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五類孩子出國最容易受挫折

發表:2011-01-22 18: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出國使得生存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每個人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有些人適應的好一些,很快得到周圍人的認可,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友情和機會。有的人則覺得處處不順,挫折感很重。這一點,孩子們也是一樣。

要說孩子出國後容易受挫的原因,我覺得最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孩子是否自信,是否有解決問題、渡過難關的正向經驗,從而堅定自己對困難的正確態度;一個是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與人交往順暢,社會適應性就會好,自己的挫敗感就會少。

從我遇到的一些小留學生來看,包括一些從國內移民和家長一起過來的孩子,在以下方面最容易出問題:

第一,不能夠尊重和體諒他人。不到北美,不知道他們怎麼把他人的身體和財產看得那麼重。在學生守則裡,最主要說的也是這一點。一方面,說你的身體和財產有被尊重的權利,他人不得侵犯。另一方面,你也不能侵犯他人的這個權利。我們國內對於身體間的觸碰沒有這麼多的清規戒律,尤其是孩子們,在校園裡追打更是司空見慣。但是,到了北美就不行。我知道的情況,有孩子因為和同學打雪仗,摁住人家往脖子裡灌雪,結果被罰停止一次課外活動時間(RECESS)。還有的孩子,因為罵人,說你們XX人如何如何(類似於我恨什麼什麼人,有種族歧視之嫌),結果被別的老師聽到後匯報,最後領了一張正式的要家長簽字甚至可能會被放入檔案的罰單。

第二,自控力差。都說自控力非常重要,而小孩子自控力都不強,這是事實。但是最後孩子和孩子的區別,有些人能學成出來,有些人最後成為啃老族,我感覺自控力有非常大的作用。沒有自控力的孩子,很難得到人家的尊重,在學習上很難有頑強的毅力,在人際關係上也容易受挫!而且,在國外孩子過分自由,可以輕易接觸到這種所謂的不良的東西,如果自控力不強容易染上不好習慣。

第三,不喜歡分享。在北美,對所有權極其尊重。比如,是你的玩具,別人要玩一下一定會徵得你的同意,但也正因為這樣,這里特別強調分享:北美教育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 Everything we share: ideas, experiences, snacks, ...... 不喜歡分享的孩子,在一個群體很快會成為一個很另類的人,很難交到好朋友。

第四,過分要面子非常在意輸贏。有人說,英語好的孩子出來更容易適應環境。理論上說,沒錯。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我知道一個孩子,在國內的重點中學,據說總考第一,英語也不錯。但是到了國外,幾個月了,就是不肯開口說英語。對於自己到這裡之後的落差無法接受。所以就拒絕進一步的學習。而同時過來的孩子,大大咧咧的沒什麼障礙,即使自己說得不好也敢說,很快就適應了環境。從這一點上說,學習好的孩子和自信不是一回事。有時候,可能內心還有更大的虛榮和自卑造成了適應環境的困難。而且這類孩子,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往往也要較勁,這對於融入環境也有很大的不利。

第五,和家長不講心裏話。如果說上面四個方面是孩子的社會適應性不好的話,那麼這一點就是孩子的安全感,也就是母子依戀關係有問題了。每個孩子到了一個新環境,都會有很大的心理問題,這一點,我們成人都一樣。比如我接觸到的一個孩子,當他和別人打架了、知道別人對自己有看法了或者是覺得自己受到了別人的不公平待遇了,都不會把自己的做法和家長去說。換句話說,和家長說的事情一般只是好事,等待被誇獎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個才10幾歲的孩子,自己是想不明白許多問題的,尤其是,安全感有問題的孩子,很可能想要通過報喜來獲得家長的讚許,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兩面人的性格。而家長,可能孩子在這邊發生了特別嚴重的問題都還不知情。這樣,很有可能會有大麻煩。尤其是如果這個孩子還有比較嚴重的自控力等其他問題的時候,更是讓人非常擔心。畢竟,北美的學校不像國內的學校那麼嚴格管理,課餘時間很多,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結交校外的朋友,而社會上一些不良少年也很多。所以在這一點上,要比孩子自身的其他問題更應該重視才行。

上面說的這些問題,很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不良習慣,或者說是人性的弱點。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是在於他有著良好的習慣,好習慣就是把壞習慣去掉之後的結果。好的習慣對人的社會交往至關重要。只不過,在國內孩子一般要到大學甚至都大學畢業了才獨立與人交往,學校教育中與人交往的能力基本不作為評價指標,所以這些問題到那個時候才會暴露出來。而出國,因為西方教育的評價指標不一樣了,使得這些問題比較早的被突出出來。其實,問題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如果只重視孩子的學習,認為這些都不重要,最後,孩子碰壁的機率就會大很多。有些孩子,碰壁了,家長也沒有從社會交往方面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理念,只是安慰孩子沒關係,結果孩子不知道問題在哪裡,認為什麼事情都是別人不對,是別人對不起自己,甚至會記恨指出他問題的老師,這樣,對孩子的未來更會是百害而無利。有的時候,也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很多孩子剛到國外,家長往往關注度都放在了孩子語言的適應上,而沒有注意孩子在以上方面的調整。其實,孩子語言不好在北美根本不會受到歧視,很多學校為了讓孩子適應還專門安排說同種語言的孩子一起結對子,以幫助適應。而如果上面說的問題不注意解決的話,即使孩子過了語言適應期,仍然會有挫敗感。

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提供好的條件、好的教育,希望孩子的未來之路順暢幸福。但有的時候,也恰恰是因為我們自身沒有注意到的一些問題,造成了孩子身上的一些硬傷,就好比現在大家議論的比較多的獨生子女身上的一些問題。我很有幸能夠看到一些大孩子身上的問題,並且作為自己教育孩子的一面鏡子。也希望和所有關注孩子未來的父母共勉!
 



来源:新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