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網路)
中國東晉南北朝間(370∼589),承襲漢丶魏相和諸曲,吸收當時民間音樂發展而成的伎樂的總稱,亦名清商曲,隋唐時簡稱清樂。主要用於官宦丶巨賈宴飲丶娛樂等場合,也用於宮廷元旦朝會丶宴饗丶祀神等活動。由於它與漢代相和舊曲都是漢族傳統音樂,因此,在當時各種樂伎中,被稱為「清商正聲相和五調伎」,為宮廷所重視。
清商樂的興盛 東晉以後的200多年間,除東晉末和梁末的兩次大戰亂外,南方社會穩定,經濟有顯著發展,形成了眾多的商業都市。在城市裡,漢代以來的相和舊曲將近一半已經散佚,而南方的民間謠謳──吳聲丶西曲,由於城市各階層人士的喜愛而日益興盛。吳聲丶西曲的流行,也引起了宮廷的興趣。尤其是梁武帝和陳後主,曾命樂工譜寫了大量新曲。北魏孝文帝時,南方的清商樂傳到了北方,在宮廷中作為「華夏正聲」受到較大的重視。此後,清商樂就成為盛行於中國南北方的重要樂種。
清商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吳聲丶西曲 吳聲原是建康(今江蘇南京)一帶的民間徒歌,西曲則是荊丶郢丶樊丶鄧地區(今湖北)的民間徒歌。兩者的風格雖較柔婉抒情,但由於語言丶風俗習慣等差異,各具不同的特色。現存吳聲大都為晉宋時所作歌詞,載《宋書•樂志》丶《樂府詩集》等書,計有《子夜歌》丶《華山畿》丶《歡聞歌》丶《阿子歌》丶《前溪》等十幾曲,內容多半用婦女的口吻描寫愛情的歡樂丶相思的痛苦,或婚姻不自由的苦悶。此外,還有民間的祀神曲《神弦歌》11曲和陳後主的反映宮廷生活的吳聲《春江花月夜》丶《玉樹後庭花》等。現存西曲大都為齊丶梁時所作歌詞,載於《宋書•樂志》丶《樂府詩集》等書。計有《三洲歌》丶《採桑度》丶《那呵灘》丶《石城樂》丶《莫愁樂》丶《烏夜啼》等30多曲,內容大都寫賈客思婦的離愁別苦,有的也流露了船民對封建統治者的不滿。此外,還有梁武帝作詞的西曲《江南弄》和祀神曲《江南上雲樂》等。
文獻記載,吳聲丶西曲的曲調頗為動聽。所謂「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大子夜歌》)就說明瞭這一點。由於人們喜愛,有些樂曲不斷變化丶發展,從而形成了同一曲調的眾多變體。如吳聲《子夜歌》就有《大子夜歌》丶《子夜四時歌》丶《子夜警歌》丶《子夜變歌》 4種。有的利用某一曲的素材另譜新曲,如西曲《莫愁樂》就是用《石城樂》的和聲「忘愁」的曲調發展而成的;《採桑度》則是用《三洲曲》的素材寫成。
吳聲丶西曲一般分為歌曲與舞曲兩類。
吳聲的歌曲有《子夜》丶《鳳將雛》等,舞曲有《前溪》丶《阿子》丶《團扇》丶《歡聞》等。兩者一般由1 首或多首五言四句短詩組成的唱段構成。在每首短詩之後有一段「送聲」,簡稱為「送」。有時除曲尾的送聲外,在曲中兩句歌詞之末也可用送聲,這種送聲可能就是後世民間樂曲中常用的合尾的早期形式。
吳聲中有一種變歌或變曲的稱謂,如《子夜警歌》丶《長史變》等。它不用送聲,而有「變頭」變化。所謂變頭,可能是每一首短詩開頭一句的曲調總要有所變化,也可能是多段的歌曲,其第一段在音樂上較其後諸段有所不同。吳聲中還有一種「三弄」,即上聲弄丶下聲弄丶游弄。今人楊蔭瀏據《古今樂錄》「《上聲歌》者,此因上聲促柱得名;或用一調,或用無調名」與《上聲歌》詞「改調促鳴箏」句,認為上聲弄丶下聲弄是指旋律的高低變化而言,而且這種高低變化並不限於高低八度的變化,也有轉調的關係在內。
西曲的歌曲稱為「倚歌」,一般結構比較短小,歌詞均為五言四句短詩,如《攀楊枝》丶《尋陽樂》等。偶爾也有七言兩句構成的,如《女兒子》。舞曲的結構較為長大。歌詞由多首五言四句短詩構成。西曲短詩常常使用「和聲」幫腔,有時還兼用「送聲」。如《西鳥夜飛》,每兩句結尾的和聲為「白日落西山,還去來」,最後面的送聲為「折翅鳥飛,何處被彈歸」。和聲與送聲的歌詞可長可短,沒有定規。其曲調推想也是如此。
吳聲丶西曲的伴奏樂隊也各有特色。吳聲早期用篪丶琵琶(阮)丶箜篌伴奏,後來添用笙丶箏。西曲中的倚歌專用吹管樂器及鈴丶鼓等打擊樂器伴奏。
清商樂中有一部分大型樂曲稱大曲或清商大曲。
清商樂的衰落 587年,隋滅陳統一中國後,仍設有清商署,專管六朝以來的清商樂和當時保存的所有漢魏舊曲,總名清商樂,簡稱清樂。隋文帝時,清樂作為「華夏正聲」在七部樂中列在國伎之後,受到相當的重視。隋煬帝對清樂也十分喜愛,曾令樂工白明達等人利用其曲調大制新詞艷曲,如《泛龍舟》丶《斗百草》等。隋末戰亂,清樂散佚較多。唐初,將包括隋時新聲在內共63曲,總稱清樂,列為九部樂或十部樂的第2部。武則天長安(701∼709)以後,宮廷不重古典,清樂逐漸散亡。開元(713)以前,能演奏的只有《有君》丶《楊叛兒》丶《堂堂》丶《春江花月夜》等 8曲。開元時(713∼741),歌工李郎子尚擅長清樂舊曲。此後,清樂舊曲在宮廷內已很少有人能奏。它已被當時「雜用胡夷里巷之曲」的新聲所替代了。實際上,它在民間仍以新的面貌在繼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