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新出爐的諮詢報告看來,那些足以改變全球企業界秩序的中國公司靠的是規模,而不是核心競爭力。
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週二發布的年度報告《新全球挑戰者》(New Global Challengers)列出了最有可能挑戰老牌跨國公司的發展中國家企業新星。這份榜單顯示出,中國企業發揮全球影響力的根源在於企業規模和政府支持,而非「企業家精神」。在這份全球百強名單中,中國佔據了33席,印度佔據20席,巴西13席。
這份榜單同時也和那些引起美國焦慮的有關「中國創造」的新聞形成了鮮明對照,包括殲-20隱形戰機的首飛、全球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以及中國是否存在獨特的育兒方法。
報告稱,在波士頓諮詢公司公布的全球百強名單中,已有五家公司的實力「非常接近老牌跨國企業」。但其中沒有一家是中國公司,儘管上榜的中國企業數量佔了三分之一。
在很多情況下,上榜的中國公司有全球業務僅僅是因為他們為中國政府承擔了重任,從為中國進口金屬和工業產品,比如中國鋁業公司(Aluminum Corp. of China),寶鋼集團(Baosteel Group)和中化集團(Sinochem);到運輸出口產品,如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China Shipping Group)和中遠集團(Cosco);再到進行基礎建設,比如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正泰電器(Chint)以及上海電氣集團(Shanghai Electric Group)。
沒有一家上榜的中國企業製造的產品有助於促進中國政府已花費數十億美元的「軟實力」推廣行動,就像好萊塢的電影為美國所做的宣傳一樣。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可供人們食用的,就像印尼的印多福食品(Indofood)以及泰國的聯合速凍食品(Thai Union Frozen Products);也沒有能增進人們健康的,比如像印度製藥商Dr. Reddy's和巴西的Natura;更沒有能提供可靠的商業策略消息的,比如印度的塔塔諮詢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上榜的中國企業也生產消費品,比如海爾冰箱、奇瑞汽車以及利豐服飾。但從波士頓諮詢公司的榜單來看,日用雜貨店裡沒什麼有影響力的中國產品。
波士頓諮詢公司北京分公司的高級合夥人和董事總經理邁克爾(David Michael)說,上榜的企業中沒有像蘋果公司那樣的企業,但也並非絕無可能。中國的民營企業裡不乏知名的消費品牌,比如淘寶商城和折扣連鎖酒店,但這些企業尚處起步階段,還未走出去。
名單上為數不多的由創業企業成長起來的知名公司包括電池廠商比亞迪集團(BYD Group),家電巨頭海爾以及汽車零部件大型企業萬向集團。邁克爾說中國企業的專長往往是「成本創新」,但像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這樣的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遭遇的挑戰顯示出,其在國內市場積累了多少經驗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中國企業,上榜的六家俄羅斯企業行業屬性更為趨同,都是資源類企業,沒有一家生產日用消費品。
儘管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上榜的企業卻不固定。2006年5月登上波士頓諮詢公司公司新競爭者榜單的44家中國企業中,今年已有28家不見身影。
過去五年倖存下來的大都是超大型企業,比如中國五礦(China Minmetals)。還有一些行業雖然還留在榜單上,但行業內的公司早就發生了變化,比如一汽集團(FAW Group)和東風汽車就被奇瑞汽車(Chery)和吉利汽車(Geely)所取代。
曾經上榜、如今依然在榜單上佔據一席之地的公司有:海信(Hisense)、康佳集團(Konka Group)、創科實業(Techtronic)以及UT斯達康。在邁克爾看來,具體名單的變動實屬正常,下榜的原因大都是這些企業沒有如期實現「走出去」戰略,或錯失了技術飛躍的良機。
中國的超大型企業也面臨後起之秀的挑戰。 波士頓諮詢公司公司2006年的榜單中有44家中國企業。但在2011年的榜單中有六個新進國家,其中包括南非(食品公司Bidvest)、阿根廷(能源設備製造商Tenaris)以及沙烏地阿拉伯(沙特基礎工業公司)。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