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榮幸有機會來到北京,跟大家分享我的一點經驗。程序表上,這一環節是由海外專家來講解高清的拍攝技巧,如果這個海外專家指的是我,我不敢當。這不是傳統中國人的謙虛慣用語,高清實實在在的是一個新科技,高清的產品、高清的整個製作模式,對創作人員、對技術人員來說,根本上是一個革命。在我的美國經驗中,直到去年為止,如果有誰跟你說自己是這方面的專家,完全瞭解每一個環節,他絕對是騙你的,這是我自己的個人經歷。(2003)
舉個例子,在2000年,Sony的CineAlta產品剛剛出來不久,整個行業談到用高清的產品來拍電影時,大家都很興奮。當時有一家很龐大的美國器材製造商發表聲明,推出一個很便宜的高清非線性編輯系統,可以剪接用24P拍的電影。我當時非常高興,因為要應付我即張開拍的第一部高清電影《午夜曼哈頓》(MANHATTAN MIDNIGHT) 。我就馬上買了這套設備,但發現它有很多問題,我告訴她們的工程師、總設計師所發現的問題,他們說暫時還不能檢查這些問題,因為他們公司裡面根本就沒有Sony的HDW-F500 CineAlta錄像機。
另一個例子,當這個電影拍完以後,要轉換成膠片來作電影院放映,我就聯繫紐約和洛杉磯幾家磁轉膠公司。她們大部分都說自己很有經驗,會做得非常好,叫我儘管拿來母帶做轉膠。我先拿一分鐘的樣片讓一家公司實驗一下,他們反向我借高清錄像機來做,可見她們的經驗有多少,做出來的效果更不用提了。過去一年半,我採用高清系統製作的過程中遇到不少類似的事情。磁轉膠也是直到去年五、六月,經過無數次的實驗,試用不同的配置,不同的Gamma參數,才弄出比較像樣的片子來。這部電影於去年六月出來的時候,後期製作公司非常感謝我們,感謝我們付他錢,讓他們做實驗,給他們完成第一個高清片子的機會。
我的經驗說明瞭什麼呢?科技愈來愈新,所牽涉的範圍又非常廣,沒有一個人能非常透徹地瞭解整個高清科技。實際上,到了今天,高清24P的系統雖然已經出來兩年了,設備還是非常不完善,Sony公司算是能推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設備來完成製作流程,其它公司在設備上、技術上還沒有完全追上,使工作起來更加困難。我覺得很多高清的問題,包括老外所經歷過的問題,都是先從攝像部分出現。去年有一個大規模的好萊塢的電視系列片,嘗試用高清拍攝,僱用了專業水平很高、很有經驗的膠片攝製人員,用的設備很好,但是一開始兩天所拍出來的片子都很暗淡,曝光嚴重不足,頭兩天的片子都泡湯了。這就說明瞭,高清技術掌握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我是拍電影出身的,近五年,我認真地研究錄像的科技和攝像的問題,而且我所投資的設備都是能拍24P逐行掃瞄的攝像機和錄像機系統,所以我今天要講的問題基本上是針對電影工作者、電影創作人員、電視電影或電視劇業務的人,這些經驗可能不通用於新聞攝影、多機廣播車、現場清談節目等製作。
如何獲取高清最高畫面質量
一、曝光問題:
曝光是攝像的基本問題。無論你是用傳統的膠片拍照片、拍電影,用膠片來拍電影還是數字攝錄機來拍電影,又或者是拍數字照片,都要面對曝光這個問題。過去二十年的電影工作中,我大概拍了兩、三百萬英尺的膠片,也就是八、九十萬米左右,對曝光的控制也不敢說絕對掌握。現在使用高清攝像機有另一些曝光的特性,我發現很多人剛開始接觸高清攝像機的時候,都把它當成一個普通的傻瓜機一樣,因為它有自動曝光功能,很多新聞記錄片的攝像師比較喜歡用自動光圈的鏡頭,這種自動光圈的鏡頭所提供的光圈數值,不太能滿足電影、電視劇攝影的需要。原因很簡單,因為機內置的自動光圈系統實際上是一個簡單的反射式測光表,它就像拍照片的近代照相機裡面的反射測光表量度畫面的亮度,給你提供一個平均數值,這個數值會隨畫面內容變化,測光表總不能代替人的思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它提供的光圈數值常常是錯的,不是最好的曝光數值。所謂最好的曝光數值,就是從暗部到亮部,把我們想重現的亮度都能重現,想保留的層次與色彩都能還原,站在攝影的角度來說這是最理想的。反射式測光表如果看到大部分的畫面是黑的、暗的時候,就是說這個環境很暗、很黑,所以就把光圈開大了,相反,對著天空來拍,大部分的畫面都是很明亮的,它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說這個畫面很亮,這個環境非常明亮,所以把光圈縮小了,這是最基本的機械思維。我們拍新聞片的時間非常緊張,最主要是抓住事發當時的情境,沒有時間考慮其它事情,自動曝光是無可厚非,內置測光表是非常好的工具,但是製作電影和電視劇這一類製作比較慎的節目時,反射測光表給你的曝光量可能有偏差。雖然Sony的攝像機已經有所改善,在數字攝像機的幾個型號裡,有不同的敏感部位測光表讓使用者挑選。使用者可以挑選畫面中心一小塊,可以是下半部、上半部或整個畫面來進行測量,提供一個平均值。這是一個進步,是一個補救的方法,但是對我們來說,好處還是不大的。到了HDW-F900高清攝錄一體機出來以後,因為它是針對電影製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光學機械部分精密度更高的高清鏡頭,鏡頭上去掉了電子部分,沒有自動光圈功能,所有曝光量都得靠攝影師自己去決定了。
在這種情況下,曝光的參考工具就剩下示波器、斑馬線、監視器和獨立的手持式測光表。四種工具都各有應用,有時候人們把它們混在一起使用。示波器對很多工程人員來說是絕對重要的,是他們唯一的參考工具。很多時候,工程師都建議我使用示波器,但是在我個人的經驗中,在拍攝電影或電視劇時,示波器給我的幫助不大。如果給攝像機一個灰條,無論是11格或者是9格的,從黑到白的不同灰條,示波器可以幫助我們怎樣達到標準的光圈,比如說百分之一百的IRE,最黑的部分如果按美國的標準0%IRE,這個光圈值就是標準了,示波器只能夠是這樣給我一點點參考。但是如果要拍一個遠景、一個中景、一個有特殊氣氛的夜景、一個黑人、一個白人、一個黃皮膚的人,光圈到底是怎樣才是標準的呢?作為一個創作者,作為一個導演,作為一個攝影師,對某個環境一定有特定的要求,有自己預想的視覺效果,怎樣才能達到這個效果,這是示波器無法給我們提供的。
美國廣播法律中對亮度和彩度有嚴格的規定,如果傳輸圖像超過某一個亮度和彩度的話,會視為非法傳輸信號。示波器和VECTORSCOPE可以分析一個畫面的技術數據,但不能為創作用曝光決定提供多少參考。斑馬線在觀景器顯示畫面中達到某一亮度 (例如70% IRE或100% IRE) 的部位,是個很重要的參考,但對於整個畫面的明暗控制,仍未足夠。有些攝像師在拍夜景的時候,為了達到統一的效果,會使用手持式測光表,可以是普通拍電影時用的入射式測光表,也可以是單點測光表,他們先用示波器把攝像機的敏感度量一下,再轉換成ISO或者是ASA數字來反映敏感度,其做法已有不少人發表過。
Sony 近年生產的數字攝像機的基本敏感度在沒有濾光片的情況下,就是 3200 K 的色溫標準下,大概是320度ISO/ASA到 400度左右。但我個人對這個方法有點保留,因為從技術上考慮,CCD的敏感度會隨著做白平衡以後會有輕微變化,不同的濾光鏡組合、不同的環境會有輕微的變化。連機器開機使用的時間長短,熱量升降變化也會使CCD的敏感度有偏差,所以我覺得這也不是一個最好的方法。我不用測光表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覺得採用高清來拍電影、電視劇是從膠片的束縛中解放,為導演和創作人員帶來了很多彈性,有各種好處。但是,如果我們為了控制曝光,要回到膠片的時代,拿著手提測光表來量度,每一點一點地去量,然後去決定你用什麼光圈的話,我覺得這是一種倒退,是我們沒有把數字制式的工具、科技應用得好。
我個人比較喜歡用監視器,跟大家都熟識的標清工作方法一樣,你可以把攝像機接到監視器上去看你的畫面構圖、亮度、彩度、彩色的還原等。它的好處是你拍的時候,已經預知到你將來所得到效果的90%到95%左右。因為我拍的東西,大部分都轉換成膠片,然後進行放映,其中要經過很多可以出錯漏和變化的工序,所以現場監視器所看到的畫面也不能完全還原。監視器的質量以及本身還原的程度、清晰度、彩度,都跟膠片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監視器裡的畫面和最後在銀幕上放映的拷貝會有偏差。儘管如此,對電影人來說已經是一大驚喜。現場監視器對於拍電視節目的人來說,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但是對於電影工作者來說,過去我們一直用監視系統,畫面都不清晰,有一些甚至是黑白的,所有亮度和反差都是不能準確反映出來。現在,我們從高清得到信號,接到高清的監視器上,就馬上可以準確地看到構圖的全部,基本的反差和色調,整個畫面的氣氛,甚至於對美工、道具和表演的要求,都可以通過24英吋的監視器看到。這對於攝像師來說,也少了一層估計的過程,是非常好的方法。當然,其中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每一次轉換機器角度的時候,要拉一大堆的信號線,工作上雖有不便,但是好處絕對比缺點要多。
在標清時代,監視器的設定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很難找到標準。大概十年前,我開始接觸高清電視,以為這是一個全新的科技,應該是有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一個比較科學的方案,來設定監視器的亮度、彩度、反差等。結果,我的願望並沒有達成。今天我們從模擬標清過渡到數字高清,我們攝像師、導演還是面對著這樣一個沒有絕對標準、沒有絕對參考值的現實,可能在電視臺的控制室裡,廠家派來的專家用昂貴的儀器,可以把監視器設定標準,但是對於拍外景、拿著單機拍攝的人來說,監視器的設定是一門學問,是一個沒辦法完全解決的問題。在目前困難的情況下,基本的技巧是我們通過彩條、灰條,設定一個比較接近正確色調的標準。攝像機上的觀景器是黑白的,如果拍24P圖像的話,圖像轉換成每秒48場隔行掃瞄來顯示,觀景器的閃爍度比我們PAL制式的閃爍度還要大,所以這對攝像師來說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再者,我們也不能從黑白的監視器上看到彩色的效果,所以現場的監視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小最好不要小於20英吋。
