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撤彈說」,等於沒說

作者:陳破空 發表:2010-10-06 09: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9月,中共總理溫家寶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與華文媒體見面時,有記者問中共是否會撤除瞄準臺灣的導彈,溫的答覆是:「我想你提出這個問題,最終會得到實現!」

溫家寶的「撤彈說」,立即在臺灣內部激起反響。執政的國民黨認為,這是「務實的作法」,並「樂意看到中共領導人釋出善意」。在野的民進黨表示,溫的說法「太模糊」,不具有實質意義。
 
中共部署瞄準臺灣的導彈,逐年增加,到目前,達到1400至1500枚。這一情節,形象體現中共對臺灣的敵意,是臺灣民眾強烈反感所在,也是兩岸關係緩和的障礙之一。不論哪一個黨上臺執政,臺灣政府,與中共打交道時,都一再要求後者「撤彈」。
 
溫家寶的「撤彈說」,是隨口而出?還是有意放話?尚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說「撤彈」,卻並沒有時間表,「最終」二字,可以做任意解讀。一年,十年,一百年,甚至無限期。沒有時限,「撤彈說」,等於沒說
 
世界上的事情,如果用「最終」二字來表述,基本上沒有說不通的。連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冷戰,最終都可以結束;連美蘇互相瞄準的核彈,最終都可以減少或者撤除;那麼,兩岸之間,最終撤除中國瞄準臺灣的導彈,又豈非不可能之事?
 
問題在於,何時撤除?撤除的條件是什麼?迄今,北京開的條件,是「一中」,臺北顯然不會接受。儘管近年兩岸關係緩和,但歷次臺灣民調表明,拒絕與中國統一的臺灣民眾,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這一現象,看上去,與兩岸關係緩和正反比,但卻與另一件事成正比,那就是:中共持續迫害中國民眾、持續與文明世界作對的獨裁、腐敗、惡霸形象。
 
而北京的所謂「一中」,不會是「中華民國」,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前者早已是民主政體,後者依舊為專制堡壘,豈有舍高就低、舍進步而就落後、棄文明而復歸野蠻之理?
 
遺憾的是,部分國民黨人士,只注重經濟利益,而忽視人權價值。兩岸所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表面上更有利於臺灣,實際就是建立在對大陸勞工和農民階層深重剝削基礎上的「不平等協議」。
 
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最近就「金門協議」二十週年發表感言:「歷史的潮流,已經到了中國人必須終結打中國人的時候……」聽上去像是針對共產黨,但,身為「統派」人物,郝的喊話,其實是針對「台獨」。且不問,到底有多少臺灣人會心甘情願地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就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句話,原卻出自共產黨。
 
上世紀三十年代,共產黨遭國民政府圍剿,龜縮於陝北一隅,窮途末路之時,就打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句欺世盜名的口號,拚命宣傳,以求脫困。其後,共產黨利用國民政府浴血抗日之機,獨自壯大。到四十年代,國共干戈再起,共產黨已佔上風,再不提「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口號,而是發動全面內戰,專門打中國人,不僅悍然推翻國民政府,還將「投誠」的數百萬國民黨軍政人員---中國人,予以分批屠殺,實施群體滅絕。
 
口稱「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共產黨,恰恰就是「打中國人」的行家裡手,舉凡「土改」、「鎮反」、「反右」、文革、六四屠城、鎮壓法輪功……哪一樁,不見其「打中國人」的用心之毒、下手之狠?
 
郝柏村還說:「只有終結中國人打中國人,整個中華民族才有光明遠大的前途。」郝的話,如果只是針對兩岸,未免太狹窄,還應該放大到中國大陸的廣大國土。尤其應該說給共產黨聽,要求他們,停止鎮壓中國人民,停止迫害異己,停止屠殺少數民族,也包括,停止用導彈瞄準臺灣----他們口口聲聲所稱的「骨肉同胞」。
 
或許,共產黨並不承認他們自己是「中國人」(而僅僅是馬列信徒)?或許,郝柏村的話應該稍做調整,才更為精確:「只有終結共產黨打中國人,整個中華民族才有光明遠大的前途。」
 
臺灣的國民黨,不論傾向統還是獨,至少也應該堅守民主價值。如果,國民黨裡,當真還有人認同「一中」,那麼,他們就不應該忘記,曾高舉「三民主義」大旗的國民黨,對中華民族,仍然負有一份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應該,不僅在臺灣鞏固民主,還要向大陸推廣民主,對中共的獨裁與暴政,大聲說不。
 
(9/28/10)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