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每年花幾十億美元讓外國人免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挾帶私貨。(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孔子學院已在106個國家的350多個教育機構落戶,中小學孔子課堂發展更快,現已達到500多個。自2004年底馬里蘭大學作為美國第一家高校與中國南開大學合作建立孔子學院以來,至今美國已有81所孔子學院和300多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其中127個為孔子學院下設的課堂。
官方以金錢為後盾、在全球強力推廣孔子學院的做法終於遭到了美國的抵制。根據美國國務院5月17日發布的公告,目前在該國持有J—1簽證的孔子學院中國教師將不得不於6月30日離境。美方稱不會為他們續簽簽證;如果他們願意,可回到中國再申辦適當的交流項目簽證。公告聲稱:「目前,國務院正在審查孔子學院的學術資質……孔子學院必須申請美國的認證,才能在其所在大學開展教學。」之所以需要美國認證,是為了確保教育符合併保持相關既定標準。
孔子學院在美國出現麻煩,表面看來有兩個原因:一、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大都持J—1簽證,這是一種非移民簽證,簽發給來美國參加美國國務院批准的「交流訪問者計畫」的各類外籍人士。換言之,中國教師從事的工作與持有的簽證目的不符,即從交流訪問變為實質性的工作。其二、由於孔子學院大都依附於高等教育機構並延伸到中小學課堂,而高等教育機構和中小學的教學需要認證,孔子學院則缺少了這一環節。
上述問題的存在其實由來已久,孔子學院在美國校園內已有近10年時間,之前美國默不作聲,為何現在才突然叫停呢?其實與孔子學院教學的名不副實有關,也反映了美國內心深處的困惑。這種困惑是中方以漢語教學為載體來宣揚其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則與美國傳統的價值觀產生衝突。今年3月28日,美國國會外交事務監督與調查專門委員會就「中國公共外交代價」舉行聽證會時,國會眾議員達納·羅爾巴克爾就指責中國通過私營媒體和公共教育「進行宣傳」。
為何強大的美國會對中國的宣傳產生恐懼呢?眾所周知,中小學生是價值觀處於構建的時候,他們對善惡美醜的分辨力還不夠強,容易被扭曲的價值觀誤導。一些外派孔子學院的教師在教授外國學生漢語的同時,津津樂道中國經濟的繁榮,並且認為經濟的成就是在黨的正確領導和政府的主導下取得的。這樣的宣傳會讓價值觀尚未定型的中小學生認為,美國經濟出現的問題癥結在於民主黨或共和黨不夠正確,政府不夠強大,因此,要真正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應該向中國學習,必須強化黨的領導和政府的作用。
這就是癥結所在。一旦中小學生接受了這樣的價值觀,他們長大成人後會主張政府領導一切,政府不應該停留在裁判員的位置上,而應當「下場去踢球」,即政府直接投資、興辦國有企業、官員與商人密切結合。如果美國政府在經濟問題上縮手縮腳,與國會吵翻天,則有「不作為」和「效率低下」的嫌疑。如此一來,美國就有可能「國將不國」,成為一個決策高效的「美利堅人民民主共和國」了。
可以想像,中方的教學內容不讓美國恐懼都難。這正如主人邀請客人到家裡做客,客人並非謙謙君子,而是在客人家裡當著孩子的面大談自己通過欺騙、搶劫而快速致富的生意經,這如何不讓主人反感?更糟糕的是,這個客人一邊聊天,一邊緊緊盯著女主人高聳的胸脯,這下主人只好下逐客令了。
也有人抱怨美國政府,為何不限製法語聯盟、歌德學院並要求它們進行認證呢?原因很簡單,法語聯盟和歌德學院作為獨立的商業機構來運作,並不挂靠到美國的大學和中小學裡面,所以不需要認證。而且它們的目的很直接,就是通過語言教學來掙錢。而孔子學院並不去掙錢,反而每年花幾十億美元讓外國人免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挾帶私貨,讓思想簡單的美國佬想不明白,到底孔子學院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如同在一個市場裡面,大家都忙著掙錢,突然闖進一個人,他根本不賣任何東西,而是拿著東西見人就送,市場裡面的商家不奇怪才叫怪。
剛開始,各個商家都以為這個大闊佬在搞慈善,所以不免有些羨慕嫉妒恨,等瞭解到這個「闊佬」的真實情況後,他們的疑心就越來越大。其實,這個所謂的闊佬家裡人並沒有吃飽飯,不少孩子依然在山洞茅草棚裡面上課,親戚們還為其捐資助學,資助「愛心午餐」,還有所謂的「希望工程」和諸多的「愛心工程」,甚至連基本的校車問題都無法解決。在此情況下,這個市場的管理者當然會站出來怒喝:「大闊佬,你來到這個市場究竟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