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靈融合 溝通更順暢

發表:2010-08-06 08: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容易瞭解對方的談話,有些人卻老是摸不著頭緒?最新研究揭示了原因:人們在進行溝通時,彼此大腦也產生了連繫。

據《生活科學》網站(LiveScience)報導,研究顯示,在有效的口語溝通上,說話者的大腦活動會映照到聆聽者的大腦,這樣的耦合(coupling)也擴展到涉及高層次思維的區域,如大腦的語言處理區。

研究人員表示,若聆聽者與說話者的耦合強度愈高,就愈能理解說話內容。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員葛列格‧史蒂芬 (Greg Stephens) 說:「我們都有過那種彼此突然搭上線,明白對方在說什麼的感覺,只是現在試圖在神經系統上找出證據罷了。」

同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員烏裡‧哈森 (Uri Hasson) 表示,以前大部分的研究重心只放在說話者或聆聽者其中一方。「科學家擔心太過複雜,因為要瞭解一個大腦的運作已非常困難,遑論要瞭解互動狀態下的兩個大腦。」

研究結果顯示,比起個別分析雙方的大腦,同時觀察溝通時的大腦互動情況,其實有更多優點。

大腦的聯繫性

雖然這是首次檢視雙方在自然狀態下溝通時,所產生的大腦互動現象,但參與實驗者並非採取面對面的方式溝通,而是以錄音方式進行。

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檢視參與實驗者的大腦活動。首先由說話者躺在fMRI設備上說一段日常生活故事,緊接著由11位受試者聆聽錄下的故事,雙方的腦部活動都被記錄下來。

接著利用統計的量化方法,來檢視聆聽者的大腦活動,有多少會因說話者而產生改變。換句話說,兩者的大腦活動在「溝通」時會有多相似?

結果發現,兩者部分腦區有相當多的耦合,包括前額葉背外側皮層(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和紋狀體(striatum),表示人們用來產生語言的某些大腦區域,同樣也能接收解讀語言資訊。

史蒂芬表示,神經耦合的程度比預想的還多。理論上,說和聽完全是兩回事,但因為你我大腦構造相同,或許在交談的過程中,大腦各個區域的運作並非我們所想的那麼涇渭分明。

理解力是神經耦合的關鍵所在。當只懂英文的受話者聆聽俄文故事時,神經耦合只在初階聲音處理區發現。史蒂芬表示,聽不懂俄文而無法瞭解故事時,神經耦合非常有限。

同樣地,當雙方各自敘述或聆聽互不相關的故事時,彼此的腦部訊號就沒有任何關聯。

大腦的時間節奏

通常傾聽者的大腦反應會比說話者慢一些,因為處理訊息需要點時間,但有些腦區卻會提前反應,顯示傾聽者在預測說話者下一步要講什麼。

最後,受試者必須回答問題,以評估其理解故事的程度。研究發現,若說話者與受試者的耦合強度愈高,受試者的理解力就愈好。哈森表示,雙方在對話時的大腦活動模式愈相似,就愈能瞭解彼此。

史蒂芬表示,研究的下一步是探索雙方實際溝通交談時,彼此大腦間互動的情況;也將著眼於不同的性別對理解力的影響。

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