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01日訊】食品安全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三聚氰胺事件、毒澱粉、過期原料,還有農藥超標、合格添加物過量等,從小吃攤到知名食品大廠一併淪陷。許多餐餐老是在外的「老外族」,看著層出不窮的黑心食品報導,難免心驚,想問應該在飲食習慣上,做什麼改變,以保護自己,也讓家人吃得更安全呢?
1.環保餐具不離身 :三餐老是在外的民眾,一定要習慣自備耐熱、可再使用的環保餐具。自己攜帶不鏽鋼、玻璃材質的餐具盛裝食物,不用擔心高熱溶出的毒性物質被吃下肚,環保減碳又護肝腎。
2.新鮮食材營養純 :選擇新鮮的當季食材,要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多元化適量進食,所以鼓勵大家多選擇全谷搭配新鮮豆、蛋,吃當季蔬果、多喝開水,不僅減少毒性累積,也幫自己的身體建立起營養充足的防毒陣線。
3.加工調理風險高 :避免選購加工包裝的調理食品或飲料,加工過程越繁複,營養素的耗損越多;食物的保存期限越長、色澤越鮮艷、口味越繁複;食品包裝上標示的添加物越多,吃下肚的風險更高。
預防食物中毒5要訣 :「新、手、分、高、低」
1.選購新鮮食材 :當季盛產的新鮮食物,不用太多調味就可以吃到天然好滋味,是愛護健康的首選好貨。
2.勤洗手 :勤洗手可以減少病毒或細菌殘留在手上污染食物的危險,手上有傷口要包紮、戴手套後,才能烹煮食物。
3.生、熟食分開處理 :生食病菌多,所以烹煮、盛裝的刀具、砧板與餐具都應該準備兩套,把熟食和生鮮食物分開。絕對不可把煮熟的食物放在尚未洗乾淨的容器或碗盤裡,避免交互污染,造成食品中毒。
4.70°C以上高溫烹煮 :食品一定要徹底煮熟,才能將引發食品中毒的微生物殺死,烹煮好的食物要盡快吃完,尤其夏天放置在室溫,或放在電鍋中保溫到下一餐都容易酸敗,置於室溫超過兩小時以上,應該不要食用。
5.7°C以下低溫冷藏 :要有良好的冷藏設備,冰箱儲存量不要超過70%,冷空氣才能有效循環;應盡量避免頻繁開啟冰箱,或盡量縮短開啟時間,才能維持食物的冷度與鮮度;如果這一餐吃不完的食物,也要密封冷藏、確保生鮮食物不易腐敗。
改變一定造成某些不方便,卻可以讓家人吃得更安心。你準備行動了嗎?一起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