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提出考慮未來十年內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在臺灣引起了巨大爭議。(圖:路透社)
臺灣總統馬英九10月18日又強調,主張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並不是去和大陸談判統一,而是要把已獲得的和平持續下去,並且能夠制度化。法新社報導說,馬英九提出的簽署和平協議的最重要的條件是對方首先要撤出導彈。對馬英九的主張,中國大陸官方目前尚無任何反應。
正在競選連任的臺灣總統馬英九昨天在記者會上表示,未來十年當中,如果三個條件成熟的話,會考慮和大陸洽商和平協議。這三個條件,第一就是國家有需要,第二獲得民意支持;第三經過國會監督。
馬英九的相關談話引起臺灣各界的反應,馬英九今天在會見臺美日三邊安全對話閉門研討會代表團時解釋說,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和平協議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規劃?他要說明「這不是去跟大陸談判統一的問題」,先前主張「不統」,就是指不去和大陸談這個問題,「但是和平的議題,是我們沒有辦法迴避的,必須要正面面對」。
臺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今天表示,兩岸如果洽簽和平協議,不是要去改變現狀,而是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讓政府「不統、不獨、不武」的台海現狀制度化。
不過,臺灣第一大反對黨民進黨主席、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今天表示,馬英九提出思考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是非常嚴重、危險的問題,會讓原本不安的民眾更加不安。
中央社今天報導說,對馬英九的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主張,雖然引起北京當局的注意,但大陸涉臺單位目前為止仍未回應。至於中國大陸的媒體,也普遍採取了冷處理。只有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在臺港澳新聞版中,作出顯著報導。
台海兩岸1949年分裂,專家估計,中國大陸目前在對岸部署了大約1600多枚瞄準臺灣的導彈。
------------------------------------
BBC:馬英九「和平協議」說法在臺引爭議
馬英九提出考慮未來十年內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在臺灣引起了巨大爭議。這被民進黨視為設下了兩岸統一時間表,而陸委會則說這只是要讓「不統、不獨、不武」的台海現狀制度化。
民進黨表示,在馬英九的「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協商前提下,和平協議已涉及改變現狀,啟動了兩岸協商統一的進程。
馬英九以總統身份作出的這項宣布,受到民進黨批評人民並未賦予他啟動兩岸政治協商及統一的權力,是他寡頭獨斷將極具爭議政策公然納入國家十年計畫中,定下了統一時間表。
在馬英九政府立場引起強烈質疑下,陸委會週二上午召開記者會再度重提馬英九政府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現狀。
民進黨質疑
此一內容不明的和平協議,在馬英九政府接受的一個中國原則下,臺灣將以什麼身份與中國簽署,受到民進黨質疑。
民進黨提出的問題是,和平協議歷來只有交戰國家間,或政府軍與叛軍間簽署,在中方堅持一中原則與不承認中華民國具有國家地位下,是否要臺灣用內戰團體或地方武裝身份簽署?
民進黨舉西藏與北京簽署和平協議的歷史案例說,和平協議若缺乏第三者的監督與保證,對臺灣根本沒有保障。
該黨並引述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內的美方高層人士說中國並不可靠,30年或50年不變,誰能保證真正做到?
「不統、不獨、不武」
按陸委會在其召開的記者會上說法,兩岸商簽和平協議是要讓「不統、不獨、不武」的台海現狀制度化。
在記者會上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並說,和平協議不能以大陸的立場的框架為主,而必須站在臺灣的立場,她並說臺灣立場是民眾普遍支持的「不統、不獨、不武」。
陸委會並重申簽署和平協議,必須要有馬英九提到的「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等前提條件。
這些前提條件類似於此前馬英九政府同北京簽署ECFA經濟合作協議時對內的說法,而從ECFA的例子來看,何謂國家需要或民意是否支持,執政當局具有更大解釋權。
若就ECFA而論,馬英九政府反對並阻擋臺灣民眾公投,以及國會只有形式監督雖受到民進黨強烈批評,但在木已成舟下該黨表示若其未來執政將不會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