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至00年代的英國護照
先打個岔: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繁體字「護」簡化的時候舍去了言字旁,換上提手,變成了「護」?
我還沒找到答案,不過這個簡化字很合邏輯:抬手保護自己的家門,象形字難得比這更形象了。
倒是那個繁體字讓人琢磨。「蒦」在我身邊常用的字典裡沒找到,翻開《漢語大字典》第五卷才發現它念huò,意思包括「商量」、「持取」和「規度」,還有「驚視貌」和「高視」。
給「蒦」加個言字旁固然也能看出情理;說話商量絕對是一種高尚的自衛手段。不過它難免讓我想起「秀才碰上兵,有理說不清」的那個熟語。
記得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曾經有人提出「文攻武衛」的口號,若是根據這種道理,「護」顯然也比「護」更中用。
安全護送
不過言歸正傳。
前幾天早上醒來,我朦朧中聽到歷史學家大衛·卡納迪恩(David Cannadine)正在廣播裡追溯護照的歷史。
他說,在他所見到的所有文獻裡,最早提到護照,或者至少是類似文件的,是《聖經》舊約的《尼希米記》第二章裡。
在那裡有一段記述了尼希米(Nehemiah)手持波斯皇帝賜予的詔書去大河西岸猶太省份辦事的情形,文中提到這份詔書通知當地官員務必准他通行,並提供安全護送。
卡納迪恩還引述了莎士比亞《亨利五世》裡面國王的一段話:
「如果有誰沒勇氣打這一仗,就隨他掉隊,我們發給他通行證,並且把沿途所需的旅費放進他的錢袋。我們不願跟這樣一個人死在一塊兒。」
光緒年間的中國清代護照
護照與國籍
雖然莎士比亞英文原文裡說的是passport,也就是護照,但中文在這裡把它譯作「通行證」確實更順當,因為「護照」兩個漢字儘管當初也是為了在國內出行提供便利,這些年恐怕很少這樣用了。
原因我想在於當今的護照雖仍然繼續用於通行,但同時也是確認國籍的文件。
歷史上的護照也好,passport也好,卻並無這種功能。
直到19世紀,英國人想去法國,與其申請一本英國護照,倒不如跑到法國在倫敦的大使館,辦一本法國護照用著方便。
反過來,打算來英國的外國人也同樣可以去當地英國使館申請英國護照。
防範
卡納迪恩說,這種做法直到1858年之前都基本無人過問。
不過在那一年,義大利革命黨人奧西尼(Felici Orsini,1819 - 1858)辦了一本英國護照,化名前往巴黎刺殺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1808 - 1873)。
雖然他和同夥向驅車前往歌劇院的拿破崙投擲的炸彈炸死了8個人,炸傷了142人但是拿破崙自己安然無恙,奧西尼兩個月後卻送上了斷頭臺。
因為奧西尼是從英國出發,拿的又是英國護照,這件事在英法之間釀出一場風波,最終導致帕默斯頓勛爵(Lord Palmerston,1785 - 1865)的政府倒臺。
而這個事件更長遠的一個影響,就是英國在那以後加強了護照的管理,限制英國護照只發給本國國民。
80年代以前,中國只有少數對外國人開放的城市,多數地方都需要先辦好旅行證才能去。
沒有護照的世界
然而,就在對拿破崙皇帝行刺未遂事件之後三年,法國反倒乾脆取消了護照的發放。
在19世紀後葉的幾十年中,歐洲多數國家也沒多少人用護照了。
卡納迪恩對此的解釋是,鐵路在那個年代開始遍佈歐洲,而各國政府拿不出應對這種人潮湧動的配套監控措施。與此同時,無需護照也被當作為自由開放的象徵。
等到1900年前後,他說歐洲只剩下兩個最專制的國家還要求本國國民出走,或是外國人入境時辦理護照,那就是俄國和奧斯曼帝國。
間諜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髮結束了這種局面。英國在1914年通過了《國籍與外國人地位法》,其他國家也都紛紛實施嚴格管制,沒有護照就別想走動。
這樣做的一個原因是為了防止敵國間諜特務的滲透,另外也是為了阻止那些有寶貴技術的本國人才外流。
到了1920年,在國際聯盟(聯合國的前身)操辦下,各國協調了護照的形式,32頁的護照取代了各國先前使用的各種規格。
不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護照仍然是一種不幸的必要,他們總希望可以回到沒有護照的世界。
就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英國工黨政府外交大臣貝文(Ernest Bevin,1881-1951)也說,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從倫敦的維多利亞火車站坐上火車,無需護照便前往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現在想來,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吧。
(鴻岡 2010年6月24日)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