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從主要數據看上去宏觀經濟總體健康。例如,三季度GDP增速9.1%,連續三個季度回落,經濟增長放緩正是我們想要的結果;9月份CPI回落到6.1%,連續兩個月出現同比指數回落,也說明穩定物價措施發揮了作用,物價上漲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當然,還有一些數據不容樂觀,例如,9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僅1個城市同比下降,表明宏觀調控缺乏後勁。儘管前三季度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均快於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跑贏了CPI,但不少網友卻有「被增長」之感。儘管經濟學者對宏觀經濟形勢普遍給予好評,但網友對宏觀數據卻持不同意見。
有一個數據公眾最為關注,不得不提,即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7%。而前三季度,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7886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同比名義增長1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也就是說,無論是收入的名義增長還是實際增長都跑贏了CPI。
但這句話難以獲得廣泛認可,原因就在於居民收入增長的數字是人均數,很多人的收入增長實際低於這個人均數。換言之,居民收入增長跑贏了CPI,是高收入群體拉動了收入增長,「收入跑贏CPI」只適用於高收入群體,卻不適用於廣大中低收入群體,人數佔多數的中低收入群體自然有「被增長」之感。
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財政部披露的數據顯示,9月份個稅收入同比增長27.2%。眾所周知,9月份工資已經按照修改後的個稅法徵收個稅了,個稅收入還能增長27.2%,說明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速更高,因而拉動個稅收入快速增長。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收入差距還在不斷拉大,如果算上灰色收入,差距更可怕。
我注意到,幾年前就有數據顯示居民收入增幅超過了GDP,但如今居民收入又跑不過GDP。據悉,今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同比名義收入增長1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而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4%。7.8%與9.4%相比,說明社會財富分配依然不合理。
公眾最想知道的是,在收入快速增長的背景下,究竟是誰的收入跑贏了CPI?從之前分行業披露的收入數據來看,金融業、信息產業和地質勘探等行業的工資水平均為行業翹楚,而農林牧漁、住宿餐飲和社會組織這些行業的工資水平則較低。如今是否依然還是這種局面——金融業收入跑贏了CPI,農林牧漁行業跑輸了?
分行業來看,金融業、信息產業從業人員可能跑贏了CPI,那麼,從職業分工來看,國企人員、公務人員收入是否跑贏了CPI,這是公眾最為關心的話題。因為國企人員收入與國有資產相關,公務人員收入與納稅人負擔相關,如果納稅人收入跑不贏CPI,而納稅人供養的人群收入跑贏CPI,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