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謎團:墨家為何會突然消亡(圖)

發表:2011-05-21 17: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墨家是先秦時期重要的學術流派,和儒家並稱「顯學」,而與道家,也成分庭抗禮之勢,所謂「天下之學,不歸楊則歸墨」,講的就是這種情形。可是,先秦時期如此重要的一個學術流派,中經秦漢的轉換,至漢初,卻突然消失了。司馬遷寫史記時,對墨家已不甚了了,而以後則更少有人提及。人們只知其大概,對這一學派的真實情況,卻少有瞭解。直到兩千年後,清人在整理《道藏》時,才發現被誤收入其中的墨子書,這才有了乾、嘉以來墨學研究的興起。現在想來,還真該感謝那位粗心的《道藏》編撰者,正是他的誤收,為我們保住了一部珍貴的學術典籍。

今天讀墨子書,其內容之廣博、思想之精深,不難發現。但是,墨家學派的突然消亡,卻始終困擾著人們。對此,許多墨學研究者多有涉及,且口徑大體一致,即墨家思想自身的侷限性,不能適應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所有這些分析都沒能回答墨家消失的突然性問題。先秦諸子學到了漢代,或顯或隱、或盛或衰,大多有蹤跡可尋,唯獨墨家,卻像謎一樣消失了。為什麼會是這樣呢?要想解決這一問題,看來不能僅僅侷限於對其學說的分析,而要另謀出路。

我以為,墨家學派的突然消亡,其根本原因,在於這一學派的組織特徵與行為特徵。

墨家是個有著崇高理想的學派,這個理想,便是公天下、兼愛天下。面對理想又該如何作為?墨家的宗旨是:「口言之,身必行之」,因此,墨家又是一個有著強烈社會實踐精神的學派。正是因為這種實踐自已社會理想的需要,才使得墨家在先秦眾多流派中,成為唯一一個有著嚴格組織的學派。墨者稱自已的領袖為鉅子,奉鉅子為聖人。其實,墨子就是第一任鉅子,他不僅是這個團體的思想領袖,還是這個團體參與社會實踐的組織者。不僅如此,墨者們還有著嚴格的自律精神,他們「以繩墨自矯」,嚴格要求自已。所謂繩墨,即木匠用以取直的墨線。而正是這種「以繩墨自矯」、嚴格自律的特徵,才是這個學派被人稱作墨家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因為他們瞼黑或是墨子受過黥刑。

將以上分析結合其它資料,我們可以這樣來描述墨家的總體形象:這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崇高的社會理想與強烈的社會實踐情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還有,他們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正是這種對理想的堅持與執著,墨者們具有一種勇敢的精神,為了公理與道義,他們可以義無反顧地獻出自己的生命。西漢初年的陸賈說:墨門多勇士。《淮南子》書則說,墨家中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這些,都是對墨家獻身精神的真實記載。而墨家對於社會實踐的參與,又多以有組織的群體形式出現,於是這種獻身精神,便很容易表現為一種集體行為。

據《呂氏春秋》記載,墨家鉅子孟勝為楚國陽城君守封,他與弟子一百八十三人無一後退,全部戰死!在當時的紛亂之世,這樣的事件,於墨家想非一端。再看著名的墨子止楚攻宋。墨子反對戰爭而止楚攻宋,是作了兩手準備的,一方面,他千里迢迢隻身赴楚以止楚,另一方面,則派禽滑厘等三百弟子助宋守城以防不測。好在墨子止楚止住了,若楚王好說歹說不聽呢?以楚之強而宋之弱,一旦楚王加兵於宋,不僅宋國難保,墨子與三百弟子的命運也很難說了。以墨家寧死不屈、義無反顧的精神推想,他們不會有一人退卻,寧可死。墨家有多少弟子呢?

我常想起秦漢之際的田橫。田橫,齊人,當初與劉、項同時起兵反秦,數年後,劉邦稱帝而田橫與五百壯士敗亡海島上。劉邦為長遠計,派使者軟硬兼施以召橫,田橫不得已,與二門客隨使赴洛陽。走到離洛陽三十里的地方,田橫對兩位門客說:當初我與劉邦同時起兵,而今一為天子,一為亡虜,我深以為恥。劉邦其實是想看看我的面容,煩勞二位將我的首級獻給劉邦。於是自殺。二門客如諾,獻田橫首於劉邦。劉邦大為嘆息,於是以王禮葬田橫並拜其二門客為都尉。葬畢,二門客在田橫墓側自掘坑,然後雙雙自殺。劉邦更為驚嘆,派使者赴海島召五百壯士欲加重用。而海島上的五百壯士從使者口中得知田橫已死的消息後,無一奉召,他們採取了另外一種回答劉邦、回應田橫的方式---全部自殺!

我常想,田橫是墨家嗎?田橫是鉅子而五百壯士是墨者嗎?如果不是,他們那種重義輕生、慷慨赴死的精神與行事,與墨家何其相似!如果是呢?他們大概便是一群最後的墨者吧!

以崇高的理想為目標,以嚴格的組織為規範,以甘願為理想而獻身為精神,這便是墨家的總體特徵。當他們以集體的、群體的方式參與社會變革與實踐時,他們能顯示出一種力量。然而,悲劇性的結果可能恰好也就在其中:當這個群體遭受強力打擊時,以他們對正義與理想的執著,以他們寧可死而決不後退的精神,其結果,便不是土崩瓦解而只能是寸草無生了。土崩瓦解尚可收拾,寸草無生則無以為繼了!

墨家的突然消亡是否可以這樣解釋呢?

先秦墨家作為一個學術流派突然消失了,但他們的精神與行為風格卻並沒消失。你去讀讀司馬遷在史記中所寫的《遊俠列傳》,遊俠們那種言必信、行必果、已諾必誠、赴人之危厄、救人之急難等精神與行事,不就像墨家中人嗎?只是他們的名稱已不再是墨家或墨者,而是被稱作---遊俠!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