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廠
根據內地傳媒報導,曾經每年出口額高達150億元(美元,下同)的深圳服裝行業,已經風光不再,由於成本急劇上漲,今年出口大幅收縮至只有數十億,有業者估計60至70%的工廠將熬不到年底。
根據大陸《經濟觀察網》報導,鄰近香港的深圳,其服裝行業在人民幣升值、工資成本及原材料價格攀升,尤其是棉花價格暴漲暴跌的背景下,2010年產值達1500億元,出口150多億,一直被視為深圳最大產業之一的服裝加工行業,呈現一股劇烈的企業倒閉潮。有業內人士估計,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中小企業有可能熬不到年底。
報導引述深圳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瀋永芳表示,原來深圳每年的服裝出口額都有上100億美元,今年肯定只有幾十億美元,而在這樣撐下去,幾十個億都很難了。她表示,很多企業都想轉型,但怎麼轉,很多企業都很困惑。
根據報導,曾經赫赫有名、集聚了數百家大大小小服裝加工企業的深圳羅湖區坳下村,現在已經很難聽到工廠裡面電動縫紉機的馬達聲響。當地一個從事服裝加工的企業老闆劉全德告訴記者,現在只有為數不多的工廠在進行一些零零星星的生產,原來一直大規模加工的景象,從去年開始就逐漸沒有了。
這位劉老闆說,以服裝麵料來說,去年棉花一下子從1萬多元人民幣一噸,上漲到3萬多元一噸,為了節省成本很多服裝企業就盡量選擇化纖麵料,產品品質大幅下降,導致大量產品滯銷。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則在棉花價格的高點囤積原料,隨著今年棉花價格從3萬多元一噸一下子回到1萬多元一噸,很多老闆都賠得傾家蕩產。
《經濟觀察網》的記者在深圳羅湖區有名的服裝加工集聚區蓮塘、以及的布吉等地看到,原本數千家的企業目前只剩下數百家在苦苦支撐,而其中能夠正常開工的也已經寥寥無幾,很多企業都是一個月開工三、五天時間。
在布吉吉華工業區,一家一直專做外貿貼牌OEM的企業老闆在空蕩蕩的工廠車間告訴記者,現在最大的困難是由於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工廠基本上處於完全不敢接單的狀態,唯一的單子就是接一些臨時性的急單、短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