二、光學問題:
今天攝像機用的鏡頭幾乎全是變焦鏡頭,而且是高倍率的變焦鏡頭,這是因為電視行業的傳統習慣,當然也有其工作上的實際意義。法國安琴(ANGENIEUX)鏡頭的設計師對我說,設計變焦鏡頭基本上是一個妥協的過程。製作鏡頭時,只能選擇某個焦距或某個距離作出最佳光學糾正,其它範圍就要作相對的犧牲。雖然,今天的HD高清的鏡頭清晰度的線數已經比過去有所提高,但是實際上高倍率變焦鏡頭如16倍、20倍等,嚴格來說影像還是有各種不同程度的變形和其它缺點。最常見的例子如廣角鏡頭,現在流行的9倍、10倍廣角變焦鏡頭,廣角端的桶狀變形非常嚴重。此外,長焦距端光圈會變小,反差及銳度下降也很明顯。在標清的世界裡,這些缺點都會被隱藏起來。高清用的變焦鏡頭產量少,富士、安琴以及佳能公司各只生產了幾款,而且設計是由標清產品延伸過來,質量還未能完全顯示高清的威力。反過來,定焦鏡頭的質量比變焦鏡頭好得多,如果我們打算用高清拍攝電影或電視劇,將來作高倍率放大的話,可以考慮用定焦鏡頭。定焦鏡頭的光圈較大,銳度較高,而且變形糾正較好,耀光控制甚佳,只是涵概範圍固定,不能在拍攝中途變換,當然不適合很多其它類型電視節目製作。目前只有富士和佳能生產這類產品,美國PANAVISION公司也設計了一套給他們改裝的Sony高清攝像機使用的鏡頭,但並不出售。德國ZEISS公司將會於今年NAB發布一套新的、為B4接環高清攝像機而制的定焦鏡頭。此外,法國安琴公司則做了一個轉換器,把35毫米用的電影攝影機鏡頭用在B4接環的攝像機上。
在測距的問題上,我們習慣了標清的方法,就是簡單地把鏡頭推到長焦距處,對一下焦,然後拉開,在取景器或監視器上看一看,沒有問題,就算是對好了,其後主體移動也不會有精密的跟焦操作。今天,我們電視機平均的尺寸是25英吋、29英吋,但是在將來高清的世界裡,我們很容易找到投影機來放映片子,在這樣放大比例的情況下,加上高清本身極為清晰的圖像特點,畫像焦點稍微有一點不準確,觀眾都會看出來,這也是很多製作人說高清拍攝會使成本增加的原因,因為成本增加不單在於設備和器材租金支出,而是在整個製作環境、製作態度等方面,都要嚴謹。對美工、道具、服裝、化妝、頭套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像標清一樣做法。因為所有東西都是清清楚楚地重現出來,所以製作各個環節都要更加認真。當然,高清製作的節目帶來的潛在額外收益是製片人考慮應否投資的最重要因素。
在標清環境看背投射電視、投影機等,但是由於內在基本的結構還是720乘586像素(PAL制式),就是放映的畫面再大,我們也只能看到這麼多數據量,但是到了高清世界是1920乘1080像素,整個圖像的感覺和清晰度都不一樣,光學上的種種缺點都會更明顯地暴露出來。對焦是我們更加要注意的問題,特別是後焦點。它會令操作人帶來不便,甚至出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時,攝影機和鏡頭的 FLANGE FOCAL POINT一經調好,不會輕易出現偏差,就會得到絕對清晰的畫面。可是攝像機的後焦點是會隨著溫度、使用時間有輕微的變化,也可能是因為這種變數,鏡頭廠家提供後焦點調節環,使我們在現場拍攝的過程裡可以調整。在標清的年代,我們每天出發拍攝之前調一下,便可用一天了,因為輕微的偏差是不明顯的,但是高清的觀看環境都是大屏幕的,後焦點的準確性就變成非常關鍵。後焦點可能每三個小時或每半天就要調一次。要注意的是,我們在普通的9英吋、14英吋的監視器上根本看不出來其中的毛病,我建議如果製作環境允許的話,用大一點的監視器。
至於景深的問題,高清攝像機的CCD尺寸比超16毫米底片的尺寸還小,跟35毫米底片的尺寸差距更大,兩者產生的景深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底片」大,成像的畫面大,景深就會淺,相反」底片」小,成像景深就會大,這是一個不能改變的物理定律。這對電視創作人員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用所謂「2/3」英吋CCD 高清攝像機來拍攝電視劇影響不大,景深效果與標清攝像機差不多。但是,在國外比較流行用35毫米膠片拍攝電視系列片,創作人員都不習慣景深大很多的高清畫面。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們就只能用一些補救措施,例如改變光圈的大小和鏡頭的焦距來獲取相近的效果。對於35毫米的攝影機和鏡頭來說,高清的「2/3」英吋CCD的景深大概相差了2 2/3檔光圈。
例子,我們在同樣的距離、用相應的鏡頭焦距拍攝同一大小的畫面,如果電影攝影機用T4光圈,高清就要放大到 T1.6光圈,才能得到相近的景深效果。正因為攝像機本身就比35毫米電影攝影機的景深大很多,其中一個解決方法,就是把光圈開大2 2/3檔,這樣做整個打光的控制要改變,打光亮度要降低。在室外拍攝時要加多一些密度鏡。另外一個補償的方法就是用較長的焦距鏡頭,如果我們用電影攝影機的50mm鏡頭、距離1米拍攝一個特寫,為了要獲得相似的景深效果,現在要把攝像機挪後2 2/3倍的距離,用攝像機的50mm鏡頭拍攝(同焦距的電影鏡頭涵蓋角約是攝像鏡頭的2 2/3倍)。當然我們這樣做,兩者的透視效果會不一樣,這是目前沒有理想的解決辦法中的一個補償方法。德國P+S Technik公司生產了一個轉換器,把普通35毫米電影攝影機鏡頭,轉換到家用DV的攝像機上使用,保留了原鏡頭的景深和透視的效果,將來這個半專業產品的技術如果能改良到高清的攝像機上使用,就可能會突破今天的侷限。
三、燈光問題:
高清和電影膠片的反差已經拉近。如果在一個非常理想的環境裡,大家都操控準確,在敏感度曲線的中間部分,電影膠片和錄像的表現幾乎是一樣的。但電影底片的好處,就是如果有偏差的時候,尤其是曝光過度的時候,電影膠片比錄像的補救幅度和彈性要大。在中間直線部分的時候,高清錄像能夠提供的色彩還原,反差層次非常好,至於在暗部,它提供的層次比大部分的膠片,甚至高速底片還要好、還要明亮和通透,但是在處理高光、高亮度的部分,尤其是曝光過度的時候,整個曲線往上挪時,錄像帶不管是標清還是高清,都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還原的能力頗低。
就我個人的經驗,錄像不管是標清還是高清,尤其是高清,暗部的還原率是非常強的,整個畫面如果犯了錯誤,暗淡了,假如我們拍攝的時候拍了暗一檔或者是兩檔的光圈,通過調色,其還原能力是非常強的。電影膠片如果超過一檔的曝光不足,還原之後就會導致顆粒變粗和灰度提高等惡劣視覺效果。同樣地,高清的畫面曝光過度的話,也會有非常大的問題,亮部就會損耗,而且這個損耗是不能還原的,不像電影膠片一樣,電影膠片是一種模擬的、非線性的東西,感光度與銀粒的堆積不是按直線增進,在亮部處會慢慢變成曲線的變化。在高清中,按所謂」正常」設定,亮度和畫面的光位的層次,基本上就是一個反向的直線變化,即細節量隨曝光量的增加而減少,沒有壓縮能力。所以我強調曝光準確的重要性。也因為這個原因,我用監視器去作為我的曝光參考,暗部和亮部自己去控制。雖然監視器的還原能力還不到百分之一百,但是已經是非常好的出發點,如果我們能夠按照高清的特性,透過調整攝像機內的電子線路把反差控制在一個可以承受的範圍內,高清錄像機記錄下來的圖像,是絕對不會比電影膠片差。
去年11月,我協助電影電視學會 (SMPTE)香港分會和電影攝影師學會(HKSC)做一個高清拍攝工作坊,他們想掌握高清拍攝的基本功,但把燈光的反差控制在對電影膠片最理想的環境下,把高清攝像機和電影攝影機放在同一個位置一起拍攝,高清攝像機內的圖像處理器亦未有適當的調整,得到高清的畫質不如膠片效果好的印象。我覺得這樣的做法不太科學,因為兩種媒體有不同的特性,用來作為創作工具,我們要掌握它的特點,發揮它的長處,如果我們喜歡膠片在8:1光比下的表現,但硬把高清攝像機放在這裡同拍,單單因為它的還原情況跟膠片不一樣,就說它沒有膠片好,缺乏亮部層次。我覺得從亮部、直線部分、暗部去調節燈光或機內電子信號處理器去達到理想的效果,才是比較科學的態度來對待高清或者任何一種新科技。
有關對高清的誤解及其他注意事項
我在國內聽到一個說法,說高清亮度要比較強、曝光比較高,才有比較好的圖像。但如前所說,曝光過度是對高清的一個致命打擊,應小心處理。我也聽過在國內有一個試驗,就是把50i隔行拍攝的圖像播放,然後用逐行格式錄像,這樣就可以把一個隔行節目變成逐行節目,效果是一樣的,我對這個做法有一點保留。隔行拍攝,從性質來說兩場的時間有差距,不可能有逐行拍攝一次過掃瞄的效果,如果影像是有動態的東西,兩場合成一幀的話,影像裡面應該有一點模糊、有一點損耗。如果圖像打算轉為膠片作為電影來放映,或是大屏幕放映,我還是主張使用逐行掃瞄的方法來拍攝。
美國ATSC核准的高清制式有多種,但我比較喜歡1920乘1080制式,因為我的出品主要是在大屏幕投射用的,我覺得在拍攝時就損耗了清晰度有點可惜。當然,設計1280乘720的制式是有原因的,因為它的數據量比較少的話,可以快一點達到60P的拍攝速度,誠然,60P是拍攝體育節目一個非常好的制式。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高清16:9寬銀幕畫面和標清的4:3畫面會作同時廣播,也會帶出很多新的創作和後期製作問題。在後期製作方面,我們今天面對寬銀幕的電影或其它電視節目,如果是兩個人在同一畫面裡對話,當高清構圖很好時,標清上只看到每個人臉的一部分,這個問題如何來解決?是不是所有節目都要拍兩個版本呢?現場直播是不是需要兩個攝影師、兩個導演,兩套攝像機?另外,還有字幕問題,16:9的美工概念跟4:3的概念很不一樣,如果想省事少做一套的話,是不是乾脆集中在4:3的畫面內呢?那麼在高清畫面上的字幕就不會很好看;相反,遷就高清後,把左右都切掉一點做標清播出,效果也不會很好;那麼現場播映是不是要做兩套字幕?動作片的鏡頭要有力量感,所以我們把鏡頭推得很近、很大,如果高清推到夠大,在標清裡可能會切掉一部分,在標清裡推得很大、很有力,可能在高清裡就會有很多虛的地方。還有,剪輯喜劇時演員的出入鏡框的時間,演員做反應的時間,以至於拍攝體育運動節目時攝像機擺放位置等等,都會因為高清和標清同時廣播,出現這種16:9與4:3的問題。這些都是將來在4:3廣播沒有完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我們同業還要面對的問題。中國的情況還比較好,因為國內的電視觀眾比較接受寬銀幕節目以上下加黑條的方法在4:3的電視機上展示,不像北美洲觀眾對「信箱」這種畫面那麼反感。
