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作家莫言今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還將他的作品與美國福克納及哥倫比亞的馬奎斯比較。出身解放軍的莫言今年4月接受英國文學雜誌「格蘭塔」(Granta)訪問時說,言論審查有利於創作。
格蘭塔編輯弗利曼(John Freeman)是在倫敦書展時訪問莫言。
佛利曼問到,迴避言論審查是否是個微妙的問題,魔幻現實主義發展出來的方法,以及比較傳統的角色刻畫手法可以到達什麼樣的程度,而能讓作家可以表達最深層的關心,而不用倚靠爭議來表達?
莫言說:「是的,確實。許多文學手法有政治包袱,例如我們的現實生活,可能有些尖銳或敏感的議題,不希望去碰的。在那種情況下,作家可以注入想像力,讓他們脫離現實世界,或者也許他們可以把那種情況誇大處理,以確定可以凸顯出來,而且很生動,並帶有現實世界的特徵。因此,我真的認為這些限制或審查非常有利於文學創作。」
瑞典評審團說,莫言「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當代時事以魔幻寫實手法冶於一爐」,「莫言將幻想與現實、歷史與社會觀點混合在一起,創造出如同美國作家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與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作品中的複雜世界」。
莫言的作品碰觸推翻滿清、日本侵略與文化大革命,遊走在共黨的包容與政治禁忌的鋼索上。
莫言2009年的最新作品「蛙」可能是他迄今最大膽的創作,挑戰大陸的一胎化政策。
雖然作品主題都有敏感性,到目前為止,莫言在他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身份幫助下,很巧妙地避免與共黨爆發嚴重問題。
莫言也支持大陸官方藝術與文化政策。換句話說,藝術與文學只能服務社會,而且擴大來說,不能威脅共產黨統治。
部分同輩分的人批評莫言這一點。但他2009年在法蘭克福書展時堅稱,作家的價值只能由他的作品來論斷。
大陸媒體當時引述莫言的話說:「作家應該批評並表達對社會黑暗面、人性醜陋面的不滿。」
他說:「有些人想在大街上咆哮,但我們應該容忍躲在房間裡,並用文學表達意見的人。」
中國文學專家陶健(Eric Abrahamsen)稱莫言是「偉大的作家」述說「‘偉大’的中國故事,他在寫的是偉大的中文小說」。
負責「中國出版業通訊」(China Publishing Industry Newsletter)的陶健說:「許多現代中國的故事在本質上都是政治的,僅僅是因為政治對於近代中國歷史與社會有很大的影響。」
他說:「這代表他無可避免地會寫政治相關的東西。他也非常精明,知道哪些能寫或不能寫。」
由於莫言獲得的官方支持,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能會被大陸官方誇為共產黨官方文學政策的勝利。
原題目:莫言 遊走邊緣的紅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