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名企有約》校花選拔賽火熱開場,歡迎願意參加這一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合作商、校園推廣加盟……」近日,出現在網路上的一則「校花」選拔廣告吸引了眾多關注。主辦方聲稱,對從各大高校選拔的「校花」,將進行拍賣。
「校花」一詞,本已奪人眼球,貼上標籤進行拍賣,其意何為?
校花拍賣活動的主辦方,是南京某文化傳播公司。該公司一位劉姓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專門從事大學生就業、培訓服務,「一方面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定位也很難。我們希望通過‘校花選拔’這種形式牽線搭橋,開創一種人才選拔模式。」
據稱,整個活動將設計諸多參賽環節,通過十幾場比賽,讓人才與企業全程互動,再評選出6個層次的校花----職場校花、綜合實力校花、形象校花、演藝校花、校園校花、時代校花。然後,企業為人才定價,即所謂的「拍賣」。
據這位負責人稱,因為目前是初步啟動階段,所以報名的女大學生只有幾十名。他們下月起將深入南京各大高校設置報名點,還計畫以參與選拔的女大學生們為班底,拍攝「百部校園青春劇」。「接下來還會有針對‘校草’的選拔」。
拍賣校花,在網上已是熱鬧非凡。然而,記者在南京幾所高校採訪發現,絕大多數同學對此卻態度冷靜,直言這充其量是有關企業策劃的「娛樂秀」而已。
南京大學研究生小徐說, 「校花」這個頭銜本身就帶有很多歧義,況且,哪個真正需要人才的單位會把這個空名頭當回事呢?現在號稱需要代言人的企業,不過就是趁機出一出風頭,為自己作個宣傳。南京師大本科生小趙認為,現在這樣的選秀節目真是層出不窮,變著花樣吸引眼球。炒作的成分太多,實質性的東西太少。
「2007 年,某媒體在全國高校選拔校花,把娛樂化風氣引入高校,引發了一波大學選‘校花’熱,引起社會的爭議。如今變出花樣,再搞‘校花’拍賣,更為校花貼上了 ‘價格’標籤,成為一種赤裸裸的商品。」南京藝術學院宣傳部長範衛東認為,學生面對這樣的活動,應該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價值判斷,不能一味陷入娛樂和利益的浮躁之中。而在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師王少磊看來,「校花」拍賣,作為一個公關創意,雖然符合經濟學意義上的社會語境,但面臨著較大的道德風險, 「如果社會大眾不能接受,這樣的活動最終只能走向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