如何用CINEALTA系統重現電影膠片的視覺效果
人們都希望通過高清這個比較方便的工具,去模仿電影膠片的效果。人們試驗過不同的方法,例如加濾光片,在軟體上下工夫,希望通過軟體生成,加顆粒和拷貝花損的視覺效果,把高光部分延伸,把暗部壓縮做成膠片的感覺。這樣做,一部九十分鐘的電影可能要三、四個星期才能完成,不太實際。我們知道,從數字時代開始,攝像機菜單就已經有一個繪圖(PAINT)的菜單。裡面有幾個選項,可以讓我們把畫面的感覺,變成比較接近膠片的效果。當然,如果我們打算把完成的節目轉換成膠片的話,膠片顆粒的問題根本不需要擔心,轉成膠片的時候,本身就帶有顆粒。
我先談談膠片的視覺效果。歐美創作人對電影有特殊的敬意,很想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仍獲得膠片的視覺效果。膠片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什麼叫做「膠片的視覺效果」?很多時候,這只是一種感覺,沒有人能夠完全界定視覺上,什麼叫膠片,什麼叫錄像,沒有一個絕對的定義,但是我們又能看出來哪是膠片拍的,哪是錄像的。如果用科學一點的方法描述兩種畫面有什麼不同,在圖像的表面清晰度方面,膠片比較柔和一點,漸變的過程比較柔順,層次比較豐滿一點,高光部分保留的層次比較豐富,低光度、暗部分層次會壓縮一點。所以,我們就朝著這個方向,對高光、直線部分到暗部分的GAMMA值等選項加以控制、調節攝像機內的數字圖像處理線路,令攝像機對光的反應,對圖像的還原效果比較接近膠片的特性。
Sony高清攝像機的五個菜單裡,PAINT比較重要。例如HDW-F900里PAINT的第一頁第一項是FLARE,把因光從三棱鏡到CCD過程中產生反射而導致影像模糊或變灰的現象壓抑,激活後能像膠片一樣獲得較純的黑位。下一項是GAMMA,主要是控制直線部分的反應,GAMMA值要是降低一點,彩色的濃度就會加強一點。BLK GAMMA主要是控制暗部的顏色和層次,這是電影膠片所無法做到的。另一重要工具是KNEE,控制及延伸高光位。WHT CLIP讓我們控制最高、最亮的部分,主要針對廣播訊號亮度的法律問題亮度的控制。今天,我們拍電影的人歡迎多一點亮部的層次。有了這三項的獨立控制,就會達到近似膠片的效果。DETAIL指輪廓,是為電視畫面生產增強信號的電子線路,使你感覺增加一點虛假的銳利度,對電影工業絕對不適合。最後一項,MATRIX是很重要的參數低線。
我提供一些資料給大家作為起步點,再按個人喜好作進一步調整。如果我們想拍膠片的感覺,首先要把DETAIL關掉,它完全是一種虛假的電子增益,把亮度和暗度兩個反差很大的色塊,中間加一個線框,令我們視覺上覺得更清晰。我們轉為膠片時不希望有虛假的增強效果,如果在拍的時候不放進去,後期製作時仍可以加入,但是一旦加進了母帶、而且加過量了,後期製作就無法將之完全拿走了。就像我一直強調的,錄像曝光不足,還可以通過調光、調色部分糾正過來,但是曝光過度了,所有的亮部層次都抹掉了,無法恢復過來。SKIN DTL是一個有趣的線路,通過它,我們可以選擇三種不同的顏色,控制某一種顏色的銳利度,對拍演員或受訪問者,這是一個有用的工具。你所拍的環境都不變,艷麗的程度都不變,只是你選擇人的皮膚膚色,或者是其它任何你指定的顏色變成比較柔和順眼。
我的習慣是拍不同的電影,不同的場景,都會按實際創意有不同的參數,所以沒有一個絕對的數值。一般來說,在第一頁,我建議開啟FLARE、GAMMA、BLK GAMMA、KNEE和MATRIX,關掉DETAIL、LEVEL DEPEND和SKIN DETAIL。第二頁VIDEO LEVEL可以把MASTER GAMMA調到負25,其它為0。在GAMMA的頁上,我們一般設定為負25,這也是Sony公司廠家預設的數字,0.45是比較適合拍電影,因為0.45是根據 ITU-709這個標準來設定的,這是國際公認的高清色度標準,日後做磁轉膠時色彩會比較準確。TABLE習慣用5號。下一頁的BLK GAMMA,我們把RANGE設定為 15%,下面的Y LEVEL則可設定在15,RANGE是25%,並不動LOW KEY菜單。再下一頁的KNEE是控制高光的部分,非常重要。第一項的POINT是控制從哪一點開始,從哪一個亮度開始,把高光部分的直線開始扭曲、壓縮,一般從負10開始。SLOPE是扭曲的比例,我建議用負20左右。WHT CLIP的RGB都設定在11。這是我個人的意見,不是絕對的標準,但應該是個不錯的出發點,從這裡大家再慢慢調節,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參數值(畫面效果)。
關掉DETAIL不用,並把DETAIL的 KNEE APERATURE菜單關掉,SKIN DTL菜單關掉USER MATRIX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打開,PRESET也要打開,選項為ITU-709,暫時把USER MATRIX和MULTI MATRIX關掉。這個機器出廠的時候應該是預設為SMPTE-240M,現已不合時宜,應以ITU-709代替,這是我們拿到新機器的時候要注意的。提一下快門速度的問題,用HDW-F900攝錄一體機時,如果我們設定每秒 23.98楨來拍攝電影,或用24P時,要打開快門,選擇1/48秒,不打開快門速度時,是1/24秒,拍攝出來的動態會和電影不一樣,必須注意,但好處就好像電影攝影機的角度開大了,給你多一檔的光圈相似,在一個非常暗的環境裡,你需額外的一檔光圈時,十分有用。
高清在美國已經發展好幾年了,但是年初的時候,我們還擔心高清的廣播會夭折。原因有很多,諸如市場和經濟因素。因為廣播電視界不願意播放高清節目,觀眾也因此不願意買高清電視機,沒有高清電視機,廣告商就認為沒有觀眾看高清節目,所以也不願意多投錢做高清節目,這樣幾乎扼殺了廣播電視高清生存的可能性。這一年的變化非常大,突然間高清紅火起來,這是基於各方面的因素,是一個連鎖的反映。首先,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國FCC(聯邦通信委員會,相當於國內的廣電總局)大力推動高清的廣播業務,建立了新的標準,並規定未來幾年的電視機要帶高清機頂盒接收器,這樣高清廣播的氣氛就烘托起來了。從製作人的角度,《星球大戰》推出後,又有好幾部高清電視片相繼推出。製作成本大大降低,效果非常好,所以突然間高清就紅火起來了。據非正式統計,會有44部黃金時段的電視劇採用高清設備拍攝,其中有一些可能到最後不會播放,但是總的趨勢是急劇向上的。
我們過去以為採用高清技術來做電影是為了獨立製片人省錢的一個方法,是一個代用品,後來發現連大的片場都已經開始用這項科技了,最新的一部是《間諜小子-2》,這種趨勢發展非常快。在這大半年裡高清電影在美國非常紅火,歐洲的情況也是這樣。歐洲沒有高清廣播制式,沒有廣播標準,但是歐洲的製片人都認識到高清製作的優勢,紛紛改用24P的格式來拍攝。
與國內的情況不同,美國的製片人覺得用高清能省錢。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黃金時段的節目大部分是用35毫米膠片來拍,從這個意義來說,改用高清,確實在生產成本、拍攝成本方面省了很多資金。同時,更大的好處是製作時間大大縮短了。因為用了高清拍攝,我們已經不需要等洗印廠洗底片,不需要印成毛片,或者通過膠轉磁的過程變成磁帶,然後剪接,最後還要套聲音。理論上來說,用高清拍攝一面拍,一面可以剪接,馬上可以從錄像機輸入到計算機裡面去,當然這樣說有點誇張,在現實中可以做到上午拍,下午剪,而且是帶著聲音的。電視片不需要做現場的電影放映,所以不需要擔心轉成膠片的成本和工藝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從監視器上面看到是怎麼樣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將來的成品。對150萬美元一集的電視片來說,改用高清就省了很多資金,這是美國製片人採用新科技的一個原因。歐洲雖然沒有開始高清廣播,很多節目仍然是用數字BETACAM,BETACAM的來拍的,但是由於高清的成本已經開始降低,並且目前只有高清提供24P逐行掃瞄的格式,而它是一個國際承認的交換節目標準,他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契機,也漸漸開始使用。由於現在高清拍攝成本已經接近標清成本,很多記錄片、電視劇、少部分電影都是用它來拍攝,他在美國和歐洲正在蓬勃發展。
高清電影製作的工藝流程
先講一下高清製作的工藝流程,這跟拍攝電視劇沒有太大的區別,關鍵在於後期,最大的不同是要不要做成膠片來放映。拍攝的程序,燈光、效果要根據每一個製作組自己的要求,如果覺得你追求的是電影感、膠片感的效果,燈光方面恐怕也不能像拍錄像的方法一樣簡單,會跟電影或者傳統的電影膠片的拍攝基本差不多。很多時候,廣告宣傳會帶來一個誤解,認為用高清拍攝會省錢,拍得很快,可以用很少的燈光,但這與現實並不相符。用高清省了膠片的錢,省了洗印的錢,膠轉磁的錢,套台詞的錢,後面套底片的錢,翻正和翻底的錢,但是從燈光的數量,從工作人員隊伍,燈光組、攝影組的數量來說不見得會特別少,特別省。如果產生這個誤解的話。如果用高清拍後期用數字BETACAM製作,成本比較低的電視節目的拍攝方式也是可以的,但是就不能追求廣告或電影拍攝那種比較細膩的燈光效果。燈光的數目基本上差不多,同一個攝影師的風格,假如拍電影膠片用20個燈,拍高清恐怕也要18、19個燈來。但是由於高清的敏感度、靈敏度,對暗部的反應比較好的緣故,燈可能會小一點,,不需要同樣大小的燈光來做補光。高清攝像機的成像器件對某種顏色的燈光,對某種角度照過來的燈的反應跟膠片不一樣,可以用小一點型號的燈。如果要做同樣的效果,要在同一個地方放燈,燈不會少,不會因為用了高清可以少打一半的燈,因為這樣出來的效果不一樣。這是我個人和其他攝影師的一些理解。
