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1-12-28 14:20:00作者:伍萬芳
(網路圖片)
金文,就是出現在「金屬」製品(青銅器)上的文字。這些青銅製品,有的是樂器(稱為「鐘」),有的是禮器(稱為「鼎」),所以這些刻在上面的「金文」也被稱之為「鐘鼎文」。(如上圖右)
可想而知,鑄造一口鐘或一個鼎,需要精工巧匠,要在鐘或鼎上刻字,還要有能書寫的史官,也要有非寫不可的特殊理由。譬如祀典、賜命、征伐、圍獵及契約等等和王公貴族活動有關的大事。這些被銘刻在鐘鼎上的「鐘鼎文」,也被稱為「銘文」。
在許多出土的金文古物中,「散氏盤」就是一件代表作。(如上圖左下)
「散氏盤」又叫做「散盤」,又稱作「矢人盤」。前者系因為銘文中刻有「散氏」字樣而得名,後者系因為作此盤者為矢人,散人和矢人都是周朝天子分封領地後對不同王國人民的稱呼,當時散人和矢人發生土地糾紛,散人向周天子告狀。周天子要矢人賠田地給散人,並且派史官中農到場,看好兩國官員畫地為界,立下誓約,保證不會再犯,並將整件事情,鑄在一個銅盤裡作證,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散氏盤」。
「散氏盤」是一種可以盛水的盥洗用具,盤高有20厘米,直徑50厘米,上面刻有19行,共357字的銘文,整個銘文最後還有落款呢。
金文的年代,大約與甲骨文相當,也都是認識漢字原意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