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05日訊】原鐵道部長劉志軍案涉374套房產被追回,廣東「房爺」被舉報有192套房,山西「房媳」張彥家族在北京等地有十餘處房產……到底有多少人不合理或不合法地擁有十幾套、上百套房子?又有多少人因為高房價而望房興嘆,這一切都沒有答案。
眼下,我國正在著手進行第三次經濟普查,業內人士建議,能否借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之機進行住房普查呢? 對此,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和專家均表示困難重重。事實上,在住房改革啟動幾十年來,住房普查並未有效進行推進。無論是此前的第六輪人口普查,還是如今正在開展的第三次經濟普查,均未有實質性的住房普查環節。一樣的困難重重,還體現在住房信息聯網工程上。按照住建部的預想,2012年6月完成40個城市住房信息聯網工程,今年6月底前擴展到500個城市。6月30日是這個規劃最後期限,但進展並不如意,聯網的擴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停滯狀態。
之所以有必要進行個人住房普查,乃在於它是調節住房公平的重要手段。有人說,過去多次樓市調控乃至經濟政策的進退失據,就是因為缺乏中國住房情況這份基礎數據。之所以有必要進行住房信息聯網,其原因在於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承擔對房地產市場統計、分析和監測的責任,同時也是完善房地產市場信息披露制度之必要。不論是住房普查還是住房信息聯網,也與完全不動產登記制度息息相關。因為只有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可以更好落實物權法規定,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有效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然而這一切的重大意義,卻因為種種阻滯而得不到發揮或體現。
問題何在?僅僅在於地方政府的巨大阻力。關於住房普查,國家統計局相人士分析認為,目前來看,政府也並沒有普查住房的決心。「部分官員房產太多,也是其中的一個阻力。」關於住房信息聯網,正是鑒於地方政府阻力過大,為打消地方政府對於涉房信息的擔憂,住建部甚至與地方政府簽訂「數據採集和使用安全協議」,並承諾住建部不設房屋產權查詢埠,亦不擁有查詢許可權,個人住房信息的查詢權仍保留在地方政府。然而即使如此,在住房聯網大限到來之時,這一工程仍舊無法得到有效推進。
到底是哪個群體在阻止住房普查與住房信息聯網,已不言而喻。這的確是一個讓人黯然的時刻,它讓我們看到,最應當具有反腐意願的一些地方政府,反倒在某種情形下成為腐敗的庇護力量。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所不知道的只是,除了已被查實的劉志軍以及「房爺」「房媳」之處,還有多少「房祖宗」們在潛伏,在個人住房領域屬於政府官員的灰色不動產比重,到底有多大,又達到了一個怎樣讓人吃驚的程度?而除此之處更重要的問題在於,是不是僅僅因為存在阻力,我們所有看起來有意義的工作都必須改道繞行?面對這一特殊的利益集團,我們改革的勇氣與智慧何在?
個人住房信息是可以攻克利益壁壘的嗎?毫無疑問的是,改革的本質就是調整利益關係,對改革的阻力也都是因為發生利益衝突。但是當一些特殊利益集團開始一再地阻滯包括住房公平等在內的社會改革進程,我們已經必須要追問,我們還有繼續改革的勇氣嗎?在改革開放30多年之後,「後改革時代」已經展開,改革已由「摸石頭」進入到「深水區」。但與此同時,在繼續改革的進程中,我們還有多少改革之初的膽識與智慧,還能不能重新找回改革之初那樣一種超越利益集團的勇氣與自信? 事實上,這種膽識與勇氣,也正是中國改革之所以得以實現的一個根本。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