製作人員也有同樣的情況,用高清拍攝不見得攝影隊人會減少很多,比如在美國可能是少了一個裝片的和打板的第二助理之類的人。但是同時,要考慮到由於目前的高清攝像機的取景器是黑白的,不是看得很清楚,攝影師、攝影指導能發揮的最大作用是站在監視器前面,與導演一起研究鏡頭,指揮燈光師和助理把機器架起來,布好燈光。拍攝的過程中,如果看著攝像機的觀景器,黑白的圖像有時候看不清楚,燈光效果是否最好,演員的表演是否最好,機器運動和演員走位的搭配是否最理想,都不會看得很清楚。所以理想的環境是需要一個掌機的人,其他什麼都不管,就是搖機器,這方面可能會加多一個人。攝影師、攝影指導兼顧掌機也可以,但效果並不好。
作為製片人,在新技術環境之下,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考慮問題:第一,成本。如果不需要轉成膠片的話,成本一定是相對降得很多,如果原來準備用膠片拍,只是要效果,而不需要重新轉換成膠片的話。如果將來打算用膠片拷貝,在電影院放映的話,就考慮成本,從前期節省的資金是否補貼了後期製作的成本。不知道國內的價格是怎樣的,在美國平均一個九十分鐘的片子,好一點的設備的話,平均價格是7萬美元。成本的節省就看原來投放在電影膠片的總成本衡量一下到底有沒有降低。製片人、監製除了看錢以外,還要看科技給大家帶來的可能性。由於用了高清設備,我們拍攝的過程不一定加快,在速度問題上,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拍高清會快了,跟拍錄像帶一樣,在某些意義上是快了,不用經常換膠片,只是五十分鐘的一盤帶子,成本是65美元左右,非常好。但是,我剛才說了,需要燈光、需要排練,需要跟攝影機走位,所有這些都不能省。把攝影機架起來的過程,要拉一堆線,連接監視器,過去獨立的錄音機不用了,直接錄到了錄像機去,就如同數字BETACAM的拍攝方法,又要拉一堆線。實際上不見得一定會很快,但我們覺得更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做特技的時候,今天通過這個方式做特技,成本會降低,速度會加快,從高清帶子直接採進電腦,馬上編輯,之後就可以馬上出片子,這樣會快許多。到目前為止我看過四部高清的電影,一部是《星球大戰之二》,第二部是《午夜曼哈頓》,第三部《間諜小子之二》,還有一部法國驚險片《VIDOCQ》。除了《午夜曼哈頓》以外,其它都是利用高清科技的都是特技方面的影片。
就導演而言,最大得好處是不用換磁帶,換膠片,不用打斷演員的情緒,可以多拍而不需擔心和膠片相關的成本。更大的好處是能看到監視器,今天的技術已經達到監視器顯示的基本上是將來得到效果的90%或95%,如果是直接播出用的,不打算轉膠片的話,是95%,如果打算轉成膠片的話,有90%的準確度,從色彩、對比度、亮度等等方面來考慮,都是非常好的。現場馬上和攝影師進行溝通,可以跟美工溝通,這裡太亮,那裡太暗,這裡太空,那裡太虛,可以跟副導演和道具馬上溝通。真正做到IT界所說的「所見即所得」,幾乎是這樣,很方便溝通,也不用事後來補救,或者猜測。攝影師告訴你,這個鏡頭拍出來,一定很暗,氣氛一定很好,但是你不知道,這「氣氛」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直到影片洗印出來才能看到效果,這是最大的進步,對很多導演來說這是最大的吸引力。至於膠片與錄像帶的比較,我帶了兩個片子,一個是我沒開拍以前做的一個實驗,兩種拷貝片不同的效果,我們一會兒先放片子,看一下高清的帶子沒有經過校色處理的,做出來的影片,大家可以看一下校色前後的區別,另外是《午夜曼哈頓》的片花,是經過大量的校色處理,盡量模仿電影膠片出來的效果,我們看看這個片子,大家可以有比較,高清是怎麼樣,膠片是怎麼樣。這是兩年前做的片子,可能今天做出來的效果會比當時更好。
逐行掃瞄與隔行掃瞄
簡單介紹一下逐行掃瞄和隔行掃瞄的區別,哪一類節目內容比較適合哪種方式。這是Sony美國公司提供的一些資料。
逐行掃瞄與隔行掃瞄的應用
逐行掃瞄 隔行掃瞄
電視電影
現場演出
電視片
體育節目新聞雜誌
黃金時段情景喜劇
現實生活特別節目
獨立電影
自然風光歷史素材
小連續劇
肥皂劇
記錄片
美國的電視電影就是為電視而拍的,不一定合乎中國的國情。中國的情況不一樣,大家比較多採用數字BETACAM來拍電視電影和電視片,所以也許高清對你們的吸引力可能不大。但是對於美國常用膠片來拍的人,高清的好處對他們十分有利,尤其是電視片。電視片跟國內的連續劇不一樣,每個星期只播放一集,46分鐘,主要人物是相同的,但是故事是獨立的,傳統來說都是膠片拍攝的。黃金時段的情景喜劇也是用膠片拍的,還有獨立電影,就是幾百萬美金,投資較小的電影。我個人的意見認為從50萬到幾百萬美元的電影,高清對它的幫助和節省是最顯著的。如果是兩三千萬美元的電影,就不在意節省了。這是經濟上的節省,創作上的節省是一定的。小的連續劇就是小電視片,美國有一些四集、六集的連續劇,好一點的記錄片以前都是用膠片拍攝,現在都用高清了。24P的格式,好處是全球共同承認的一種節目交換的方式,比如歐洲人過去用50i的數字BETACAM拍的片子,不好交換,拿到美國去賣,變成N制的,轉制式時圖像質量的損耗太大,現在如果用24P的格式來交換的話,就非常容易,就好像電影膠片轉換成磁帶的效果一樣。
高清錄像工程師的重要性和任務
剛才我提到攝影組人手的安排,美國有一個新的製作模式,就是加了一個高清錄像工程師在現場,這個人的任務非常繁重,而且只有到了高清設備才會用到的一個人,在國內的情況恐怕有一些不一樣。這樣的人工資通常很高,應為受過培訓的人不多,很難找。如果真的要使用這個人,成本會增加,這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就高清錄像工程師的任務可能會變成攝影師或者由攝製組、攝影助理、租器材的公司、後期公司大家合起來分擔這個角色。美國分工比較細,攝影師要兼顧創作部分,燈光部分,需要懂一點數字圖像的制式,其他都可以交代給一個錄像工程師來做。但是,在小規模、低成本的環境下,在國內,在國外沒有培訓那麼多錄像工程師的情況下,今天新一代的攝影指導需要重新定位、重新學習,就好像我自己一樣,重新來掌握錄像的科技、數字的技術。高清工程師或者高清電影攝影師面對的問題很多,這是過去膠片拍攝時代所沒有的。過去我們掌握了膠片的性能、光學、化學特性就可以完成你的任務,燈光效果做得好,創意方面有自己的風格就可以了。今天要掌握這個機器,把高清攝影機掌握得好的話,恐怕從片子沒有拍之前就要定下來,首先要定格式,是24P還是23.976P,這個問題國內人不關心,因為國內標清是用50i的制式,美國很關心,因為只有從23.976拍出來的東西,在今天的技術中才能下變換成N制的圖像來做離線編輯。
光學濾光片與軟體濾光片
我們拍電影的時候,會準備濾光鏡,這在數字時代有新的衝擊。今天要考慮新的攝影機到底是用光學的濾光鏡效果好,還是用電子的濾光鏡效果更好,再新一點,後期的濾光鏡每天都在不斷發展,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今天我講話以後,明天又有新的東西。我講話沒有講稿,就是因為我一直把我的講題研究到昨天晚上,看看有沒有最新的東西加上去。我們發現科技的變化,數字時代,不光是高清,數字電影,還包括其他後期的工作的工藝流程,連柔焦鏡,平面攝影中上面的插件,已經很多能夠用進電影電視裡面了。到底哪一個給你最好的效果,從經濟利益來說是最好的效果,從技術角度來說是最好的效果。如果今天加了玻璃的濾光鏡、光學的濾光鏡,可能以後調不回來了,就柔焦鏡來說,傳統拍電影,加一個黑幕或者是其他五六種的濾光鏡,是在鏡頭前面加呢,還是在攝像機的電路上加呢?攝像機已經帶有一部分這樣的效果了,還是在後期加呢?這個已經不是很新鮮了,過去Da vinci就可以做這樣的事情了,現在連家用的電腦都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了。顏色的操控也是這樣的,可以加濾光鏡在鏡頭前面,把畫面變成橙色的、夕陽西下、或者藍色的,我們在過去加一個濾光鏡,整個畫面就變成彩色的了,數字科技允許進行局部的調色。如果還不滿意,可以後期來做,把這個工藝流程推後的好處就是可以恢復,光學的濾光鏡恢復的機會不大,而且信號已經受損了,在攝像機上加的話,也是錄到磁帶上面了,推到後期做,通過Da vinci做,還是家裡的電腦做,做的話會增加多少成本,掌握一個平衡。掌握了這個平衡,就需要你對科技從頭到尾的瞭解。過去的工作比較好干,今天的工作比較複雜,原有的電影技術全要掌握,電影語言的知識也要掌握,電子、數字完全不能代替人的創意,只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地方令你混淆、混亂,令你想的更多,可能性更多。在原有的基礎上,還要不斷提升,不斷掌握新的格式和新的經驗。所以我覺得,攝影師的任務已經跟過去不同。
剛才講過。高清剛剛流行的時候,電影人都建議用光學濾光片,盡量減少用攝像機帶的濾光片,這樣質量會好一些,穩定度高一些,事實是否是這樣,有待於大家研究。今天面對著更大的可能性,就是軟體濾光鏡,從校色的角度,從效果的角度,不一定用光學的濾光片,都有簡單、成本低的軟體達到這樣的效果,所以拍攝的時候是不是還是堅持用光學濾光鏡,或者是機身上面的濾光片呢?有待於大家探索。
電影人在數字時代的新機遇與挑戰
我剛才說到工程師的作用,是在條件不許可的情況下,交給攝影助理來分配,攝影助理怎麼測試一個攝像機好不好呢?攝影助理需要重新學習。今天拍電影常用一兩個變焦鏡頭,一套定焦鏡頭,高清的環境原來不太理想,跟任何產品一樣,開始的時候沒有足夠的器材可以用,今天越來越多了,這方面知識也需要不斷更新,開始的時候只有變焦鏡頭,然後大家看到高清的可能性,生產了幾個在原有錄像鏡頭基礎下變出來的電影專用的鏡頭,就是光學特性沒改,還是用攝像機的高清鏡頭,外殼改了,齒輪改了,方便我們加調焦的功能,加伺服器變焦,方便了刻度讀出和精密性。經過兩年的發展,我們有了四套、五套定焦鏡頭供大家選用。今天我們重新比較定焦鏡頭有什麼好處,變焦鏡頭有什麼好處。籌備拍攝的時候是從成本考慮,今天的定焦鏡頭非常昂貴,租金也是相當貴。變焦鏡頭的缺點在哪裡?能不能接受?就以《午夜曼哈頓》來說,兩年前拍攝的,當時什麼器材都沒有,只能拿一套不太完美的鏡頭來拍,一會兒大家會看到它的缺點,今天如果重新拍的話,很多工具會改變,很多事情會好辦,效果也會不一樣,會重做很多事情,今天要演示的不是它的成功,是看一下如果再做的話怎麼樣重新弄。今天比較幸福了,最起碼器材方面,佳能出了一套,富士出了一套,蔡司出了一套,蔡司的效果是最好的,Panavision有專用的鏡頭,只能連著它的機器一起用,效果宣稱是最好的,《星球大戰》用的是它的東西。還有一個代用品,安琴的專用的接環,把原有的電影鏡頭,35毫米的鏡頭改變光學程序,加到B4的節環裡面,用在攝像機上,這是一個代用品。但是接環成本太貴,而且成像是倒轉過來的,這樣要生產一塊電子放大器重新反相一次,反相之後,可能會產生很大的熱量,很多工藝和技術的問題都需要大家瞭解。
