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有礙經濟發展?(圖)

作者:薛湧 發表:2010-06-18 15: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十幾年,中國人的住房擁有率急劇提高。房產已經成為中場階級的標誌。這多少有些效仿美國的生活方式。還記得幾年前布希競選總統時的口號嗎?他要美國成為「有產者的社會」(ownership society)。不僅是他,克林頓在任八年,也把提高住房擁有率作為繁榮社會的關鍵指標。

但是,隨著房地產泡沫的崩解,美國學者們開始對「有產者社會」進行反省。最近以研究創新社會著稱的社會學家Richard Florida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驚人之論:擁有住房和創新社會相矛盾。越是有房越貧困。他的數據清清楚楚:在美國住房擁有率高的地區,一般都經濟落後、老百姓貧困、生活質量相當差。住房擁有率低的地方,則經濟發達、工資高、生活質量優異。比如,住房擁有率在75%的幾大城市,如底特律、匹斯堡、聖路易斯等,如今都是美國經濟的重災區。底特律的有些區幾乎如同鬼城。再看住房擁有率僅為55%-60%的地區,比如紐約、洛杉磯、舊金山、乃至中北部內陸科羅拉多州的博耳德(Boulder),則經濟發達、收入高。根據蓋洛普的民調,這裡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質量都非常高。

為什麼會如此呢?仔細對比這兩類城市就明白。前一類是傳統的工業城市,為產業工人聚居區。後一類是高科技、教育、和服務業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年輕、高知識的創造性人才。這兩部分人的收入水平乃至生活方式都非常不同,乃至影響到了當地的房價和住房擁有率。美國的私房熱,是從戰後開始。那時美國是「世界工廠」,高中生畢業後就在本地工廠裡就職,享受高福利、高工資,比教授的日子好不少,乃至有教授的孩子不讀大學而要當工人,一輩子不會離開故鄉。五十年代作為副總統的尼克松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莫斯科的美國展廳進行了世界矚目的「廚房辯論」,地點就是美國展覽的房子中的廚房中。當時蘇聯媒體諷刺美國人展覽的「豪宅」是「泰姬陵」,和普通人無緣,是拿來進行冷戰宣傳、忽悠蘇聯老百姓的。尼克松則一五一十地算工資,令人信服地說明:一個美國鋼鐵工人的工資,可以輕鬆地買下這個「豪宅」。住房由此成為「美國價值」和「美國夢」的國際招牌,一直延續到了九十年代。

但是,也正是在九十年代,信息革命深刻地改變了美國的經濟結構,其影響如今已經擴散到了住房結構上。「世界工廠」的基礎顧名思義是工廠,工廠屬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製造業。其僱員自然跟著在本地扎根、買房。高科技和服務業崛起後,製造業紛紛「外包」。而創新型經濟的要求是機動、「人挪活樹挪死」。三大汽車的流水線不能說搬家就搬家。但是,新經濟的創造者們,拿起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就走人,哪裡有機會就去哪裡。他們當然不願意被房子套住了。如今,美國的住房擁有率已經從70%的高峰跌到了67%,城市土地研究所則預計將繼續下跌到62%。Richard Florida聲稱,如果全美的住房擁有率降低到55%-60%,也就是目前先進城市的水平,則經濟發展要健康得多。

中國的國情當然和美國有相當大的不同。比如,製造業的低薪是產業工人流轉率非常大,富士康的職工經常幹幾個月就走,當然不可能像美國工人那樣在當地買座「泰姬陵」了。但是,沿海大都市不斷白領化、高科技化,大概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一旦二線城市的發展趕上,許多高科技企業可能向這些住房成本低的地區流動,創造出新的經濟動力。而被住房套住的人,則很難參與這種新經濟。總之,老經濟靜,新經濟動。中國的經濟何時能夠「動」起來,現在還很難預測。但是,買房多涉及幾十年的生活規劃,對經濟遠景不可不多加考慮。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