒臨危受命,於2003年3月當選為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周文軒前期的表現讓人感覺滿意。他表現出「高調反腐」的姿態,不少人認為他「確實動了不少腦筋,花了不少心思」。
2003年4月27日,他又在中院推出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事改革。65位新任正副處級職位的法官宣誓就職,原有的22位正處級幹部易人。
2004年,他又推出所謂的「刮骨療毒」,如在全市法院系統設立立案接待大廳,公開接待、立案、收費等有關事項;對需評估、審計、鑑定、拍賣的案件,一律採取隨機搖號的方式選定中介機構。2005年年初,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整整一年的刮骨療毒,武漢法官的形象有了新的改善。」
但是,周文軒上任後舉起的這面高調反腐大旗,3年後便告傾倒。2007年9月14日,周文軒因犯受賄罪被判刑10年。
值得注意的是,周文軒為解決案件「執行難」這個老頑症,對執行隊伍大整頓,部分執行法官或調離、或「雙開」。
周文軒曾表態說,解決執行難題,關鍵要靠一支過硬的隊伍。對一些責任心不強、業務水平低、廉政意識差的執行人員,堅決調離。
武漢市法院通過「雙向選擇」,共清調不適宜執行工作的人員7名。對一些貪贓枉法的執行人員,堅決清理出去。當年4月,市法院一執行員因2002年收受他人錢物的事實被查證後,受到「雙開」處理。某區法院一執行員援引廢止法條執行案件,被新聞媒體曝光後,該執行員被調離,執行部門的三名領導全被調整。
此外,周文軒還提出對調整後的執行隊伍,進行封閉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廉政意識。並組織一些執行干警收聽收看《觸目驚心的法官腐敗案》電教片,進行教育。
而現在,曾經被嚴肅整頓的執行法官隊伍,也難逃被查處的命運。
武漢中院執行局腐敗窩案,又一次將法院執行腐敗的危害展露無遺。
新的利益共同體
事實上,各級法院中執行局法官的位子往往被視為「危險與誘惑並存」,執行局的權力與風險同步放大。
尤其是在已經處於風口浪尖的房地產行業中,動輒上千萬的利益誘惑,往往遮蓋了執行腐敗的風險。甚至,在圈地運動演繹到白熱化時,某些房產商與執行官員打成一片,對於黃金地段的競爭也走向極端。
「武漢中院執行局落馬的這些法官,已經與部分遊走在法律邊緣的地產商勾結,形成了新的利益共同體。」武漢房地產行業一位資深人士對《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說。
2009年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人民法院委託評估、拍賣和變賣工作的若干規定》,意圖進一步規範、指導人民法院委託評估、拍賣和變賣工作,有效監督對外委託評估、拍賣和變賣活動,切實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最高法的規定猶在耳邊迴響,盤龍城的喧囂一如往常。
混凝土攪拌機和電機發動聲交織在一起,成為新建樓盤工地上的交響曲。遊走在這些亮麗樓盤周圍的,總是一些皮膚黝黑衣著樸素的近郊農民,但他們住的都是安置房。雨後的積水填滿了致豐公司那塊空地上的坑窪,按照房產公司的規劃,兩年後又將有成片的新樓在此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