新時代攝影師的任務和角色是不一樣的。在現場要選擇,一方面要研究鏡頭怎麼運用,同時要考慮調參數,達到膠片的效果,在現實的環境中,以前我們事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要在攝像機中看,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還要轉成膠片試試看,整個過程可變的因素太多,在你的操控之下,把很多變數降低,每一個實驗都掌握得很準確,磁轉膠的機器有不同的科技,不同的參數,用什麼底片來做磁轉膠是一個因素,而且磁轉膠轉成以後,用正片來印又是一個因素,我剛好做了一個實驗,兩個正片效果是不一樣的。
我的經驗比較痛苦,走得太快,兩年前什麼都沒有,做的經驗比較少。攝像機一出來,我就買了。我留意高清科技大概十年的時間了。兩年前,24P設備剛出來我就去買,因為我覺得這個產品比較成熟了,可以投資。當時有一個片子要拍,原來是打算用35毫米的,我說考慮用高清,導演認為很過癮,因為看到了很清晰的圖像,跟我們常用的設備相差很多,清晰度、彩色度都無法相比,導演非常高興,監製非常願意試,但他說我投資三百萬美金,怎麼說也要看一看成片是什麼樣子的。這樣我們馬上開始做,我拿了攝像機,也不知道怎麼做,也不知道怎麼拍,Sony派了工程師給我做介紹,花了一天的時間,最起碼把最基本的程序搞定,然後拍,然後拿磁帶交給一個公司做,這個公司剛剛買了一個激光的磁轉膠機器,他說還沒有搞好參數,但是如果你要用的話,就給你。你能否把錄像機借我一下,他們連錄像機都沒有,我就把我的機器抬過去,就轉一分鐘。印片也不知道用什麼片來印,隨便他們亂搞,搞了一大堆以後,兩三天以後我們去放映間看,一看以後,監製和導演馬上起身走了,說不要拍了,還是拍膠片,因為大家沒有掌握這個工藝,攝像機沒有設定好,磁轉膠的機器沒有設定好,大家沒有磨合,應該用什麼樣的伽瑪值來搞,用什麼底片,正片來做這個片子;灰濛濛一片,沒有黑的地方,沒有白的地方,慘不忍睹,我差點就丟掉這樁生意。幾天以後,我跟索尼的工程師再談,那時候產品太新,沒有其他人在用,別人有一點建議我們就採用了。於是,我們重新拍了兩分鐘,交給另外一家。他們磁轉膠的歷史比較長,用CRT的磁轉膠的機器,掌握的時間比較長,過去從標清轉膠片已經做的不錯,就成了今天的一會兒要看的第二次測試片子,是否很理想呢?也不是,最起碼把導演和監製留住了,感覺這個科技還不成熟,還需要發展,一面拍一面研究。整個片子拍完了,從高清合成完了以後,經過了三四個月不斷磨合,做成最後的片花和整個片子,整個片子出來不是每一版都完美,還要不斷修改。當時沒有經驗的時候,是需要不斷磨合。作為攝影師和導演,還是要試不同的東西,如果大膽嘗試新的技術,要做更多的試驗,不是光拿著人家的經驗來用,要找出自己的出路。
因為數字技術發展的緣故,整個角色都不一樣了。磁帶拍完了,就今天的科技來說,還是下變換到標清進行離線編輯,再拿EDL套高清的片子,今天高清的非線性已經成熟了,對編也可以,因為電影大部分經離線編輯的,這樣都可以。拿著聲音做好的帶子交給膠轉磁的公司,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非常有利於電影工作者的工序,就是校色,如果大家有做膠轉磁的經驗的話,就不需要我多講。今天Da Vinci也好,其他軟體也好,做到校色的這一部分,是過去電影不可想像的,過去拍電影和膠片只能在紅綠藍某一個顏色裡調整,要麼是全畫面來調,要麼是亮一點,暗一點。一旦運用了數字科技,高清製作環境裡面,可以調的範圍非常寬,非常大,可以選擇性地調整,選擇某一個色來改變,改變某一個密度,某一個亮度,可以整個改變,可以局部改變。改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家看看廣告的膠轉磁和MTV的效果就可以明白了,這是過去電影所不可想像的。
數字中間片
既然今天講數字電影,我也不想過多停留在高清話題上。電影界,最起碼在好萊塢有一個新的趨勢已經開始實行了,經濟上能不能普及,將來能不能推開呢?這一點還不知道,要看發展趨勢。就是數字的中間反轉片,什麼意思呢?今天大家拍底片,把底片全部轉成數據電腦文件,在文件裡處理,編輯、配音,在文件中進行校色、多層次的合成,各種特技,成本相當貴。硬碟的存儲量要求非常大,不是每一個獨立製片人所能承受的。我們要看趨勢,美國的大片已經開始這樣做了。就是我剛才說的可能性,特技的可能性,剪輯的方便性,但是校色這一塊,特技的好處非常大,最後在電腦數字環境中完成電影,再從文件轉換成為膠片。由於是文件,色彩的帶寬完整;原來是膠片輸入進去的,彩色的帶寬比較寬,是一個不壓縮的過程,校色的過程非常方便,寬容度非常大,就等同於有膠片一樣,就等於用膠片進行膠轉磁一樣,這個趨勢肯定要發展,但是有多少人支付這個費用是一個問題。完成影片,用電腦文件變成膠片,肯定是傳統的工藝在清晰度和透亮度方面不能相比擬的,底片轉成正片,然後又轉成反轉底片,才印成拷貝,這樣的圖像質量就差得多了。
無論怎麼說,作為監製,作為導演,特別是攝影師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我剛才說數字反轉片的科技趨勢和工藝流程,如果用了16毫米拍攝,轉換成高清,然後變成35毫米,這也是一個可能性,效果如何,留待大家探索和試驗,或者是16毫米拍變成電腦文件,然後變成35毫米拷貝出去放映,都是有可能性的。但是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攝影師,新時代的電影人對這方面的科技不能完全不懂,需要進一步瞭解。
轉成膠片為目的的高清攝像機「最佳」設置
下面講我們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怎麼用高清攝像機做到像底片和膠片的效果,伽瑪是怎麼一回事,留待王亞明先生跟大家交流,他可以從技術角度、工程角度跟大家介紹伽瑪的用處;我講的是從用戶的角度,不是工程師的角度。這是Sony一份半內部的文件中的簡單介紹。
我們回到剛才的題目,新的科技發展了,我們需要的知識和經驗更多,過去我們拍電影就拍,就上電影院,回來就膠轉磁,賣錄像帶,做DVD。今天要求不一樣了,到底拍的東西,將來最大可能性是做廣播還是磁轉膠,或者是數字影院,大屏幕投影,數字影院用哪一個品牌投影機,用哪一種技術,是DLP的還是其他的都可能就影響到你的設定。但是無法照顧這麼多設定,這一關就留待Da Vinci和校色那一關的工作人員來把握。
不同應用的攝像機設置
廣播用 磁轉膠用
最低色彩校正 中立比色法
中度輪廓增強
調低GAMMA值
純黑調 調低拐點
黑GAMMA上調
大屏幕數字投影,應該有什麼樣的伽瑪值和什麼樣的參數效果才是最好的,把原來的創意保留,都有不同的方式。美國的攝影師提出很多意見,新的工作流程中提出讓他們參與後期工作,讓他們有權掌握最後節目或者影片在不同的環境播映、放映的視覺效果到底應該是怎樣的,要求有這個權力來參與創作。很多老片子,經過十五、二十年以後重新發行,可能經過修改,可能經過彌補,整個過程沒有攝影師的參與,交給另外一些人來掌握,色彩、對比度、亮度都會改變,因為是另外一個人的心意。所以攝影師希望盡量爭取參與這個過程,自己掌握最後的視覺效果。
在投影上面的調整都是簡單的做法。根據Sony一份文件,如果是廣播用,不希望大家用太多的校色,最低色彩校正、中度輪廓增強電路、盡量把黑色保留。如果是磁轉膠用,用中立比色法、調低伽瑪值、調低拐點、黑伽瑪上調(數字上調,其實是壓下去的意思)。在攝像機中可以操控增強膠片感的地方,主要就是在PAINT菜單裡面。第一頁是STATUS,這些純粹是參考值,不是一定要這樣做才會像膠片,純粹是個人的喜好。黑伽瑪要開,拐點要開,WHITE CLIP要開,輪廓增強要關掉,SKIN DETAIL基本關掉,MATRIX要打開。FLARE是一種電子線路,在鏡頭裡面來避免雜散光的,把攝像機裡的雜散光壓掉,盡量把色彩保持較黑的一個電子線路,所以我們建議打開,把高光壓掉。黑伽瑪是管暗部反映的曲線,如果從膠片的角度來考慮,就是用暗部的曲線,就是趾部。拐點是最重要的一環,拐點是如何把高清或者錄像盡量接近膠片的效果的重要一環。今天說高清,用電視技術拍攝,可能沒有膠片好,什麼原因呢?我們一般是認為有關高光、高亮度部分太過直線,太過線性,超過一點,就把畫面洗掉了,全白了,沒有層次和內容了。膠片不一樣,膠片是非線性的,最起碼在肩部是非線性的,很多光落在膠片上面,膠片還可以保留它的相對的一些層次,這不是線性的,不是多一點光密度就增加很多,密度再增加就全白了,不是這樣的,是慢慢地變很多光進來,慢慢變,變成多一點層次。我們希望通過更改拐點,把高光部分,非常亮的部分壓下來。IRE是NTSC制式的單位,百分之百的IRE就是純白,錄像帶無法記錄的部分。通過這個電路,就可以改變拐點,最起碼把超過10%的高亮部分壓下來,壓到錄像帶可以記錄的範圍。所以希望通過改變拐點,高清的科技比較接近膠片。VIDEO LEVEL,我們建議伽瑪值降低20%,每一項可以調紅綠藍三個顏色,如果需要每一項都要壓下去的話,可以獨立,但是實際生活中需要不大,而且要非常小心,如果過頭的話改不回去。伽瑪菜單,紅綠藍三個顏色,如果改變的話,會強調某一個顏色,有點像攝影機裡面的校色,是否這樣做是按自己的意願,留到後面做比較保險,攝影機提供這個可能性。純粹追求電影感的話,只是把MASTER GRMMA調低就可以了。電影的膠片在暗部的反映不太敏感,到了暗部層次就慢慢消失了,為了模仿電影的感覺,我們把黑伽瑪壓縮,MASTER值應該是25左右。這個是靠通過看監視器來判斷。LOW SAT KEY這一塊沒有太大的用途,除非你有很奇怪的想法,因為它主要是改變暗部的色彩,很多時候我們是想追求純黑的時候,不會碰到這個,所以關掉。下面是拐點,POINT就是拐點發生的位置,SLOPE是壓的程度,WHITE CLIP用於限制信號亮度,可以把它提高。轉膠片不用面對合法不合法的問題,不需要關心電視界關心的問題,他們要彩色、亮度是否是合法的,也可能會超亮度,超標,我們可以不管,所以可以把亮度提高,把高光位,高亮度的層次再增加一點。DETAIL,剛才說到輪廓增強,這是電視的一種電子線路效果,在高反差的位置,給你一條白線或者黑線,視覺上就會感覺好像是銳利一點、清晰一點。但這對於磁轉膠是非常不利的,這個用得多的話,就好像有一點虛假,前景的人物或主體就好像貼在背景的剪貼圖案,所以建議大家盡量少用,甚至不用,把它關掉。如果看看失敗的經驗,可以看剛才說的電影《間諜小子之二》,就是用高清的攝像機來拍的,但是估計它用了太多的輪廓增強,看上去很多畫面是剪貼的人物在後面,也可能是後期的摳像做的不好,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實現「膠片感」的參考設定
