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長不大的人:沒飯吃了,到爸媽家吃;沒錢花了,找爸媽要;衣服髒了,打包回去讓爸媽洗;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首先就想讓爸媽解決;而且他們多半還喜歡看卡通片,買卡通玩具,喜好吃喝玩樂……有人覺得這只是不成熟的表現,年齡大了自然會改,然而心理專家卻認為,這是一種「成人幼稚化」的心理障礙病症,在國外被稱為「彼得.潘綜合症」。
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巴裡筆下的童話人物,生活在夢幻般的世界裡,永遠也不想長大。在「80後」、「90後」身上,這種「成年人幼稚化」現象正日漸明顯。
個案
她就是不想當媽媽
周麗(化名)雖然快30歲了,但她仍像個小孩子,整天穿著孩子氣的T恤,不接觸陌生事物和人。有一次丈夫的同事到家裡來玩,丈夫出門買菜,讓周麗先陪著客人,她突然覺得手足無措,陪客人說了幾句話,就藉口買東西逃下了樓。
「我屬於婚前依賴父母,婚後依賴老公的人。」周麗說,只要丈夫出差,她就會跑回父母家睡,「晚上看著黑漆漆的窗外、冷森森的牆,我一個人會害怕。」
最近,小夫妻鬧起了矛盾,起因是丈夫覺得是時候要孩子了,可周麗死活不同意,理由是有孩子就等於有了累贅,另外她根本不會帶孩子。「原先覺得她性格單純可愛,可年齡大了還是這副樣子,就不好了。她怎麼就不肯長大呢?」丈夫百思不得其解。
他就是沒有自己的主見
28歲的孫剛(化名)上星期剛得知消息,公司打算派他去上海進修半年,回來可能有升職的機會。可是他並沒有欣喜,反而有一種以後該怎麼生活的迷茫感,於是他馬上找父母商量要不要去。
對父母的這種「依賴」,不僅體現在孫剛的工作中,在生活中他對父母的「依賴」也無處不在——想吃好吃的飯菜,給爸媽打電話讓他們做;衣服髒了,拿回去讓媽媽洗;甚至和女友吵架了,他也要找父母商量對策。
在父母和女友眼裡,他似乎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沒有主見,遇事慌張,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許別人碰。」孫剛的母親說,「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他鍾愛的汽車模型弄壞了,結果他一禮拜都沒和我說話。」
解析
父母包辦一切造就「彼得.潘綜合症」
不做家務活;蔥和韭菜分不清楚;一遇到問題便會手足無措……這就是現在一些成年人患上「幼稚病」的共同表現。這部分
「大小孩」雖已進入成年,但心理上還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點:他們愛玩、情緒化、喜歡依賴他人,往往逃避責任,以自我為中心,生活自理與動手能力弱。
「彼得.潘綜合症」的形成與家庭環境教育有很大關係。這部分「大小孩」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上學時家長包辦了學習以外的全部事情,助長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工作結婚後,這些「大小孩」因為沒機會學習生活技能,心理成熟度不足,依舊沈迷於父母或伴侶的「愛護」,不能適應社會,難以承受失敗。
應對
對孩子「差一點」未必是壞事
「彼得.潘綜合症會對患者的人際關係產生重大影響,這種病症一般難以用藥物治癒,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心理治療。」「大小孩」們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和人生觀單靠說教很難徹底改變,應由心理專家和其親人一起來對其進行長期的專業干預治療,要迫使他們面對現實,幫助建立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以適應社會生活。
「很多家長不明白,過分的衣食無憂,只能讓孩子的心理成熟變緩,更多機會患上‘幼稚病’。」對孩子要「差一點」,這樣才能讓他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
一定要從孩子小時做起,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和生活能力。學校也應該通過組織一系列活動特別是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多更全面地瞭解社會,學習生活技能,培養獨立處事的能力。
(原標題:成人‘幼稚病’你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