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邁克華萊士上星期六逝世。享年93歲。美國新聞界普遍對此進行報導,回顧華萊士精彩富爭議的一生。華萊士由於採訪過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和江澤民,因此也為中國官方媒體大量報導。
但是,與這些堆砌大量溢美之詞對死者進行吹捧的報導不同,紐約時報的報導第一句話就說,華萊士在《60分鐘》節目中擔任調查記者時的精彩和臭名昭著使他成為美國最著名的廣播新聞工作者之一。報導對他一生進行肯定的同時並不否認他並非一直受到尊重。
華萊士是美國新聞自由之樹上結出的一顆豐碩果實。他有自己的成長過程。年輕時他喜愛廣播,做過主持人,曾發明瞭伏擊式、表演式採訪,來製造新聞節目吸引眼球。直到1962年,他19歲的兒子在爬山中因故死亡,他經歷痛苦尋子經歷後才立志做一名真正的新聞記者。他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任記者期間表現出色,引起尼克松總統注意,特請他出任新聞秘書一職,但被他婉拒,他表示,給壞消息戴上快樂面具並非他的喜好。
紐約客雜誌的報導說,「華萊士精彩漫長的職業生涯確保了他逝世時受到的尊重,但他真正受到尊敬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某些時候。縱觀其職業生涯,他一直是個受爭議的人物,在似乎無休止職業生涯的頭二十年,《60分鐘》節目是電視網的硬拷貝。」 他任主持人的這一節目誕生了電視新聞雜誌。為提高收視率,他曾與同行搶新聞,他曾說,「地板上會有血。從同行那裡偷故事並非不名譽。」水門事件的發生隨之產生了調查新聞,並使他的《60分鐘》節目名列星期天最高收視率節目之一,在1977年之後的23年中他的節目無與匹敵。
但華萊士的生涯並非一帆風順。1982年《CBS報導》製作一部越戰記錄片《數不清的敵人:越南騙局》,導致曾在越南任美軍指揮官的懷斯特莫蘭德將軍提起了一億兩千萬美元的誹謗罪訟訴。記錄片指懷斯特莫蘭德將軍蓄意篡改對敵人力量估計的戰鬥命令。冷戰後解密文件顯示將軍的高級助手以政治和公關理由堅持敵人只有較小數量,而這一製造出來的數字最後為中情局接受。但記錄片的關鍵人物——一名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分析師在接受採訪的同時還接受了25000美元的顧問費。這部記錄片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接近了真相,但卻是使用了不當手段達到目的的。兩年多後懷斯特莫蘭德將軍撤訴,CBS也蒙受了名譽損失,而華萊士精神幾近崩潰,一度企圖自殺。
另一件令他憤怒的事發生在13年後。在一部揭露菸草公司罔顧消費者安全的記錄片中他採訪一位曾在菸草公司任研究部主任的化學專家。專家告訴他美國許多菸草公司主管在國會作證說尼古丁不會上癮是撒謊。湊巧的是這些主管中有一位是華萊士上司CBS總裁的兒子。華萊士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CBS公司管理層閹割了《60分鐘》一部我剛製作好準備上演的記錄片。」 為此,他曾在這位總裁手下苦熬,直到他離去。
紐約時報在描述華萊士的採訪風格時說,「他行走於虐待狂與求知慾之間的微妙分界線上。」 說,他的成功主要在於他拋出去的問題,而不在於他獲得的答案。1986年,華萊士在中南海採訪了當時任中顧委主任的鄧小平。華萊士直言不諱地稱鄧小平是「中國的第一號領導人物」,在談到臺灣問題時他問鄧小平「臺灣有什麼必要同大陸統一?」針對中國搞改革開放,他問鄧小平,「中國領導提出致富光榮這跟共產主義有什麼關係?」 「這一切同毛澤東的主張都不一樣,毛澤東會怎麼看?」 最後他又問鄧小平在領導人和中顧委主任位置上還會留多長時間。
2000年他在北戴河採訪江澤民時稱江是世界上最後一位共產黨獨裁者,還向江提出了「六四」天安門事件和法輪功的問題。雖然被詰問,同年在香港,江澤民卻拿華萊士教訓香港記者,說華萊士的素質不知比他們高到哪裡,他跟華萊士談笑風生。可見華萊士在他心目中的地位。2001年華萊士還採訪了當時剛在美國出版的《六四真相》一書的作者張良。顯然這些內容都沒有在國內報導華萊士生平中出現。
有一篇國內的報導稱華萊士「也影響了中國的一大批新聞工作者,這其中就包括創辦陽光衛視以及《楊瀾訪談錄》的楊瀾」,但可能覺得兩者實在無可比之處,隨後又說楊瀾追求的是「非新聞的真實性和實踐追蹤式報導。」楊瀾的訪談是無傷大雅的閒聊,除了給名人要人錦上添花,並無一丁點華萊士「勇於追問那些人人想問卻又無人敢問的問題」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