STATUS
FLARE: ON
GAMMA: ON
BLACK GAMMA: ON
KNEE: ON
WHITE CLIP: ON
DETAIL: OFF
LEVEL DEPEND: OFF
SKIN DETAIL: OFF
MATRIX: ON
VIDEO LEVEL MENU
R G B M
WHITE 0 0 0 0
BLACK 0 0 0 0
FLARE 0 0 0 0
GAMMA 0 0 0 -20
V.MODE 0 0 0 0
FLARE: ON
V.MOD: ON
TEST: OFF
GAMMA MENU
R G B M
LEVEL: 0 0 0 -25
COARSE: 0.45
TABLE: STANDARD 5
GAMMA: ON
TEST: OFF
BLACK GAMMA MENU
R G B M
LEVEL: 0 0 0 0
RANGE: 15%
Y: OFF
LEVEL: 15
RANGE: 30%
TEST: OFF
LOW SAT KEY
R G B M
LEVEL: 0 0 0 0
BLACK CLIP: 0 0 0 0
OFF
TEST: OFF
KNEE
R G B M
POINT: 0 0 0 -10
SLOPE: 0 0 0 20
WHITE CLIP: 0 0 0 40
KNEE: ON
KNEE SAT: ON
WHITE CLIP: ON
TEST: OFF ABS
DETAIL
M WHT BLK
LEVEL: 0 0 0
LIMITER: 0 0 0
CRISPEN: 0
H/V RATIO: 0
FREQ: 0
DETAIL: OFF
LEVEL DEP: OFF
DETAIL 2
KNEE APERTURE: 0
OFF
SKIN DETAIL
SKIN DTL: OFF
SKIN GATE: OFF
USER MATRIX
MATRIX: ON
PRESET: ON
PRESET: ITU-709
USER MATRIX: OFF
MULTI MATRIX: OFF
MULTI MATRIX
MATRIX: ON
PRESET: ON
PRESET: ITU-709
USER MATRIX: OFF
MULTI MATRIX: OFF
SHUTTER
ECS: ON
1/48
S-EVS: OFF
SKIN DETAIL是Sony公司一個很有趣的科技,可以讓你用這個攝影機拍選擇一到三種顏色,改變每一種顏色的柔化的程度,而不影響全部畫面的所有其他顏色。比如說,有兩個主角,一個黑人,一個白人,把鏡頭推上去,你覺得兩個人的皮膚太粗糙了,需要柔化一點,再推近一些,選擇兩個人的皮膚,確定柔化多少。其他的背景、佈景都不會改變,只是皮膚改變。這個不一定完全關掉,需要用的話可以打開試試看。我還是建議大家用得輕一點,不要用過了頭,用過了頭就回不去了。當你拿到這個機器以後,裡面有一個彩色矩陣,我拿到機器的時候比較早期,還是日本的高清標準,是SMPTE—240的標準。現在國際標準應該是ITU—709。最起碼從這裡開始,跟其他的設備的配置和交換會比較準確,建議大家回去檢查一下,最起碼要設定在ITU—709。MULIT MATRIX不一定要關掉,它的作用USER MATRIX是紅綠藍三個顏色,可以獨立增強、改變。攝像機裡面的校正,如果不知道出來的效果怎麼樣,不要碰。如果你認為以後沒有錢做校色,這個戲出來以後就直接做磁轉膠的話,可以試試看。USER MATRIX打開以後,是要改變紅綠藍三種顏色。MULIT MATRIX打開以後,讓你改變16個顏色,每一個局部顏色可以調整22.5度角範圍,技術上多少是22.5度角,你自己試試看,我不是Da Vinci高手,也不知道是多少。關於快門速度,如果大家拍24P,廠方的建議,行業的基本是用1/48,把快門打開,才可以調到1/48秒。如果不打開的話,速度是1/30。
剛才給大家的數字是一個起步點,可以在上面再按自己的要求來做。關鍵在於,做高清的拍攝或者錄像拍攝有它的好處,在監視器上基本上可以看到你要求的東西。我最大的困難是監視器標準的定位問題,攝影師、攝像師要懂得最基本的設定高清監視器或者任何錄像監視器的方法,具體做法我不說了,Sony公司可以提供這方面的培訓。既然要依靠這個作為你的校色的標準,首先第一步就把自己的參考的工具做好,裡面有一個固定的程序非常簡單,非常重要,把它校正,用眼睛來校正是否是絕對標準呢?也不是。再精密一點,廠方有一個探測器放在屏幕上,通過屏幕射出來的光來校。如果沒有錢,暫時不要談這個。首先用人的眼睛來校正。如果條件允許,用大一點的監視器,可以有1920×1080的解析度,小一點的監視器,彩色畫面問題不大,銳度差一點,我的解決方法是拿一個放大鏡,把每一個像素放大看。如果要看到全部的解析度還是建議盡量大的監視器。攝影師,攝影助理要面對的還有很多問題,今天不能全講,比如後焦距的調整,這是電影工作者會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基於很多傳統技術留下來的侷限,今天的高清也好、標清也好,鏡頭有一個調整後焦距這一環,後焦距調不好,鏡頭拉遠了,廣角的時候會虛,這一點在標清看得不是很清晰,因為標清不是很清晰,但如果是高清的話情況就比較嚴重,看得非常清楚,最討厭的地方還是後焦點會隨著溫度變化,後焦點會不一樣。跟膠片電影攝影機不一樣,精密度是保證了基本上後焦點在生產鏡頭的時候定好了,以後不用動,但是高清不是這麼一回事,大家要非常注意後焦點的問題。有一個誤解,或者說神話,一部分人認為高清是2/3」CCD的,景深非常大,搞得我們創作的時候感覺從前到後都非常清晰,所以就不太注意調焦。雖然景深大了,但是焦距還是需要非常準確,將來拿到大屏幕上來放,虛的地方還是能顯示出來。焦點的調節這一環是不能忽略的。
時間有限,我先講到這裡,先放一下高清版的片子,這是一個測試,拍攝的時候燈光沒有什麼特別的調校。
(放映磁轉膠測試片)
首先是高清版,沒有經過特別的處理,只是設定到ITU—709,比第一個測試要準確。
這是24P拍的,現在是錄像機放的,通過BARCO的投影機,23.976的,放映機變成48i的。以我的經驗來說,1080×1920解析度,清晰度是沒有問題,足以應付大屏幕放映的要求,各位可以自己判斷。
從這個測試來看,高清放映比膠片放映的銳度要高。高清是F900拍的。大家覺得剛才兩種正片哪一種比較喜歡呢?我個人比較喜歡前面第一種,第一種的黑位的濃度比較強,灰度比較低,但是我最喜歡還是高清放映,清晰度比較高,色彩也比較準,還是有差距,高清和轉成膠片的還是有差距的。層次上,膠片損失了一些,尤其是暗部。第一種正片是柯達的Premier,第二種是柯達的2383。
剛才的設定有兩種不同的用途,如果已經搞到像膠片了,然後再過一次膠片,我覺得可能暗部的層次會壓縮得太厲害,已經壓了一次,然後又變成膠片,又壓一次,因為膠片本身就是壓縮,暗部的地方層次就缺少了,可能就需要有兩套的校色的標準。如果打算電視廣播的,就壓成這個樣子,人家看上去就像一個膠片拍的,可能看不出來是什麼。等一會兒看看片花,這是刻意壓縮了,大量的彩色校正,或者是彩色校歪,那個看起來更像膠片。如果打算轉成膠片的話,是不是彩色校正的過程不要做得那麼多?甚至於攝像機的設定應該怎麼樣,這是一個課題,大家日後用攝影機的時候可以繼續研究。
1080P與720P
下面談一下新一代的攝影機,松下720P的產品出來了,可能多一個選擇,到底應該用1080P的設備,還是用720P的產品,談一下1080P與720P高清格式比較。現在市面上能用的高清攝像機除了Sony的F900,逐行24P,記錄圖像的高清攝像機還有松下的DVCPRO HD的720P。這兩個機器最大的區別是解析度,一個是國際標準的1920×1080,松下的是1280×720像素。就表示垂直和水平的解析度都要比Sony的低,總的像素,一個是200萬多一點,一個是100萬不到。每一個像素體積都要比Sony的大,理論上來說,解析度非常低,可以說只有一半少一點,但是有好處,好處是像素大的時候敏感,感光度比較好。但我們作為電影工作者不太關心敏感度,多給我一檔光圈,少給我一檔光圈問題不大,因為我們都是要打光的,靠現場光拍攝錄像的工作方式不太適合我們故事片的創作。所以我們反正都要打光,今天打光的燈具已經這麼成熟,有這麼多的器材可以用,敏感度多一檔,少一檔不是很重要。Sony的高清攝像機,F900,24P的格式下,1/48秒的快門速度下,如果定在3200K的白平衡的話,敏感度是ASA或者ISO 320,就等於320度的膠片。松下的敏感度高一檔或者不到一檔。我們關心的是解析度和清晰度,到底清晰度有多大的區別。很抱歉,我沒有看過松下的攝影機轉成膠片的效果。投影就看得比較多,有很多展覽會、演示會,上個月的BIRTV也展示了他們投影的效果。在監視器上,在投影機上看作為廣播用途的話問題不大,很難看出區別來。這個表裡面是幾個數據,帶寬、碼率都是公認的數據。壓縮比就有爭議,人們比較同意的壓縮比,Sony是4.4:1,松下是6.7:1,碼率縮減是7:1和9.94:1。從數據上來看,松下的明顯比Sony的差一點。但如果從監視器上看,不見得有什麼特別的問題。
1080P與720P高清格式比較
索尼HDCAM 松下DVCPRO HD
解析度 1920x1080 1280x720
碼率 144MBPS 100MBPS
帶寬 24MHz 21MHz
壓縮比 4.4:1 6.7:1
碼率縮減 7:1 9.94:1
色彩深度 3:1:1 (16.5:6.5:6.5) 4:2:2
應用範圍
高檔後期和廣播業務
廣播業務
35mm膠片代用品 16mm膠片代用品
特點
高圖像質量
稍高的色彩深度
垂直解析度高於DVCPRO HD 可變速拍攝率
有所謂膠片GAMMA
