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軍方裝甲車入城首都恢復平靜(看中國配圖)
僅僅一夜之間,將經濟快速發展和獨裁統治融為一體的「非洲之星」——突尼西亞,已經是風光不再。這個全面仿效中國,將「以穩定求發展,以發展促穩定」作為基本國策,把經濟發展作為執政合法性來源,並被稱為非洲「最穩定」國家的種種神話,隨著本.阿里總統的倉惶出逃而破滅了。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
去年12月17號,突尼西亞一名26歲的青年因抗議城管部門「粗暴執法」而自焚身亡,引發突尼西亞全國各地相繼爆發大規模社會騷亂,並不斷出現流血衝突,最終直接導致了本.阿里長達23年的統治宣告垮臺。
對此,有評論回顧說,1975年,本.阿里的前任布爾吉巴經議會批准成為終身總統,12年之後,這位終身總統又被本.阿里趕下臺。1987年,本.阿里以「改變」為名登上政治舞臺,並且在任期內取得了不俗的經濟發展成績,領導突尼西亞走進了一個「新時代」。南方網上學者莊禮偉的文章說,從1987年以來,由於實行積極的對外開放,向跨國公司提供優惠政策,突尼西亞的GDP年均增長率達到了4.5%,其國內生產總值2008年更是比1986年翻了6倍。由於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突尼西亞的人均收入到2008年已達到3700美元,與此同時,貧困率卻下降到了4%。
為此,2007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突尼西亞名列世界第29位,居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之首。對此,中國官方媒體也曾不吝讚美之詞,給予了高度評價,按照《環球時報》當時(2009-10-13)的宣傳報導,「在本.阿里總統的領導下,突尼西亞人民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等等。到2009年本.阿里更是以接近90%的得票率成功連任總統,任期到2014年。那麼,自去年年底以來,不過短短一個月的民眾示威就把這位政治強人趕下了臺,又該如何來解釋呢?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儘管突尼西亞有著民主政體所具有的一切虛幻的外表,但其血肉和骨子裡卻是徹頭徹尾的專制獨裁。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突尼西亞實行的所謂多黨制,也是徒有形式而已,在現有的9個合法政黨中,執政的憲政民主聯盟一枝獨秀,其它的8個政黨只不過是個陪襯和點綴而已。中選網上作者菁莆遠山的文章回顧說,本.阿里於1987年11月接任總統,並於1989年4月正式當選,此後他又分別在1994年、1999年、2004年和2009年四次連選連任突尼西亞總統。
不僅如此,突尼西亞還於2002年5月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了對總統連任次數的限制,並將總統候選人的年齡上限增至75歲,從而為本.阿里競選連任其後的歷屆總統職位掃除了法律障礙。文章分析認為,本來,依靠權力操縱法律來延續自己的執政地位,就沒有道義上的合法性可言,但本.阿里和他的執政團隊卻一廂情願地認為,經濟的高速發展可以替代政治上的民主自由。並對外堅稱,「雖然沒有自由、沒有民主,但是政府可以保證讓民眾過上好日子」,從而把發展經濟作為增強自己執政合法性的來源,而拒絕任何形式的政治改革。
莊禮偉的文章又說,看來,本.阿里垮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幻想著能夠永久執政,他執政的時間越久,他的家族和親朋好友獲得的各種壟斷利益和不當得利就越多。但這樣一來,其執政的合法性就必須要依靠暴力和謊言來維持,其結果反而使合法性流失得更快。道理很簡單,這簡直就是在和歷史規律較勁呢。儘管本.阿里在逃跑之前,向民眾承諾要把日常食品的價格降下來,並答應給予媒體和因特網更多的言論自由;不僅如此,在已有數十人被打死後,他還曾下令要求安全部隊,除了必要的自衛之外,不得向民眾開槍……。綜上所述,對此,文章感慨說,就在本.阿里被迫下令不「讓子彈飛」之後,突尼西亞民眾卻選擇了「讓總統飛」。
綜上所述,官方《人民網》15號的新聞分析說,騷亂爆發前,突尼西亞一直被認為是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中最穩定、經濟最具活力的國家之一,全球競爭力排在非洲之首。突尼西亞騷亂超出了許多觀察家的預計。文章分析騷亂的原因承認,政治體制僵化,改革嚴重滯後,選舉舞弊嚴重,腐敗現象突出,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引發了許多社會矛盾。而因經濟問題導致的失業、通貨膨脹等問題,致使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示威,呼喚變革。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賀文萍16號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表示,突尼西亞事件暴露了在政治體制上存在的問題,高度集權,人民的民主權利和自由長期受到限制,經濟發展的成果沒有惠及老百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再加上腐敗問題、經濟危機,民眾多年的積怨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