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唯獨中國樓市和香港地區節節攀升,但是,筆者告訴你,中國樓市下跌是必然的,而且已經拉開了序幕,市長推行城鎮化不能先造城後填產業填人,這是戰略性錯誤,因為稀缺資源是有限的,一旦樓市下跌套住房地產資金,變成地方政府運作資金、招商引資效果大打折扣,那麼經濟有可能發生硬著陸。所以,筆者認為,市長城鎮化需要智取。
樓市為什麼必然下跌?
去年全國在建樓房面積48億平米,相當於過去三年平均供應量的4倍,這實際上相當於未來12年的供應量。2011年銷售2.7億平米,而2012年前10月銷售面積約3.2億平方米。這麼多的供應量必將引發樓房產能過剩。
哪些城市樓價已經下跌?
鄂爾多斯、溫州、海南、常州、貴陽、營口等二三線城市房價已經大跌,一般來講,房價從二三線城市先下跌,大城市是最後下跌的。
2012年四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首次出現兩年來負增長,這表明市場寫字樓供應已經飽和了。現在,城鎮化又要推動造城蓋樓給農民進城,將來外來人口大量集結在二三線城市和城鎮,大城市的房價也會面臨下跌的。
中國乃至國際上流行一個誤導的觀點,大城市的土地是多不出一寸來的,2008年金融危機,很多發達國家樓市下跌,英國樓市堅挺,為什麼?當時國內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英國是島嶼國家,多不出一寸土地,所以不會下跌。然而後來英國樓市還是下跌了,這說明多不出一寸土地的說法是一種忽悠。
現在國內的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重慶,許多專家認為城市土地是多不出一寸的,不會下跌。筆者認為,類似2008年後英國樓市最後一個下跌前的觀點在中國重演,大家只要想想,新型城鎮化是讓更多的外來人口到二三線城市、縣城、中小城市去落戶,大城市人口面臨抽離的險境。將來大城市一旦面臨新型城鎮化大量建成和大量吸納外來人口,變成大城市人口被大量內陸中小城市、縣城、二三線城市瓜分。
香港在1997年回歸前,由於擔心大陸的嚴格管制,許多港人紛紛離港,導致香港人口大量下降,結果香港樓市出現腰斬的命運。照理講,香港土地也是多不出來一寸的,樓市不可能下跌。
所以,筆者認為,新型城鎮化會大量分流大城市的外來人口,也會大量分流大城市的產業鏈。所以,將來,大城市樓市有可能面臨香港1997年回歸前後暴跌的命運。
很明顯,造城的市長是城鎮化戰略最差的,會引發將來的傷手。現在大量打造與眾不同、沒有出現過的大型產業群、大型企業群,將來必定在城鎮化運作中奪魁。城鎮化越提速,中國樓市下跌越快,中國演變成1997年前後香港樓市暴跌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