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貼之用。
古人交往,起初用竹木削成條刺,然後寫上自己的姓名、籍貫、身份,用於拜會他人時互通名姓。刺,即古代的名片,又稱「謁」,此後雖然改用了紙張,但習慣上的叫法卻沿襲了下來。過年時,在紅紙上書寫賀詞,便成了古代的賀年片。
據考證,南宋學者曾訸在《類說》中就記錄過一個「陶谷易刺」的故事,可以說是迄今為止關於新年投刺的最早的文字記載了。說有一年春節,有友人差人前來投刺,陶谷以酒餚盛情款待。陶谷發現來人投刺的許多人家都與自己亦有往來,而他卻正為無人投刺而犯愁,於是他就悄悄地進行調換。來人酒足飯飽後便抱刺匆匆離去並一一投出,未覺有故,其所投多為陶谷之刺也。陶谷乃是唐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學者,如此算來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了。
「投刺」在古代由人或步行、或乘車馬送達。貴者富者自然不必親自勞駕,當官的派公差,商賈望族差僕人,文人學士遣書僮,就是普通老百姓中的戶主也將此事交與小輩後生去送。投刺的人到對方門外招呼,有主人出來接固然好,下人接也可以,一般交了刺就走。宋人周輝的《清波雜誌》有載「正至交賀,多不親往。有一士令人持馬行,每至一門喊數聲,而留刺字以表到。」周密的《癸辛雜識•送刺》亦作如是雲:「節序交賀之禮,不能親至者,每以束刺簽名於上,使一僕遍投之,欲以為常。」
在富貴人家,因為前來投刺的實在太多,迎來送往,應接不暇,為省事起見,就在門外挂個箱子接受各方投刺,圖吉利便稱之為「接福」。也有在家門口挂個紅紙袋接受投刺,名曰「門簿」。投刺人因為任務繁重、時間緊迫而往往在門口喊幾聲,將刺投入箱內就匆匆離去,待得主人應聲出門時,已不見了投刺人的蹤影,所以在民間有:「送帖的比兔子跑得還快」的說法,因此,賀年片還得了個別稱,名曰「飛帖」。
投刺人多是在門外把賀年片投入箱中,也被稱作「望門投刺」,對次,明人陸蓉在《菽園雜記》中記載道:「拜年……如東西長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問識與不識,望門投刺,有不下馬或不至其門,令人投刺者。」由此可見,古時的投刺太濫,近乎是廣為散發,這也就難怪「吳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在《元日書時》中叫苦感嘆說:「不求見面惟通謁,名刺朝來滿敞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古代賀年片,都是主人親筆書寫,一張賀年片,往往就是一帖精美的書法作品。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當年氾濫成災的東西如今卻存世極少,許多藏家更是一「刺」難求。「物以稀為貴」,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就收藏而言,獨到的眼光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