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北京大觀園嘉蔭堂舉辦的「大漢天聲」古琴展迎來了一位財大氣粗的觀眾。這位觀眾在看完展覽後找到工作人員,表示要用自家一輛寶馬車,換展內一把古琴,隨後遭到古琴主人拒絕。
張先生當時正在參觀古琴展,目睹了寶馬車主被拒絕的過程。他回憶說:「那人開著一輛寶馬X5,說自己的車買的時候花了一百多萬元,要換展櫃裡一把寶石綠色的古琴。工作人員先表示沒有這樣的交易方式,但對方非換不可。工作人員只好把古琴主人找來。沒想到,人家一口拒絕了這位車主的換購要求。」
記者隨後聯繫到琴主馬先生,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舉辦此次古琴展覽的馬先生,是我國大漠畫派創始人、畫家馬文典。「你的寶馬怎麼能和我的古琴相提並論呢?」馬文典很簡單地給寶馬車主算了一筆賬:先不說古琴所承載的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也不說尋找這塊明代古木的種種艱辛,更不用說當時給古琴刷大漆時過敏,全身紅腫奇痒無比的痛苦,單從製作時間來考慮,這輛X5就換不起。馬文典說:「我現在的畫價格不低,完成一幅畫最多一小時。可我做這把阮竹古琴,整整花了兩年時間,得值多少錢?何況,這些古琴都是我心愛之物,沒法用錢來衡量。」
馬文典的簡單賬本一亮,寶馬車主宋先生感覺有些抹不開面子了。「我家裡已經收藏了好幾把古琴,今天看到這把以前從沒見過的彩色古琴,我就忍不住想收藏。」宋先生說。
聽說宋先生也是古琴愛好者,馬文典在表示感謝之餘仍是拒絕交換。「展廳裡的16把古琴是我耗時多年斫制而成,就跟我的孩子一樣。這次展覽,重在交流,一把不賣。」馬文典說。
畫家為何突然改做古琴了?面對人們的質疑,馬文典很坦然:「自古以來,琴棋書畫都是一體的。受家學影響,我從小就喜歡古琴,只是考慮到古琴的博大精深,一直不敢貿然踏入這個領域。畫了近三十年的畫,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感悟後,才決定斫制古琴。」
說起那把寶石綠的阮竹古琴,馬文典的話匣子打開了。他說,眼下人們所見的古琴幾乎是清一色的黑色,彩色古琴已經絕跡了。但是在漢代以前,彩琴風靡一時。竹林七賢嵇康的琴賦中寫道:錯以犀像,藉以翠綠。可見,當時的古琴華美異常,並非眼下所見的黑色素琴。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彩色古琴就絕跡了。
馬文典表示,他斫制古琴,就是為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有著千年古韻的中國古琴在現代社會散發出更加迷人的風韻。
来源:北京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