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若是「壟斷國企的業績越好,意味著民生被盤剝得越重」,或「壟斷是對於市場的寄生與剝削」,或「壟斷寡頭越吃越肥,意味著老百姓被強迫交易搜刮得越來越瘦」,你都會覺得太過煽情,太過尖銳。我的標題若是「壟斷暴利盤剝之下,民生越發艱辛」,你可能就能認同。其實,只要你承認「壟斷寡頭的滾滾暴利,不過是來自嗷嗷待哺的民生基本生計」,承認你的水電油氣煤菸酒、住房交通、網路電信電視、教育醫療、金融保險等生存必需品消費,全都沒得討價還價餘地,全都處於壟斷掌控下的被強迫交易狀態,你就不得不承認「壟斷寡頭暴利越多,意味著民生被盤剝越多」是個事實,也就不得不認同「壟斷盤剝越多,民生就越艱辛」的事實。
我們生活在全球唯一收費多過收稅的國度,因而你一生繳的費可能多過繳的稅。你買的是全世界最貴的房子和汽車,加的是全世界最貴的汽油。全世界約12萬公里的收費公路,有3/4在中國。因而,你出門常被堵在連串的收費站前,堵得高速路變成了低速路。你知道投資12億的首都機場高速路,早已收費過百億嗎?你知道三峽基金加在每度電裡0·7-1·3分錢,已收過了1300億元還在收嗎?你知道航空人身意外險的利潤是700%嗎?你知道機場建設費每年收了過百億嗎?你知道全國電話月租費一年收了近千億嗎?你知道從國內打電話到國外的話費,是從國外打過來的10倍以上嗎?你知道沒有商業電視臺的國內,一年收視費收了超過300億嗎?你知道9年制義務教育的國內,家長為孩子上學花的錢要超過12年制義務教育的發達國家嗎?你知道「維持生計部門或生存部門」壟斷下,不僅教育、醫療提供的是質次價高的服務,就連你用的電、喝的水、燒的氣,加的油,打的電話,上的網,吃的鹽,喝的酒、抽的煙都是在變相納稅嗎?你知道壟斷博彩業的中彩率全球最低嗎?你知道壟斷保險業的賠率也是全球最低嗎?你知道自己養活了佔人口比例最高的財政供養人口嗎?
民眾對於壟斷國企的不滿,早已怨聲載道。從早年的裝電話貴,到近年的雙向收費,打電話貴,看電視貴;從液化氣貴,到加油貴;從攔路收費,到漲價鏈條;無一沒有收穫滿臉、滿身的唾沫星子。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菸草等國有行業的職工不足全國職工總數的8%,但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卻相當於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的55%。壟斷引發的抗議,小到的士罷運、貨車沖卡,大到聚眾鼓噪,流血衝突,時時處處都有發生。深究下來,高尚全列舉了國企壟斷的4類問題:1,壟斷國企收入遠遠超過社會平均水平。電信、金融、保險、水電油氣等行業員工的平均工資,高出其他行業2、3倍。如果加上工資外收入和各項福利,實際收入差距更大。2,壟斷國企的高額利潤並沒有回饋社會。從1994年至2008年,國企的利潤全都沒有上繳。這意味著,公眾既沒有分享到壟斷暴利,也就沒有分享到公有財產的收益;這完全有違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的初衷。正試點的「國企分紅」相當有限,也未納入人大的審查。3,壟斷國企的產品、服務價格持續上漲,推高了全社會生活和生產成本,而卻缺乏監督與制約。諸多國計民生的核心價格聽證是「逢聽必漲」,更多的則是連聽證程序都沒有,有也流於形式。4,壟斷國企沒有市場競爭壓力,也就缺乏改善服務,提高品質的動力。水、電、油、氣、教育、醫療等公用事業,價格高企但服務低效。
