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出生在今陝西省關中平原北部的耀縣孫家原村,是唐代一位傑出的醫藥學家,被尊稱為「藥王」,同時也是我國七世紀以前一位集養生之大成者。其學問淵博,醫德高尚,醫德精湛,對養生學和本草學有很深的研究。
《舊唐書》載:「永淳初卒,年百餘歲。」倘若以孫氏10歲左右(公元537年)會見西魏將軍洛州總管獨孤信為依據來推算,孫思邈的最高年壽可達150多歲。這絕非無稽之談!
孫思邈從小體弱多病,經常需要延醫服藥,甚至付出了沈重的開銷費用。 一個連年患病的孱弱小兒,竟然能夠成長為中國醫學史上技藝精湛、醫德高尚的良醫,進而成為罕見的高齡老壽星,不能不使人大為驚異。其中的奧妙絕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但是孫氏本人的生活和養生實踐能夠為其作出最好的解答。
修心勵志
孫思邈享年高壽正是其行其德所產生的結果!孫氏重視道德修養以延壽,所以他在許多養生長壽理論和方法中都用養性來概括,認為「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故《內經》指出:「德全不危」。俗語常言:「善必考壽,惡必早亡!」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孔子提出的「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的命題,為《內經》養生理論所直接接受,開始形成中醫養生重德的傳統。孫思邈是一位文化巨人,又是一位醫德的楷模,因此他對養生重德的傳統加以充分的繼承和發揮。他的養生學思想突出的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著重論述了「養德」與長壽的關係。他引用嵇康的話,闡明:「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此五者無於胸中,則信順日躋,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孫氏把精神修養視為「養生大旨」,一再指出「德行不克,縱服至液金丹未能延壽……雖常服餌,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
淡性情
孫氏在道家「清靜無為」、「恬澹虛無」、「無為而無不為」及儒家的「德全不危」、「仁者壽」的思想指導下,非常注重道德修養在養生長壽中的價值和重要作用,要求人們在精神上保持樂觀,即恬淡虛無,頤養精神,主張各種精神活動,都不能偏激、持久和過度。要少思、少欲、少愁、少怒,才能使精氣收斂,這就是他將《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疾安從來」精神實質的具體體現。
所謂養性,主要指道德修養。養生要達到的精神素養首先就是去除名利之心。他在《千金要方。養性序》中說「馳騁六極,孜孜汲汲,追求名利,千詐萬巧,於名於利,若存若忘;於非名非利,亦若存若忘。所以沒身不殆也。」 養生的關鍵在清虛靜泰,少思寡慾。正如《養生論》中所說的那樣「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泊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只要做到這些,就能消除以上的心理病態,從而防患於未然。
重視四時環境養生
孫思遂先生對四時養生也有許多精闢見解。他主張「冬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夏省苦增辛以養肺氣,秋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冬省咸增苦以養心氣,季月(每季最末一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養腎氣」的四時五臟飲食攝養法。
重視環境居處在居住方面,孫思邈強調:「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事實上,不少「長壽星」出自於山深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幽靜之處。
和淡的飲食養生
孫思邈主張飲食有節,五味貴和,不能偏嗜。強調「常欲令如飽中飢,飢中飽」,而不能花天酒地,醇酒厚味,只趁一時之愉,豈不知因偏嗜好,當時雖無災害,積久為人作患。所以常以淡食為善,脂膩膏厚少食為佳。孫氏的養生觀突出體現在「食藥並濟」、「動靜相宜」兩個方面。
藥餌是用滋補健體,抗衰老的藥物製成,可供長期服用而無副作用。孫氏非常重視藥餌養生。自己身體力行,在毫老之年還「競三余而勤藥餌。」主張「勤*服食,則百年之內不懼於夭傷也。」
孫氏的食療思想,被後世醫家廣泛接受,宋·唐慎微所著的《證類本草》中收集的「孫真人食忌」被認為是孫氏所作,系統闡發了孫氏的食療思想。明·吳祿輯的《食品集》是食療食品專著,書中的飲食宜忌,五臟所補,五臟所傷,五臟所禁均是孫氏食療思想的發展。
此外,孫氏還闡釋了更多長壽的思想。藥王孫思邈博學群經,融合儒、道、釋三家學說,結合自己長期的醫療實踐和養生實踐,總結了唐以前的醫藥、養生經驗,提出了系統的養生長壽理論和方法,載之於書,流傳後世,功德無量。作為醫藥工作者,定要努力繼承和發揚孫氏學說,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