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幽幽,千溝萬壑,盡顯渾厚華滋;近樹蒼蒼,飛泉澄澈,正如「景隨人遷,人隨景移」般的身臨其境,這便是《富春山居圖》經久不衰的魅力,筆法的純熟與心靈的境界讓人不由感嘆,此畫頗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妙。
《富春山居圖》之所以能以獨特的奇譎深妙被後世譽為「畫中之蘭亭」,著實與作畫者的心境與藝術修養有關。元代畫家黃公望原是浙西廉訪司一名書吏,因上司貪污案受牽連,被誣入獄,此段經歷使他身心受挫。年輕時懷揣的理想破滅,經過了一翻痛苦的掙扎後便看破了滾滾紅塵之中的萬般變化,想尋求另外一種超然的生存方式,機緣所致,便信奉了道教。
放棄意味著從新擁有,黃公望經歷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後,雖然與榮華富貴失之交臂,但卻擁有了「返樸歸真」的心境,雲遊四海,以詩畫自娛,於是,山水簡遠逸邁的格調愈發和他的心靈融會貫通。黃公望與富陽有著不解之緣。他遍游名山大川,卻獨鍾情於富春山水,晚年結廬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七十九歲高齡時正式創作《富春山居圖》。為了使這幅畫更加真實自然,他終日駐足於富春江的兩岸,觀察煙雲莫測、江山釣灘、朝霞金烏與陰晴變換,來來往往的人們,經常能看到一個人靜靜的在村莊裡寫生,感嘆之餘,也不忍去打擾。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扑鼻香。」黃公望創作的不僅僅是一幅傑出的藝術作品,更多的是傳遞了一種專注與順應自然的人生態度,這和他的信仰息息相關。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本歸真」是所有修行之人努力想達到的境界。因此《富春山居圖》才能歷盡滄桑備受讚頌,人們喜歡此畫秀潤淡雅、虛實相生的意境,亦從其中領略到了傳統道家文化的精髓。
《富春山居圖》命運多舛,明朝末年的收藏家因格外喜歡此畫,便決定死前焚圖殉葬,後來由家人在火中取出,可是,此畫也變成了一長一短兩段,因短一些的畫中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便定名為《剩山圖》,流落民間;另一段畫幅較長,現通稱為《無用師卷》,被清廷收藏。幾經顛沛流離,《無用師卷》被輾轉至臺灣,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而《剩山圖》也於1956年入駐浙江省博物館,成為了鎮館之寶。
在去年3月的兩會記者會上,溫家寶藉回答問題的機會,談到《富春山居圖》一畫分存兩岸的現狀。溫家寶說,「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從一語雙關的回答中,不難看出大陸官方的心機。今年,分藏於海峽兩岸的元代名畫《富春山居圖》藏於浙江博物館部分,11日從杭州啟運,下月1日將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首次「合璧」展出。而中共官媒《光明日報》的報導說得更加直白:「讓一個完整的、統一的中國的河山得以實現,讓一個完整的《富春山居圖》永遠合璧在一起。」
中國大陸官方高調促「統一」的做法,顯然是打著文化的旗號搞統戰,不僅褻瀆了傳統文化,還試圖將其政治意圖不段擴大化。對於這種不可告人的心機,臺灣人們似乎已經「深諳此道」,不會輕易上當,相對於大陸官方的「高調」,臺灣官方則異常平淡,不正彰顯了兩岸價值觀的差異嗎?
如果不能用純粹的心境去欣賞傳統藝術作品,在某種程度上便意味著對民族文化的不尊重,《富春山居圖》流傳至今,秉承著傳統道家文化「清淨無為、貴柔」等理念與特點,使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明晰了優秀的作品來源於清淨自然的心境,這般好的心境亦源於高尚的信仰。而如今,這幅畫卻被中共拿來做政治籌碼,實為對《富春山居圖》的褻瀆,也是對正統文化的「敵視」。
相信,《富春山居圖》真正意義上的合璧已為時不遠。
點擊與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