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稱謂之爭復活了(圖)

發表:2012-10-09 12: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緬甸的新商場引入了西方服飾和商品,帶來了變化。然而,當幾十年的軍人獨裁統治結束後,緬甸國民依然在尋求新的民族認同。

緬甸仰光——對於仰光一家服裝店的女售貨員來說,民主的到來意味著會有更多顧客希望買緊身裙和無袖上衣,這些服裝與緬甸大部分地區仍然常見的布裙截然不同。一位店員稱,這說明瞭人們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對於在仰光中心區一個車庫辦公的幾位律師們來說,民主意味著他們有機會抵制中國投資者將一家英國殖民時期的法院大樓改建成賓館。而對於該國一位著名的語言學家而言,民主則意味著他有權對緬甸的國名「Myanmar」表示不滿。前軍方政府規定,該國的官方名稱為Myanmar,並強迫民眾使用這個名字。

「我生活在Burma,而不是Myanmar,」 語言學家茅塔諾(Maung Tha Noe)最近接受採訪時大聲疾呼。「這是我的民主權利。」

去年,民主倡導人士昂山素姬(Daw Aung San Suu Kyi)和其他幾百名政治犯得以釋放,由此開啟了遍及全國的改革。這些變革通常被人以政治語匯加以描述。但幾十年來,軍方對民眾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廣泛影響,因此去年將軍們放棄權力的舉動也導致了政治領域之外的變革——生活方式的改變。其中最顯著的是,政府允許民眾討論曾經的禁忌話題,抒發已經壓制了50 多年的想法和觀點。

作家和語言學家現在可以討論怎樣使用軍政府禁用的詞語和措辭。人們激烈地爭論什麼樣的人才算得上是公民,討論怎樣保護建築物,這在軍政府時期都是敏感話題。軍政府十分注重面子工程,他們在物資匱乏時期鋪張浪費,建造了新首都。

總之,緬甸開始尋求由人民定義的國家認同,而不再是那個軍政府強加的狹隘的國家觀念。

緬甸共有135個得到確認的民族。隨著民主化進程,緬甸主要民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成了一個核心議題,得到了更加自由、無拘無束的討論。這個話題在軍政府統治下從未得到充分的討論,主要是因為軍方曾與眾多少數民族開戰。

最近,仰光舉行了名為「21世紀緬甸國家認同和公民身份」的討論會。討論會上,多數民族霸權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問題。緬甸軍隊高層和緬甸政府中大多數資深政客都是緬族人。

來自少數民族撣族的小組討論成員因因內(Yin Yin Nwe)譴責,在緬甸社會,多數民族享有更多的福利和更好的服務。另一位來自欽族的小組討論成員說,現任政府和憲法依然對佛教採取特惠待遇。欽族有很多人口是基督教徒。

討論會上討論的首要問題是,緬甸是會成為民族熔爐,還是會成為一個缺乏民族融合的國家。

協助登盛(Thein Sein)總統與少數民族展開和平對話的緬甸學者覺因蘭(Kyaw Yin Hlaing)說,總統受到了「美國民族認同感的啟發」,堅定地支持把緬甸塑造成多民族大熔爐。

討論會上眾說紛紜,就此判斷,民族身份認同的問題可能在接下來的多年裡都得不到解答。不過,與會發言者說,舉行討論會本身,就顯現了這個國家的改變。

然而,當討論涉及一些基本問題,比如這個國家到底應該叫什麼名字的問題時,過去的獨裁統治方式依然根深蒂固。

今年6月,緬甸選舉委員會警告昂山素姬,要她停止稱緬甸為Burma,並指明,根據憲法,「國家的名稱是緬甸聯邦共和國」(1989,緬甸軍政府在鎮壓了一次起義之後正式修改了國名; 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和昂山素姬一樣,不顧緬甸政府的警告,繼續把緬甸稱為Burma)。

雖然更年輕的一代人對國家名稱問題不甚關心,但是塔諾(Tha Noe)和其他語言學家卻表示,軍政府強行改變國名,以及將軍們利用語言達到他們宣傳的目的,都讓他們在國名問題上有強烈的感受。

軍政府禁止提及1962年的「軍事政變」,而把它稱作緬甸政府軍(Tatmadaw)對國家的「接管」,Tatmadaw是緬甸軍隊的正式名稱,字面意思是「偉大的國防力量」。

軍政府為何禁止Burma一詞,仍然不清楚。 英國殖民者曾使用這個詞,但反抗英國統治的緬甸獨立運動也使用這個詞。

隨著緬甸正在成為更加民主的國家,塔諾說,他希望語言能通過更加「自然的進程」發生演變,而不再被軍政府出於一己之私的獨裁律令所操縱。

對其他人來說,同樣的鬥爭也發生在和建築有關的議題上。

自從緬甸把首都遷至新建城市內比都,富麗堂皇的政府辦公大樓和一座大型軍事博物館也都隨遷到新址。仰光的的政府辦公樓被棄置,在熱帶的高溫下陷入凋敝。之後,作為軍政府最後的幾項重大舉措之一,軍政府通過秘密招標,拍賣了一些仰光最古老的建築物。

但拍賣的細節現在受到了質疑。來自民間團體的聲音越來越大,包括一些反對法院大樓改建的律師,他們稱這些建築物為國寶,爭取對它們加以保護。

「它們屬於人民,」該團體的領導人丹丁(Than Thin)說,「這就是它們被稱作國家遺產的原因。」

遺產保護部分屬於美學範疇,但同時,它似乎也無法和民族認同問題割裂開來。在仰光市中心的幾棟建築當中,坐落著一座佛塔、一座印度教神廟、一座清真寺、一座教堂,甚至還有一座猶太教堂,儘管緬甸幾乎沒有猶太人。

師從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覺因蘭(Kyaw Yin Hlaing)說,要在一個語言,傳統和民族族群如此眾多的國家確立一種民族認同,也許會是不可能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是一位學者,曾提出民族由想像的共同體而來的理論。

「有時,我們只好不定義,」他這樣說著,給民族認同下了一個更加寬泛的定義。他說,新的緬甸可能會成為這樣一個國度,那裡的公民「閉上眼睛,感覺那就是他們的家園。」



来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