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擅長群毆,毆的過程中周圍還有一圈圈圍觀的,較好的,拍照的,和扔雞蛋的。夏天的時候出了個五道槓,害得個小男孩沒地躲沒地藏的,估計那個孩子和他的家長老師們也得到了個大教訓。也就是幾週前又捅出個綠領巾事件,人們驚呼現在學習不好的學生不僅在校園裡通過排座位、列成績受擠兌,就連在校外也能讓眾人一眼識貨。如果這件事是真的,我也不得不擠在人堆裡大罵一聲「這是誰TM想出來的陰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某校校長宴請全校甄選出的19個「尖子生」成了這半個月的噱頭。一時間,「不吐不快」的,「不講不明」的,嘔吐的,鄙視的,好像稍微有點「正義感」的社會人士都有義務站出來表明自己的立場。當我坐在海那邊瀏覽國內新聞時看到鋪天蓋地的圍觀、鄙視、對罵,心頭不禁一陣酸楚:中國幾千年來崇尚教育,以教育為豪;現今兒個是怎麼得了,好像突然「教無能,育無力」了。
有什麼事情擺在明處大家討論總比藏著掖著的瞎嘀咕要好。問題是看了好幾篇文章,除了暴跳如雷的聲嘶力竭,沒看到幾句話落實在了點子上。剛剛轉載了雲中客同學一篇《「校長宴請尖子生」引發五大追問》的博文,覺得他/她的幾個問題還算問到了實處。校長獎勵尖子生的宴會受到社會關注有中國教育傳統問題,也正是這些所謂的「傳統」使得眾人對很多事情少見多怪。
想想心酸:中國的孩子從小學習很辛苦,在校內要排名,下課後要補習,週末還要考級……得到的獎勵卻是少之又少,以至於剛剛跟校長吃了頓飯就被全國人民評論對與不對。其實把各路聲音總結起來,人們無非有幾個疑問或者質疑:錢誰出?公平否?恰當否?以及評判學生優秀與否的標準。這幾個觀點我都贊同,認為他們值得全國的教育工作者好好商榷,甚至來個論壇什麼的。在我看來,校長宴會是件大大的好事,不是太多了,而是太缺了(缺乏的缺,語言這東西)。當然前提是解決以上的幾個疑問,不要滋生腐敗、攀比、暗箱操作、以及狹隘定義等等。
為什麼說中國的教育中缺乏「校長宴會」?其實所謂的校長宴會只是一種形式,他所影射出來的卻是對學生的獎勵和鼓勵機制,以及對學生各種「天才」的開發機制。讓我們稍微窺視一下美國的教育。雖然大多數國人沒有親身經歷過美國的中小學教育,但是坊間普遍達成了「共識」,就連街邊鍛練的大爺大媽都知道「美國的孩子不學習,成天玩!」可是大家死活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些在世界奧數競賽中屢屢敗給中國隊的美國孩子卻頗具創造力,居然沒有把美國玩「頹」呢?關鍵問題就差在這個對「玩」字的理解上。中國的家長和教育者認為背誦學校裡、書本上、考試中的內容才是「學習」,其他的一切都屬於「玩」的範疇,所以中國的孩子為了「學」好,犧牲了「玩」的時間,很多潛力和才能沒有及時被開發出來,大把的情商和智商被浪費掉了;而美國教育認為生活中的點滴都能滲透出孩子的才華,所以美國的孩子在玩耍中發掘並鞏固了自己的各種興趣才能,當這些玩大的孩子成人後則會根據自己的才華按需進入就業市場,發揮自己最大的創造力和價值。美國的學校裡充斥著各類學生社團,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辦不到的。如果我告訴大家一個普通小學校的社團領袖可以獲選到首都華盛頓參加獎勵宴會,全國中學學生會主席年會在夏威夷、舊金山、紐約等地巡迴舉行,大家是覺得這些參加學生社團的小領袖們參與的目的不純呢,還是美國人太慣著孩子了,還是主辦方在作秀呢?換個角度想想,在美國的教育體系裡,任何興趣愛好都受到鼓勵,任何才華都有展示和受到肯定的機會。那些在中國家長眼中看似「不務正業」的孩子,在美國卻有著政府和社會公益資金的資助,成堆的成年人的組織和服務,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掌聲的鼓勵。孩子應該在掌聲和鼓勵聲中成長,全社會都應該共同培育這片土壤!
校長宴會就是一種最簡單最明顯的鼓勵形式。在美國,成績優秀的學生會登上每學期一評的「院長名單(Dean's List)」。在校園中,各類形式的校長宴會更是層出不窮:獎勵少數民族裔優秀學生的,表彰社會公益活動傑出表現的,鼓勵科技發明創造的。美國的學生和家長也為獲選與校長或者其他校領導見面的機會感到驕傲並且重視有佳。所有參加正式宴會的學生(即便是小學生)也會正裝出席,甚至西裝領帶,這是一種禮節。對邀請方的尊重既是對自己的尊重。宴會上也是全套的餐具和杯器,食物並不複雜或者奢侈,但是孩子們高擎著盛有果汁的酒杯互相致意的時候,他們感受到的是成年人般的尊重對待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有些成年人不理解,認為「與校長吃個飯怎麼了?還弄得跟個巴菲特一樣,搞得那麼正式、那麼作秀,看起來都讓人作嘔。」我就想不明白了,怎麼中小學生到個比較正式的餐廳,和校長握握手,穿著筆挺的「校服」,就令人作嘔了?!在孩子們的世界裡,校長班主任老師不就是巴菲特嗎?也許今天的一點鼓勵能夠推動他們明天真正坐上巴菲特的餐桌呢。不同的是,與巴菲特吃頓飯需要花重金買來,與校長吃頓飯卻是靠自己的成績和表現獲得。我倒是覺得後者更高貴些。
咱們辦事不要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校長宴會本身不一定適合在全國推廣,從財力物力人力和人口本身來算都有負擔不起之嫌疑。但是由校長宴會引發的學生獎勵和鼓勵機制,開發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技術,還有堅決貫徹因材施教的理念等思考,是不是應該在社會上唱得更響亮些呢?關於教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