壟斷國企並不是什麼真正的市場化企業,而是模擬企業,隸屬政府「主導產權、控制命脈、壟斷資源、佔領上游、支配關鍵、掌握要素」的體制體系。什麼意思?意思是國企本質上不是靠市場謀生的企業,而是威權政治架構母體系中,專門分工掌控金融經濟命脈的子體系工具。儘管國企偽裝出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樣子,但也掩蓋不住其權力資本工具的性質。說白了,壟斷企業不過是經濟領域內的專權壟斷工具,與泛親緣化甚至幫會化的「內部人控制」的治理結構一樣,國企通行著「內部人控制」的任人唯親和裙帶風。不是什麼真正的企業,也就不靠降低成本生存。因而,壟斷成本的不斷企高帶起的連環漲價,也就不斷地轉嫁給民生。壟斷的昂貴成本,也只能轉嫁給大眾。再說白一點,這些個超市場的壟斷寡頭巨無霸,是市場領域內不折不扣的經濟特權王國,是國中之國。
壟斷寡頭們理直氣壯地排斥自由競爭,理直氣壯地打擊和擯除民營競爭者。他們之所以能所向披靡,是因為有紅頭文件做尚方寶劍。不信你去查查,「主導產權、控制命脈、壟斷資源、佔領上游、支配關鍵、掌握要素」這些個詞語,全都來自官方文件。國企「放小」放出來的,也即退讓出來的,不過是市場食物鏈的下端,不過是些不便於壟斷的競爭性產業、下游產業、深加工產業等等。國企「抓大」抓出來的,卻全是食利自肥的領域。強化了壟斷的「國進民退」領域,全都是民生基本生計的剛性消費。一句話,民生必需品被壟斷國企扼住了咽喉,扼住了咽喉才有「國富民窮」一說。
專權壟斷工具,決定了國企「左右逢源」的勝境:左手獨享市場壟斷利潤,右手獨享傾斜政策的超市場待遇。「石化雙雄」一邊漲價一邊還要補貼,就是例子。由於「內部人控制」的格局,國企成為不透明經營的領域,盛行暗箱操作。員工不瞭解企業財務的真相,更不知曉高層的高收入。國企、央企管理層自我釐定天價薪酬的食利自肥體制,不但造就出「先富一族」,更造就出「為富不仁一族」,造就出掌杓人私分大鍋飯的潛規則,被喊停的管理層收購、內部持股就是例子。據統計,國內155家央企管理層的年薪,從數十萬、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不等,而最低層員工的月薪僅1、2千元。類似中國銀行的王雪冰、劉金寶案,光大銀行的朱小華案,紅塔集團的儲時健案,中石化的陳同海案,中航油的「期油交易」巨虧和南方航空「委託理財」巨虧一類案子,都是對這類企業徒有其表的法人治理結構的反諷。
誰都知道,經濟壟斷的本質是超市場、非市場和反市場的,壟斷的本質是暴力強制與強迫交易。因而,壟斷被列寧定性為「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但眼下中國沒人敢這麼抨擊壟斷國企。為什麼?不僅因為會觸犯國企耀眼的政治光環,更因為不合國企優於民企的價值判斷:壟斷國企的擴張方興未艾,暴利滾滾,烈火烹油般竄升為全球巨無霸前列,誰敢說人家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但從發生學上尋根覓源,壟斷國企還真是那個已沒落、以消亡、已推出歷史舞臺的「計畫經濟」的遺留物。說穿了,是30年失敗了的管制經濟的遺產,是本該與其母體一同退出歷史舞臺的歷史殘留物。本該退出歷史舞臺的壟斷國企殺了個回馬槍,硬是橫亙在市場化變革半路上,硬是在中國異化出一個權貴加裙帶的壟斷市場,保留了市場汪洋大海中的特權孤島,特權王國,國中之國。
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正在流失,低成本高增長的好景不再,源於國內市場競爭制度的難產;成本遞增、增長遞減,是強化了壟斷,排斥了競爭的結果。壟斷國企不可避免地阻遏了競爭、推高了成本,抬升了價格,擠佔了消費,扭曲了增長。競爭不充分,分配不公平的根源是半市場。半市場的標誌,是通行著壟斷與非壟斷兩種資源配置,市場與超市場兩套規則,自由交易與強迫交易兩類價格,供養財政與財政供養兩種生存方式.這種有主有次、有強有弱的二元差異,有悖非歧視性國民待遇原則與公平競爭規則,所造成有親有疏、有肥有瘦、有貧有富的市場偏袒,不亞於城鄉有別、官民有別的社會不公。
盛行兩種資源配置方式,兩套遊戲規則,兩類交易價格,兩種生存方式的中國,能不盛行貧富兩極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