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央行宣布加息,短期、長期存款利率均超過了0.25%,活期存款利率打破以往定格不動的格局,也加了0.04%。貸款利率(除房貸之外)等於或者低於基準利率,而低於基準利率的主要是三年到五年、或者五年以上的貸款利率,在0.2%至0.23%左右。這首先體現了加息結構的不對稱性,存款利率的提高為了吸引存款,有利於中國儲戶。而貸款利率的增加,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商業銀行的利差縮小,利潤受到影響。另外,活期存款利率提高0.04%之後到底會出現怎樣的反應呢?
活期利率的上升會帶來一些衍生問題,即加息會被進來的外資和熱錢對沖掉,貨幣政策往往會被外部因素對沖掉。在筆者看來,活期利率應該不斷減少,逐漸壓縮短期資金的套利空間。包括商業銀行在央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的利息,也應該逐漸取消。只有這樣,熱錢才會減少套利,利率對活期資金的吸引力才會越來越少。否則熱錢除了賺取人民幣升值的利潤之外,還會賺取利率帶來的利潤空間。因此若要減少外資對沖中國貨幣政策,必須要減少外資套利空間,方法就是降低活期和短期存款利率。
對於加息到底能不能提高大企業的融資成本,這方面需要打一個問號。因為目前大企業多方面融資渠道都能打通,在最直接的信貸渠道上,大多銀行都想把錢貸給有還款保障的國有企業、央企,因此從貸款成本來看,顯然是一種不對稱的。另外,貸款方面也是不對稱的,比如退出性的行業要加35%-45%的利息,而中小企業這一方面沒有還款保障,肯定不是優質客戶,因此貸款利率相對較高。新型戰略性行業的創新性企業貸款非常困難,所以貸款利率方面顯然有一定的不對稱性。在這種不對稱的情況下,增加國企、央企等大企業的貸款資金使用成本並不容易,因為與居民消費一樣,大企業的投資對利率的反應表現得不會很敏感。另外,在看好未來的投資回報的情況下,加0.25%根本不太會影響企業的投資行為。比如很多企業在資金鏈出現問題或者急需資金的時候,即使是高利貸都願意去借。所以這種簡單的加息很難提高抑制總需求的效果。
那麼加息能不能解決通脹壓力呢,筆者認為,目前來看加息肯定是管不住物價的,因為現在所謂的通脹壓力是綜合性的因素導致的,不是簡單的需求拉動型的通脹。這種情況下,簡單地依靠緊縮貨幣是很難解決問題的。
中國在使用貨幣政策工具時,一定要注意節奏和時機的選擇,切勿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結果會讓局面更糟。決策部門要研究宏觀政策使用的滯後性,防止頻繁的宏觀政策導致半年後宏觀經濟出現波折,要避免政策的大起大落對實體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