有一個參考,當時盧卡斯拍《星球大戰之二》的時候是用Sony的攝像機,1080P的,但是拍的是寬銀幕,是2.35:1的。高清的寬高比是16:9,等於1.78:1,裁成2.35:1的,上下要裁一點,《星球大戰》最後磁轉膠成寬銀幕電影,用了整個畫面的800條線左右。在訪問後期工作人員的文章中也提到,Sony的機器解析度很高,他們只用800線的基礎上再放大一點,做後期的過程。比如不滿意每一個鏡頭的構圖,感覺可以再放大一點,可以放大20-30%。從這個思路來說,是不是表示松下的格式也可以接受呢?但是《星球大戰之二》的有些做法非常過分,也可以說是數字電影科技給大家的自由。過分到什麼程度呢?比如兩個人對話,拍的時候,是中景,拍的時候沒有問題,拍完了,導演感覺講話的節奏不好,不夠緊密,在數字的環境下還可以再搞,過去的電影中就無法再搞了,因為是一個中景。它把畫面按照某一條線切開,把另外一半畫面挪前、挪後,合成一張新的畫面,這樣可以把講台詞的節奏感進行改動。720P是一個比較廉價的,低成本的產品,我自己個人感覺我還是比較希望能達到最高的質量,比較信任1080P的效果,如果看到720P轉膠片的以後可能會改變我的看法,暫時沒有其他數據的情況下,我對Sony的1080P比較有信心。
高清拍攝的調速問題
松下這個機器有兩個優勢是Sony沒有的,可以從每秒4幀調到每秒60幀。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首先兩種圖像可以在後期混在一起,有一些後期的設備可以兼容不同解析度的檔案文件,可以在同一個剪接線上做。某一部分要調速的話,可以用松下的機器來拍,或者膠片的機器來拍,通過膠轉磁轉成高清的畫面,但是這些都不太實際。我們用Sony的機器,主要是在後期,有兩方法,第一,攝影機本身可以拍30幀的逐行,這是一個非常小的慢鏡頭,意義不大。但是在沒有更好的方法下,也是一種方法,每秒可以給你六張畫面的解決方案。還有一種是用60i的方式來拍,拍完以後,把每一場取出來,然後把場加上像素變成1幀,可以變成每秒60幀的慢鏡頭。這樣做的缺點就是每1幀的垂直解析度低一點,因為我們實在沒有真正的1080線,每一次只是拿一半的,另外一半是補上去的,是假的,所以解析度受損,但是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Sony的後期編輯系統Xpri用簡單的步驟可以做到把1幀的兩場分開,變成獨立的1幀,也就是60場變成60幀的方法。
另外最普遍的做加速或減速的方法,最傳統的是錄像的放帶子的過程中放快一點,放慢一點,是傳統的對編的方法來做調速。效果一般,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壞,比一些非線性系統做得效果還可以接受。一些高端的剪接軟體,他們用軟體做的變速,已經做得非常之流暢,過程非常好。比如拍24P,變成48幀,加一倍的話甚至於加一個不是倍數的,加成36幀,加成47幀,或者反過來變成21幀,拍動作片常用的那個速度,已經做得非常流暢。關鍵是這種解決方案,必須承認,跟原來用膠片、用電影攝影機拍攝的慢鏡頭是不一樣的,某些情況基本是可以亂真的。比如只是把動作減慢,減慢的過程由於軟體的成熟,動態已經很柔滑,這一幀圖像手在這裡,那一幀圖像手在那裡,中間要加兩幀的話,不會降低解析度,整個動作的過程也非常柔滑,非常順。但是解決不了一個問題,如果太高速,太慢速,為的是要在同一個時間裏多錄一些素材和資料,比如拍一個爆炸的場面拍150幀/秒,我以前拍過一場戲,爆破電視機,用每秒100幀來拍,從完好無缺的電視機,到支離破碎,過程只有4幀,如果用高清每妙24幀拍攝的話,就連這4幀的變化都看不到了。如果真的要看這種變化,這就不是軟體或者是通過放機的調速可以改變的。一定拍的時候拍多幀,時間上的解析度的提高是無法代替的。
電影伽瑪
松下最近提出一套新的伽瑪值,電影膠片的伽瑪值,我也沒有機會看到沒有這套伽瑪值以前什麼樣子,加了伽瑪值以後是什麼樣子。我覺得從目前,做CCD的工藝裡面還是有相當大的侷限,這一套膠片伽瑪值的升級,是否純粹是一套軟體的升級,還是在CCD侷限,在錄像科技的限制之下搞一些小的變化,就好像我們剛才搞的拐點、伽瑪一樣。有一樣非常有趣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有沒有拿索尼這部機器的使用手冊?打開裡面的伽瑪值,裡面有幾個預設的數據,有一欄是6,沒有註明是什麼,在機器上面沒有註明,在小冊子上是用白紙貼住的,我拿它在燈下面照,上面寫著:膠片123456,在菜單上面是空白的一行。是不是表示Sony原來預設好膠片伽瑪值,後來又覺得預設的想法不太好,所以決定去掉?可能Sony的攝像機有類似的功能,只是沒有預設為膠片伽瑪值,留待用戶通過拐點、伽瑪、黑伽瑪來設置。
D6500K的用途
HDW-F900攝像機裡面有幾個功能,大家可以用得上。有一個D5600K,這個可以打開,可以關掉。我過去忽略了,最近因為籌備這個講座,我重新看了一次。我過去拍攝是從電影的思路出發,你給我一個最原始的設定,沒有濾光片是3200K的,是所謂的燈光片,我拿這個來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大家都說不要用Sony機器裡面的濾光片,用光學的濾光片,比如設定3200K,就是AB兩檔,要拍日光的東西,就加一個85的濾光片,這是傳統的思路。我有時候沒有時間這麼做,條件不允許的話,就用他們的C和D檔的濾光片,這也是一個解決方案,是錄像工作者很常用的手法。最近看到D5600K開關,就算在AB檔,原來是燈光的白平衡的情況下,打開的話,馬上就會變成日光的白平衡。有什麼好處呢?Sony說,如果這樣拍,會得到較好的信噪比,對圖像有好處。但作為攝影師得好處還有一點,如果打開這個功能的話,沒有影響敏感度、感光度,感光度還是保持在3200K時一樣,這是最高感光度的一檔,如果改成C、D濾光片,4300K,或者5600K,6300K,感光度會降低,真正裡面是有一個濾光片插在前面的。如果用電子信號,就可以達到同樣的感光度,但是有日光的白平衡,這是作為攝影師的一個好處,你需要多一點點的敏感度的話,這個就可以提供,大家日後用可以參考,對比一下,是否真正有比較低的噪波,使圖像有改進。
快門速度
HDW-F900拍電影時有一個電子快門設置,不打開的時候是1/30秒左右。我想提出一些新的設想,從拿到攝影機的頭一天Sony就告訴我,要拍電影就設定成1/48秒,就像電影攝影機了。後來讓我有一個挑戰1/48秒的思考,我的第一個測試,根本沒有設定成1/48秒,就拍了磁轉膠測試片,從動態感覺的效果來說不太壞。第二,日後在拍攝過程中,實在亮度不夠,我不想推增益,打到3dB還好,到6dB的話明顯看到了噪波。我沒有辦法了,就關掉快門,在Sony來說,關掉快門就是還原成原來的樣子,明顯多了一檔的光圈,雖然不是1/24秒,還是多了一檔光圈。關掉,拿去磁轉膠,某幾個鏡頭看了以後,不覺得圖像有什麼特別的拖尾,特別的虛。所以提供這一點,讓大家參考,如果真是光線亮度不夠的話,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不一定要用1/48秒的快門,原來的快門速度也可以臨時用一下,可以增加一檔光圈,這是非常之有利的。
電子快門裡面有一個很好用的東西,叫CLEAR SCAN,我們最常用的是用來調節電視機或計算機顯示器的閃爍頻率,在PAL制式國家,拍電視劇問題不大,場景裡面有電視機的話,因為是每秒25幀,錄像機用每秒25幀來拍的話,可以消掉它的滾動。用電影攝影機每秒24幀來拍,因為不同步的緣故,會看到畫面閃爍,很不自然,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會看到顯示器會閃爍。電子快門可以調速,調成一個頻率,跟顯示器的頻率是同步的,每一台電腦的板卡、VGA的卡的表現不一樣,設定不一樣,你就可以利用這個快門,消掉這個閃爍比較自然一些。但是有問題要注意,這樣拍,畫面裡面不能有動的東西,攝影機也不能橫搖,是一個有侷限的用法。一旦用了CLEAR SCAN的快門來調,裡面的人物不能動,攝影機不能橫搖,可以拍遠景,中景,不大搖動和運動就沒有問題,監視器和顯示器上面的圖像非常清晰。如果你的戲裡麵人要動,機器要動,就不能用這個電子快門。如果動的話,圖像就斷裂,人的身體擺動不同步。
24P或25P的問題
中國是一個PAL制的國家,有沒有考慮用25P來拍攝呢?在整個長度的控制上,或者是作為電視用的話,影片的長度的控制就不會改變了。我們用24P,主要是針對電影膠片、磁轉膠,轉換以後放映,一幀的高清轉換成一幀的膠片,非常同步。從N制60幀變成24幀非常難看,24幀轉成24幀就非常好。如果銀幕放映的話,24P沒有問題,24P放到PAL制的節目中,一般的做法是運行速度快一幀,每秒運行25幀,整個片子短了4%,聲音高了4%,聲音可以通過處理器把音頻調低一些,可以補救,但是速度快了4%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如果有需要的話,如果你的片子將來只是在電視機播出的話,可以考慮25P的設定,絕對保證聲音和速度是同步的,日後在電視廣播中播出的時候不會短了或者長了。
HD SDI與SDTI
下面談談HD SDI與Sony獨有的SDTI的傳輸。我們往往以為面對數字的傳輸是絕對的克隆,從一版拷到另一版,事實上無論是數字BETACAM,還是D5,都不是絕對的克隆,這個過程中HD SDI的傳輸,或者是SDI的傳輸,裡面都有一個壓縮和解壓縮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比較拷貝的損耗和謬誤。用示波器來看的話第三,四版就可以看出,如果是長期搞後期工作的人的眼睛,大概到第五六版可以看出。普通人要到第十版以後才能看到。HD SDI或者SDI傳輸數據,從一個帶子拷到一個帶子,不是克隆的觀念,是解壓,重新壓縮的觀念,這個過程中會出錯,會增加失真。大家做後期的時候,任何一種制式都是壓縮的觀念,不是簡單的傳輸。工藝流程後期製作部分,怎麼拍,拍了以後要做多少工序的事情,要剪接還是要加什麼特技,最後控制在三版裡面,質量就會得到保證。同時,還有另外一個解決方案,Sony有一個SDTI的傳輸,是真正的數據流的傳輸,從一個帶子傳到另外一個帶子,或者傳到一個硬碟裡面,理論上,這個傳輸不會損耗,全部要是Sony自己的配置才能有這個好處,把HDCAM自己的加壓解壓的程序建立在裡面,所以能夠進行編輯。從這個渠道去交流,從帶子到硬碟,從硬碟回到帶子,均無損耗,或者是兩臺高清的錄放機都有SDTI的板卡,可以用數據流的方式來真正克隆一次。這是質量保證的一個方法。
