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主席肖剛在上週五的《中國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很有趣的評論。雖然一些人認為《中國日報》是中國政府對外的英文喉舌,但肖剛的評論還是在中國國內激起了一些有趣的討論和分析。
在評論中,肖剛提到了「影子銀行」的問題,這是金融裡最模糊和複雜的領域,在發達國家經常與對沖基金扯上關係。從下面的討論可以發現,中國的情況和發達國家是有差別的。
中國金融體系正經歷巨大的變化,而大家並沒有普遍的瞭解。從歷史上看(主要是2008年之前),中國大部分的信貸是通過傳統銀行部門發放貸款實現的。這個流程曾經是中國政府控制經濟的基石。中國的主要銀行都受政府控制,所以「什麼時候,貸款給誰」的決定權其實一直牢牢掌握在中國領導人手裡。
而2008/09年是中國金融業的分水嶺。橫掃全球的金融危機令中國出口暴跌,進而引起了中國政策制定者巨大反應。兩個關鍵的趨勢開始萌發。
第一個趨勢相對明顯:一波巨大的信貸被釋放出來了(08/09年的銀行貸款盛宴),從那以後,中國一直依賴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而又依賴資本投入刺激投資增長。這進一步放大了對中國經濟結構不平衡的擔憂,因為這種模式是通過不可持續地堆積債務實現的,就像當年日本的泡沫經濟一樣。
第二個趨勢來得稍晚,而且更加難以控制。在2009年末到2010年,當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開始擔心信貸泡沫、通脹、房地產泡沫和產能過剩的問題,他們嘗試給信貸活動剎車。但正規的貸款規模下降(銀行貸款下降),迫使經濟轉向更多地依賴更少通過常規金融渠道(銀行體系)的信貸——而其中就包括「影子銀行」部門。
這種趨勢去2009年底開始「起飛」,而且至今仍一直處於「增長」。今年9月最新的數據表明,這些非常規信貸渠道現在已經佔據著中國經濟融資活動的巨大份額。
把這兩個趨勢放在一起——一個經濟體越來越依賴堆積債務刺激增長,而且創造債務的方式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隱蔽,所以這麼多政府官員和分析師對此感到擔憂並不奇怪。
傳統銀行業是「影子銀行」系統的主要參與者,涉及理財產品的創造、融資和銷售全過程——這些產品風險比普通存款高但收益率更吸引。銀行的目標非常明確,如果信貸供應下滑,很多借款人將會發現違約,這將嚴重衝擊銀行的壞賬水平。所以影子銀行系統和傳統銀行系統已經變得糾纏不清了,任何問題都可能從一個系統傳導到另一個系統,萬一產生一個惡性循環,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肖剛勇敢地提出了這個問題,而政府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變得越來越重要了。但困難在於,影子銀行只是中國現在面臨的主要經濟困境之一:經濟結構再平衡是必要的嗎?為了推動經濟結構的再平衡,中國經濟能承受減速的痛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