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萬億美元外儲只是紙上金銀(圖)

發表:2010-11-29 13: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熟悉美國歷史的人們必然記得一個事實:真正代表美國自由精神的,不是坐落在紐約自由島上高舉火炬的自由女神,而是費城那座1751年由美國人自己鑄造的古老的自由鐘。它是美國人奔向自由的進程中最醒目的里程碑。

今天的美國雖然還陷在金融危機之中,但誰都不能否認,它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在韋伯開創的宗教社會學學術傳統背景下,現代性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理性化程度,就是去魅的過程。但是,面對美國,曾經用在歐洲社會發展分析的各種學術理論統統失效,都不足以解釋美國傳統,因為這個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竟然有著最樸素的宗教性。很多去過美國考察的學者和官員,回來後用「美國是一個例外」的藉口避而不談美國,並由此認為美國的自由精神和國家制度建構並不可以複製。

彼得•裡爾巴克博士的《自由鐘與美國精神》就是以自由鐘為線索,系統介紹美國精神的著作。自由鐘的創意取自《聖經•利未記》25章10節,「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而這本書正是站在歷史與現實中的信仰維度來敘述美國。裡爾巴克沿著兩條路徑展開:第一,對自由鐘的創意、鑄造、運送、破裂、敲響等歷史過程進行了細緻的梳理;第二,對自由鐘所承載的理念進行分析,也是美國在國際社會上各種內政、外交政策的要義所在。因此,裡爾巴克博士所論述的自由鐘的歷史,同時也是自由理念的歷史。

自由鐘是費城的象徵,也是美國精神的象徵。它見證了美國最重要的事件:為第一次宣讀獨立宣言而鳴響;為合眾國憲法通過鳴響;為送富蘭克林遠赴英格蘭,召集市民討論英國頒布《糖稅法案》和《印花稅法案》鳴響;為華盛頓的逝世鳴響。

說到美國的自由,除了信仰自由,我想另一個最為醒目的標誌就是信息自由。著名美國企業史學家錢德勒和科塔達主編的《信息改變了美國——驅動國家轉型的力量》,極具資料文獻價值和歷史價值。該書講述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美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進程中,因信息和信息技術而發生過的史詩般的傳奇故事。

故事背後其實隱含著一個信息技術進步推動自由秩序的美妙邏輯鏈。如果說未來中國的自由演進還存在某種希望,我會毫不猶豫地把這種希望押在信息技術的引進與運用上。如果中國人在這方面還抱殘守缺,故步自封,那麼結局將是相當悲觀的。前幾天,一位熟悉計算機技術的朋友很鬱悶地跟我說,國外著名的網路存儲服務Dropbox無法登錄了。我能理解他的煩惱,任何一種性質的閉關鎖國,都是對某種新技術的排斥。最近30年的發展,首先是對發達國家新技術的為我所用,其次是對國際市場的技術性參與。中國最近百年的歷史,基本上是一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歷史。最近30年,並沒有走出這一歷史軌跡。

這樣的思考循環,再一次把我帶到了偉大的亞當•斯密面前。重讀《國富論》,再次感受到斯密對重商主義時代政府干預經濟、追求貿易出超的憤怒。斯密說,構成一國財富的不是金銀,而是人民能夠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按照這個觀點,中國今天高達2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就是一堆紙上的金銀,而不是人們必需的消費品和便利品。

中國的經濟體無論如何都應回到斯密的軌道上來,這幾乎是一個不容懷疑的常識。比如,斯密認為,分工理論有兩個核心要素,一是以每個人的利己心為基礎,二是以平等的交換行為為表現形式。這表明,具有恩惠性質的福利政策不是市場經濟行為,壟斷和腐敗是不平等的源頭。而且,大面積福利行為會造成懶惰、腐敗,加劇政府的壟斷行為。

斯密的分工理論隱含著深刻的人性思考和自由理念,這讓我堅信,只有市場經濟才能啟蒙中國人。站在市場的喧鬧中爭自由!這很重要,離開市場談自由,可能有些空泛,可能有些憤怒,可能有些暴力;更有可能讓我們陷入某種組織情緒之中,然後再一次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世紀》-財新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