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資金「飢渴症」的小額貸款公司正陸續迎來甘霖。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粗略統計,今年以來,包括浙江、廣東、重慶、廈門、海南等地放寬了小貸公司的融資渠道,其中包括允許通過回購方式開展信貸資產轉讓業務。
嗅覺靈敏的金融資產交易所早已聞風而動,譬如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推出的小額貸款資產收益權憑證產品累計交易額已達30億元。
不過,現在不少小貸公司存在的貸款操作風險、道德風險等問題,可能會限制這類業務的迅速擴張。
資產轉讓擴容
按照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資本金以及不超過2家銀行的貸款,貸款總額不能超過資本淨額的50%。
但隨著小貸公司的迅猛發展,不少小貸公司都患上了資金飢渴症。為緩解此局面,今年以來,多地金融辦陸續鬆綁小貸公司的融資渠道。
這些扶持政策包括:向主要法人股東定向借款、小貸公司相互資金拆借、與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地方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合作,以回購方式開展資產轉讓業務等。例如海南省在7月份出臺的規定,小貸公司的回購式資產轉讓業務規模不得超過資本淨額的50%。
四川一位小貸公司人士表示,銀行對於與小貸公司的合作一直都很謹慎,另外小貸公司自身資金就緊缺,相互拆借的操作性不強,所以與交易平臺合作信貸資產轉讓業務比較值得期待。「最近就有些交易所找到我們洽談這方面的合作意向。」他說。
該人士表示,從融資成本上看,小貸公司也完全可以接受。目前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6%,小貸公司的放貸利率上限是基準利率的4倍,即24%。
這類信貸資產轉讓產品支付給投資者的年化收益在8%左右,再加上其他的發行、擔保費用,共約3%-4%,總的融資成本在11%-12%,中間的差價在12%左右。
在這方面首吃螃蟹的是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它推出以小額貸款資產包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持,發行收益權憑證的小額貸款資產收益權憑證產品。
在9月11日,廣西首批5家小貸公司的資產收益權產品在重慶金交所上市,融資金額達6700萬元。另外,第二批小貸公司資產收益權產品也即將上市。
最新數據顯示,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已為29家小貸公司發行收益權產品,產品累計交易額30億元,累
計兌付產品46只,代理兌付本息6.75億元,累計為小額貸款公司提供了15.35億元資金融通。
其他金融資產交易所也瞄準這塊業務。成立於2011年10月的四川金融資產交易所的業務範圍就包括小貸資產或收益權轉讓服務。
近日,在某知名的招聘網站上,該交易所就有小貸方向的客戶經理崗位需求,工作職責之一便是「協助完成小額貸款金融服務產品的研究設計」。 該交易所股東方一位人士向記者證實,相關業務還在籌備當中。
一位熟悉信貸資產收益權產品設計的人士表示,對於這類產品,最應關注的還是信貸資產包構成,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都必須將對應的貸款一筆筆核實。
具體來說,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這類產品的依據是未來資產包產生的現金流,也就是本息,所以要保證單筆信貸未來產生的現金流足夠、安全,就要考察抵押、第三方擔保以及還款來源等。
其次,則是避開眼下風險度較高的行業貸款,比如地產貸款等,力求貸款在多個行業中分布均勻,以保證分散風險。
三重阻礙
按照央行統計,截至2012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5267家,實收資本4257.03億元,若按照不超過資本淨額的50%計算,信貸資產轉讓業務的容量可達2129億元。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無論小貸公司,還是交易所,都還有各自的顧慮。上述小貸公司人士就表示,在操作層面上,如果將信貸資產轉讓給其他機構,那麼相應抵押物也必須進行重新登記到這些機構名下,操作起來時間較長,與小貸公司快速放款的特點不符合。
另一方面,上述產品設計人士表示,不少小貸公司都是做期限非常短的資金拆借業務,並非完全是支持中小企業的小額貸款,這一類機構的信貸資產最好避開。並且小貸公司發展時間還短,貸款技術、風險防範等方面仍需較長時間完善。
譬如,中部某省金融辦主任近日在內部的小貸公司監管工作會議上就提到,目前小貸公司的風險主要存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從業人員業務水平不高而產生的操作風險,部分小貸公司雖有貸款審核程序、風險管理制度等,但流於形式,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後檢查管理等沒有執行到位,極易產生操作風險。
其次則是公司高管自律性不強而產生的道德風險,比如私下利用賬外賬發放高利貸,以高利率追求短期利潤,甚至有非法集資、吸收存款的可能。
再者,由於定位個體工商戶、中小微企業貸款等業務,抵抗風險能力差,在經濟下行背景下容易產生經營風險。
對於這些問題,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董事長兼總裁羅得志前不久也表示,會跟服務中小微企業比較到位的小貸公司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