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世界糧食日30週年之際,對全球糧食匱乏遠景的擔心愈加嚴重,這與聯合國確定每年的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改變全球飢荒的雄心壯志十分不相稱。不過,主管世界糧食問題的聯合國糧農組織有理由焦慮,因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要達到90億人,而到目前為止,至少就有10億人還吃不飽飯並營養不良。是飽含對飢荒的擔憂,國際糧農組織在五大洲舉行世界糧食日活動。但這個活動的批評卻集中在糧食價格全球普遍增長,窮人將越來越受窮更加吃不起飯,國際糧農組織統計說,10億吃不飽飯的人中,至少有7000萬人屬於絕對貧困者。目前世界人口統計為70億人。
人口問題無疑是當今世界的重大挑戰之一。90億人的地球遠景今天就形成真實的壓力。用今天的世界農業現狀卻無論如何是不能養活30多年後90億張嘴巴的。世界糧食日30年以來,全球飢荒問題並沒有緩解。與此同時,世界農業耕作環境在一些洲際惡化了,地球污染嚴重,土壤流失,地下水減少,開發農業本身對地球釋放佔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百分之20的廢氣。宣傳世界糧食日,聯合國也強調人口與環境保護。
世界各地都抱怨有飢荒,尤其以亞洲與非洲最為嚴重。亞洲以飢餓人口最多著稱,而非洲則以飢餓人口比例最高而排名糧食飢荒問題榜首。亞洲有5億8000萬人口吃不飽飯,而非洲百分之30的人口受困於飢荒。然而亞洲和非洲卻是兩個人口最多的洲際,人口增長的同時,糧食作物產量相比較於其他地區卻更少,亞洲每公頃只產28公擔糧作物,非洲更少,只有13公擔。其他地區的農作物收成則平均是50公擔,而法國則高達70公擔。未來90億人的吃飯問題,現在就提到議事日程。如何解決耕地面積受限,保護自然環境雙重挑戰,唯一出路就是增加產量。也因為此,已屆30的世界糧食日,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呼籲開發糧食增產,而且需要大幅增產,到2050年,為了保證90億人避免挨餓,那就得增產百分之70。聯合國糧農組織今天在世界各地的活動宣傳重點,其實又集中在討論如何增加糧食產量。
按照聯合國的宣傳,如果全世界努力,要想達到增產百分之70 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目前限制亞洲與非洲糧食產量的兩大因素,一是種子,二是化肥。再遠一點時間的規劃,因當還考慮農業政策改革以及大力開發綠色農產品。就目前的世界農產量,非洲,拉丁美洲和南部歐洲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開發。這些地區如果優選農作物,種植更適合於當地土壤的農作物,產量可以大大提高。非洲與拉丁美洲以及南部歐洲還需要進一步科學訓練農作者,優化農業投資與管理,聯合國專家認為,改善環境的農業收成可以在現有的水平上增加百分之60。
聯合國屬下的農業研究課題,吸引來自加拿大美國瑞典與德國等國的國際農業專家,他們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方法對全世界農業狀況進行調查與跟蹤觀察,用衛星圖像信息,繪製改革農業的新模式,既尋找增產的途徑與辦法,又考慮減少對環境的依賴與影響。
專家還提出檢視當前習慣性的農業開發模式,因為水與肥料在全球各地從來沒有理想的合理,總是或多或少,至少可以說,一些地區的水與肥料用料過多,而在別的地區,卻又不夠多。
因為環境經濟利潤,現在世界上產生開發農田,種植牲畜飼料與生成能源的植物。聯合國糧農組織對此意見並不看好,90億人的遠景壓力下,該機構在世界糧食日還是提出應當多多種植人類直接消費的食品農作物。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批評,現在全球用作放牧的土地多達33億8000萬公頃,佔全球土地面積百分之26,耕地面積少於放牧佔地,只有15億3000萬公頃,其中用於稻穀種植土地只有百分之60,剩下的都為種植畜牧飼料與生態能源植物了。專家認為,只要把農村土地面積的一半用於種植人類直接消費的農產品,包括穀類水果蔬菜等等,產品生成的熱量足以使人類對肉類製品的消費需求依賴減少。
聯合國還呼籲優化對糧食食品的管理,因為世界糧食生產的產品百分之30到60之間是被無謂浪費。生產製作過程,運輸,儲存過程都有很大的消耗,另外因管理消費不善而造成食品變質腐爛,蛀蟲和過期都導致許多食品被扔到垃圾裡。從收穫到餐盤整個生產消費鏈中,浪費率高達百分之50。如果亞洲非洲受困於飢餓,其他地區則更應當注意杜絕浪費現象。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全世界解決浪費問題,不用增加耕地面積與產量,現在70億未來90億人口的糧食問題就減輕很多壓力。
2050年90億人口的壓力,讓一些地區現在就張羅尋找擴大耕地,常常是砍伐森林造田。聯合國糧農組織利用世界糧食日教育全球,一個好的綠化環境才能為農業帶來更好的保障。增產,科學儲存,減少價格壓力,世界才能健康而穩步迎接90億人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