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出版的最新一期《明鏡週刊》刊登了中國作家莫言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四個月後第一次主動要求接受外國記者採訪的報導,題為「我有罪」。在採訪中莫言回答了很多人們關心的問題。
《明鏡週刊》是德語世界最具影響的刊物之一。記者獲悉,本週新出版的雜誌刊登了對中國作家莫言先生五頁的採訪報導,題為「我有罪」。這是莫言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四個月第一次接受外國記者採訪,在採訪中談到了很多人們關心的問題。為此,有關這篇文章的情況,記者採訪了旅居德國的華裔社會學家王容芬博士。王容芬博士研究當代德國社會學思想問題,因此對於德國媒體以及記者的情況也有相當的瞭解。她首先對記者說,這位《明鏡週刊》的記者讚德(Bernhard Zand)先生也是去年年底才派駐中國的新記者,他的思想風格和該雜誌前記者也有所不同。
關於這次採訪,王容芬博士介紹說,「莫言很少、記者也很難讓他接受採訪。這是他得了諾貝爾獎以後第一次他主動要找記者說,而且他說會很簡短,但是一侃侃了兩個小時。為什麼呢?因為他那德文本的《蛙》一書最近要上市。記者讚德同時也是個編輯,在編者按中就說,這是莫言獲獎以後第一次跟記者談話。莫言在談話中說,他要做自我批評,但是他主要的是批評批評他的人。然後報導採訪內容之前先把他的簡歷介紹了一下,說是共產黨員、軍官。」
關於採訪中莫言所希望談的《蛙》一書,王容芬博士說,「說到《蛙》的時候,莫言說,我是一個快手,我寫作很快。但是我更是一個深刻的思想家。我主要考慮在我公開的言論之後,我對自己的態度和立場是否講的很清楚。
他說,作為一個父親我認為愛生多少孩子就生多少個孩子。但是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必須按照黨章辦事,得想到國計民生的大計,這是我國的國策。但是我反對以任何暴力不讓人家生孩子。記者就說,正是這點,你這書裡的姑姑,暴力是經常出現的。記者說,你這姑姑可是個妖魔化的人物,整個是個魔鬼啊!」
為此,在採訪中莫言強調,他絕對不讓他姑姑看這本書。關於人們所關注的莫言歌頌薄熙來唱紅打黑打油詩,王容芬博士介紹說,「他當時就把那首詩又在紙上寫了一遍。《明鏡週刊》還刊登了莫言拿著一支圓珠筆抄這首詩的照片和這首詩。他說這是重慶的一個詩人朋友求他的‘墨寶’。他說我們詩人之間經常要互相送墨寶。他說,我這裡說的是,我們做詩人的,如裡面有一句所說,‘為文不懼左右黨’,就是不怕左邊的,也不怕右邊的,這是堅持自己的立場,是高尚的人格的表現。這不沾邊啊!人家當時就提出,你一開頭就是‘唱紅打黑’,‘舉國翹首望重慶’啊。」
王容芬博士說,在這篇採訪中,莫言對廖亦武的批評做了直接的反批評,這些內容會引起很多讀者的興趣。
(原題目: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第一次主動要求德國《明鏡週刊》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