監視器的使用問題
監視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導演,尤其是攝影師,今天控制一個高清圖像的拍攝,尤其是亮度、色度,最好的工具,雖然有非常多的麻煩和困難,還是一個圖像的監視器。我們處在一個過渡期,從膠片過渡到數字和磁帶。電影攝影師習慣用測光表,所以就有人花心思測量攝像機的敏感度有多少,比如算出來是320,300左右,但這是非常不穩定的數據。不穩定有幾個原因,第一,我們的測光表是按膠片的敏感度,膠片對光的反映來建立的一個標準。對紅綠藍三中顏色的標準,基於膠片特性,把膠片感紅光、綠光、藍光,放在不同的層次平衡三種顏色。測光表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所以量度的是基於膠片的特性。CCD的反映是相反的,一個是對紅光敏感,一個是對藍光特別敏感,所以測光表對我們今天設定的320度不一定能代表,這還不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很多工作過程裡面,因為熱的反應和機器老化的緣故,因為很多其他因素,例如,因為我們要搞白平衡會完全改變機器的敏感度。如果用3200K的A和B的濾光鏡,如果變成C和D的濾光鏡敏感度會降低。如果不改,保持3200K,用B的濾光鏡,但光源是3800K,經過白平衡,敏感度跟白平衡之前不一樣了,所以測光標的參考作用不大。另外一個最準確的工具是示波器,看到現在進來的亮度到達多少個電平,用N制來計算是多少,百分之多少的IRE,從0到110。這個標準是讓你看到最亮部分有沒有超標,中間部分有沒有太黑,擠在一起看不出層次來了。對於創作人員來說,沒有多大的好處。真正能幫助我的還是圖像的監視器,圖像的監視器很困難,因為不同尺寸的圖像監視器亮度不一樣,監視器觀看的環境對判斷理由很大的影響。我們眼睛對顏色不停地調校,不停的改變,怎麼樣定一個標準看監視器還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希望日後Sony提供一個方案給大家定一個標準,這個產品要在什麼環境下看,小一點的型號亮度高,大屏幕的話亮度很低,但是顏色準確,解析度高。儘管有各種問題,我還是比較相信監視器,如果設定準確,判斷打光,亮度、色彩,90%左右可以按照監視器給你的感覺來進行。
高清下變換時的輪廓補償問題
高清拍完以後,很多時候因為工作需要,不能在高清的環境做後期或者看帶子,都會下轉換成標清。在F500裡面,下轉換的過程中可能會無意之中增強了輪廓信號,Sony有一份參考材料,下變換的時候,如果輪廓增強線路會令摳像工作程序非常困難,所以如果下變換的時候,希望注意一下這幾項的設定,盡量中立化,不要加強。下變換,我用的環境是N制的,在PAL制裡面有沒有這個問題,大家跟王亞明先生研究。
HDCAM下變換參考設定 (HDW-F500)
754 ASPECT RATIO
766 PAN & SCAN
767 DETAIL GAIN: 18
768 DETAIL LIMITER: 21
769 CRISPEN: PRE
770 LEVEL DEPEND: PRE
771 DETAIL FREQUENCE: 4.6
772 H/V RATIO: PRE
773 GAMMA: -15
注意增加輪廓補償會令摳像效果顯得不自然。
未來高清科技發展的幾個趨勢
l CMOS與 CCD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成像器件,專業的,業餘的,都是建立於CCD的基礎上,直到最近開始有一個改變。我們對CCD不滿意,CCD裡面有拖尾的問題,有記錄紅綠籃三色圖像的問題,不能讓圖像最清晰,還是有馬賽克。還有其他各種噪波,不能達到電影膠片的效果。但我看到,在未來一段日子裡面,就會有新的科技發展。首先,CMOS是用過去不受人重視的一種成像器件的科技,過去表現不好,成本低,沒有什麼人用,因為各方面都有問題,尤其是傳輸速度有困難。今天已經不是這樣了,經過改良已經把CCD上面很多的問題解決了,而且達到了1920×1080左右的解像度,可以提供每秒30幀逐行拍攝,或者60i隔行拍攝的可能性。看來CMOS會在未來一段日子裡取代CCD,圖像質量將會進一步提高。
l Quad HDTV 成像器件
從電影的角度看,用慣了35毫米的攝影機的人,有一個問題解決不了,就是景深的問題,因為現在用的攝像機就是2/3英吋的小晶片。光學鏡頭在這個基礎上,所給我們的景深非常大,大概是35毫米膠片的兩倍半左右。這就表示要達到同樣的景深效果,同距離,同樣的裁剪大小尺寸,景深前後的效果跟膠片一樣,要開大兩檔半的光圈。這是物理上沒有辦法解決的,沒有辦法拉近的一個問題,不管是用Panavision的鏡頭,用富士的鏡頭,用松下的攝像機,無論什麼樣的搭配,物理的定律是不能改變的。我們電影人員習慣了35毫米的光學系統,習慣了那種鏡頭感覺,希望前後很虛,要模仿這種效果就得把攝影機挪後,用長焦距拍同樣的畫面,或者光圈開大兩檔半,我們平常拍電影的時候用T1.9光圈或T2.0光圈的感覺,哪裡還有兩檔半的光圈開呢?所以現在高清用的定焦鏡頭特意在這方面下功夫,針對美國和歐洲市場非常成功,因為歐洲、美國傳統老一套的攝影觀念還是停留在T4光圈、T3.2光圈左右,最好的、最理想的拍攝環境,甚至T4.5光圈左右的拍攝環境,光圈開得很小。新一代做出來的,蔡司、佳能、富士的定焦鏡頭,針對光圈全開的情況下,解析度很高,變形率很低,這是跟傳統的光學設計不一樣的。我們以前用的鏡頭,膠片用的鏡頭光圈在中間的位置,T5.6,T8左右是最理想的,現在新一代是全開,T1.9的時候,光學糾正最好。在某種意義上,接近了電影的景深效果。
現在新一代的CMOS的晶片出來了,一家叫PVS的公司跟JVC合作的,設計生產了一種CMOS叫 Quad HDTV的成像器件。Quad就是四倍的意思,這塊CMOS的成像器件,水平解析度是1920像素的兩倍,即3840像素。垂直是1080像素的兩倍,變為2160像素。四倍的成像器件不光是解析度方面達到4K文件的水平,而且成像器的面積也大了四倍。他的設計不是把830萬的像素擠在2/3英吋的晶片裡面,就好像今天的數碼相機,每三個月就有四百萬、五百萬、六百萬象素的新的產品出來,都是擠壓在同一個大小的成像器件裡面,Quad HDTV的CMOS成像器件的面積是28毫米×16毫米左右,相當於四塊2/3寸CCD的大小。我們知道35毫米電影的片幅大概是24毫米×16毫米。也就是說,Quad HDTV比電影片幅還要大一點,如果能用35毫米電影攝影機鏡頭拍攝的話,景深的問題就能解決了。今天我們剛剛看過1080已經這麼厲害,如果是4K的文件,2000多線的垂直解析度,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圖像質量會是怎樣。
l Foveon X3技術
有一個叫Foveon的公司生產了一個CMOS,是普通數碼照相機裡用的一個器件,具有革命性。不像過去數碼照相機裡用的CCD,紅綠藍像素排列在一個平面上的三個位置來讀取色彩,每一次三種顏色進去,白光進去,由不同位置的紅綠藍三個像素讀取三種顏色的光線,每一個像素讀一種顏色。新的革命性在於,它的概念跟膠片非常接近,像素是垂直排列的,第一層記錄紅光,第二層記錄綠光,第三層記錄藍光,垂直射入一個白光,只有一個點,三個像素在垂直方向上只有一個點,用「×3」表示解析度是傳統像機的三倍,現在他做的300萬象素CMOS,等於人家做900萬象素的效果。由於這樣設計比較接近膠片,所以解決了馬賽克的問題,解決了虛的問題,或者像素色彩溢出的問題,傳統CCD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這個設計的概念很厲害,將來如果幾個技術合併起來,就很了不起。
l Viper數字電影碼流記錄技術
湯姆遜公司即將生產的攝像機提出了新的概念,今天攝像機出來的碼率、信號、素材非常豐富,最起碼達到每秒2Gbps的信息量,我們只是記錄了幾百Mbps的信息量,不到五分之一,攝像機部分攝取的信息遠遠超過了記錄部分所能記錄的信息。今天說高清沒有膠片的圖像質量好,是因為我們看到技術上HDCAM,,D5,DVCPROHD都還是一個壓縮的技術,不能記錄攝像機輸出的所有東西,從模擬的世界轉換成數字的世界,轉換中的很多素材無法記錄。Viper的攝像機概念就是把原素材從RGB,不經過任何處理的原素材,模擬世界的光度、亮度,通過兩條HD-SDI的通道,記錄到硬碟裡面。現在的技術是經過壓縮處理以後記錄到磁帶,經過磁帶就是一種壓縮了,有損耗。可以把所有原素材記錄到硬碟。這個設計雖然使用時有所不便,但是提供了一個可能性,由於不經過處理,不經過壓縮,我們電影人所謂動態範圍、寬容度就提高到11檔以上的光圈,比過去停留在10檔或者以下的錄像機的侷限又提高了一檔半,尤其適合做後期,做摳像,做特技,藍背景、綠背景的工作。日後怎麼發展還不知道,今天總不能拖著一個硬碟出去拍電影,但是思路是非常了不起的。REDONE
從這幾個角度來看,高清未來的發展非常光明,膠片被取代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可能有一點悲哀。我們用眼睛來判斷,今天可以做到這樣,明天能做到什麼樣子呢?
l HD-D5攝錄一體機/新HDW-F900攝像機/ Xpri 新硬體和軟體
HD-D5是帶寬壓縮比較小的格式,據說也即將可以做出扛在肩上的攝錄一體機了,又提高了一步。有傳聞說,Sony的HDCAM又有新的革新出來,壓縮比較HD-D5更要低一些,記錄圖像的能力更強。Sony的攝像機又有一個改變,可能會用到單一的,大尺寸的CCD,接環與電影鏡頭相同,可直接使用電影鏡頭,那就是針對電影界的一個產品,什麼時候出來不好說,今天有Sony公司的人在就不班門弄斧了。後期產品Sony的Xpri,硬體有提高,軟體請了Discreet的專家來改寫,我看過的演示已經又進了一步了。整個高清發展的形勢,從器材和科技來說是越來越成熟了。我們作為電影人怎麼用,那是我們自己的事了。
放映《午夜曼哈頓》片花。先看膠片拷貝,再放HD CAM版本作為比較。謝謝各位!另:《墨西哥往事》是HDTV的900拍攝的,具體轉膠後的效果以及景深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可參考該片。
来源:現代電視技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