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轉眼也便是春節了。童年時嚮往的過年,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場景似乎一去不復還。我們本應是歡歡喜喜地過新年,只是不知為何,每到年關,我的內心深處不僅感覺不到喜慶,而且還愁緒萬端,焦頭爛額,我知道,我是害怕回家。回家意味著什麼?我明白,我是徹底長大了,長大意味著要為了生計而四面奔波,意味著去關心去照顧自己的長輩,意味著擔當,意味著責任····
或許我心智很幼稚,還不想長大;或許我能力十分有限,不僅無法實現衣錦還鄉的榮光,而且口袋空癟,所以我不願回家,只願身在他鄉,算作一種逃避吧。
近日,國家出臺法律規定子女要常回家看看,不然父母可以憑此對簿公堂。我承認,法律制定者的初衷是很好的,為了溫暖空巢老人們精神世界。對於那些處境優越的人,比如富二代、官二代們,身在國外或者大都市,回老家看看父母實屬情理之中。只是對於那些在外獨自打拼的農家子弟而言,無所依傍,前途渺茫,如此規定是不是顯得牽強附會與不近人情呢?特別是對象我們這種農村大學畢業生來說,我們的口袋空空如也,至始至終都輸在關係上面,能拿什麼常回家看看?不是我們不願回家,而是心有餘力而不足;不是我們不孝,而是我們無奈。蝸居在城市裡的蟻族,僅僅迫於生計,壓力就已經不言而喻,還何談其他?
畢竟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們,不僅是家鄉父母的精神寄託,更是他們改善現狀境遇的指望。只是置身城市,眼見那些富麗堂皇的裝潢,富人們購物的揮霍與瘋狂,巨大的貧富懸殊面前,我們能拿什麼回家?職場工於心計,我們幾乎是四面楚歌,法律還規定子女務必回家,難道不就是要農民子弟回去面對農村的四面破壁,聽老人們永遠嘮叨不完的嚕囌嗎?這有意義嗎?城市裡沒有我們的半土半瓦,家境得不到改善,回到家裡又能做什麼?我想,大多數農民都是這樣,更加期盼的是子女能有所作為、出人頭地,而不是在乎他們能否常常回家。
官二代、富二代等帶有身份標籤的人們,在社會各個方面不可謂不是明顯優人一籌,這似乎說明社會各群體的裂痕還在擴大。基於不同的出身、財產、知識等,形成不同的階層本是正常現象,只要階層自上而X L動的渠道不被堵塞。但是,若社會階層的劃分以貧富和權錢作為標準,特別是社會上一些有權、有錢者頻頻打破常規,明顯地造福後代,讓眾多黎民百姓望洋興嘆甚至咬牙切齒,如果應了那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打地洞的話,這似乎表明這個社會已開始進入畸形發展軌道。如果任其權錢的暗箱操作,任其關係背景等等潛規則的橫行,從而使不同階層的固化,那麼,不僅加劇貧富懸殊,更是各類矛盾衝突的源頭所在。
階層固化的趨向並非我的空穴來風,誰都知道,只要有個好爸爸,不擔心沒有好工作。這是與改革相違背的,因為改革要打破的,恰是阻礙社會和階層流動的身份、財富、等級因素,使社會更有活力與創造力。所以說,只要農民子弟自下而上的境遇改變未變,國家立法要子女常回家看看,是不是一種自我形式的尷尬呢?
記得改革開放初期,只要有膽識,即使下海做個體戶,都可能改變命運。如今市場飽和,沒一定的家底經商難上加難。現在即使是高考,這個曾經被公認為改變命運的有效途徑,如果沒有過硬的關係和背景,也很難對自己和家庭的命運有什麼改變,除非你有特殊才能給你帶來了好運。關係、背景在社會上的叫囂不可謂不張狂,可是窮人們的後代能做些什麼呢?
由此可見,不是我們不想常回家看看,只是不甘命運,在現有固化的階層下死死掙扎。多想遠離外界的喧鬧與繁雜,只想游弋的靈魂能夠得以憩息,只要價值得以體現,靈魂得以安息,一切讓榮辱得失遁匿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