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23日訊】莫斯比(Ian Mosby)是加拿大圭爾夫大學歷史系的博士後學者。他的研究領域之一是加拿大食品政策和營養文化的演變。在一篇文章中,他介紹了1968年到1980年期間「中餐館綜合症」在加拿大引起的反應。這種奇怪的病症給公眾帶來的恐慌,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記得了。但是當時在加拿大和其他歐美國家,中餐館曾經因此成為公眾和科學界的眾之矢的。
雖然公眾的恐慌有那個年代當地人對外族的猜忌心理推波助瀾,但是最早「發現」中餐館綜合症的卻是一名在美國行醫的郭姓華人。1968年4月,他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寫信。信中說,在供應「中國北方食物」的中餐館吃過飯20分鐘後,他會感到「後頸麻木,然後麻木感逐漸擴大到兩臂和背部」。其他症狀還包括虛弱無力和心悸。他推測說,這可能是料酒或味精,或有些菜裡鈉含量太高引起的。
公眾反應強烈
這封信刊出後,雜誌很快收到許多讀者來信,訴說自己在吃過中餐以後的各種症狀。幾個星期後,加拿大也開始討論這個話題。《多倫多星報》記者卡茲採訪了一些加拿大「患者」。一位36歲的護士說她吃過中餐後感到喉頭髮緊並伴有輕微的麻痺感。一位17歲的中學生說他感到眩暈,好像在喝酒一樣。一位主婦說自己感到心悸和臉頰肌肉發緊。卡茲自己的兒子的症狀是太陽穴刺痛。
科學界也很快加入了進來。七十年代早期,幾份權威的醫學雜誌先後刊出論文。一些專家認為味精是造成中餐館綜合症的直接原因。也有人提出反駁意見。
疑問
莫斯比介紹說,味精在二戰後進入北美市場。到了六十年代末,它已經成為最受食品工業歡迎的添加劑之一。罐頭湯,冷凍蔬菜,調料,甚至嬰兒食品中都有味精。它也頻繁出現在當時的各種食譜中。據80年代的一項統計,加拿大市場上85%到90%的味精是被食品加工業用掉的。莫斯比的疑問是,即使餘下的味精統統進了中餐館,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加拿大人吃自家食品裡的味精沒事,吃了中餐裡的味精就會得中餐館綜合症。
當時的一種比較普遍的理論是,味精是安全的食物添加劑,問題是華人廚師用得太狠了。但是莫斯比說,幾乎沒有人真正去比較過中餐和非中餐之間味精用量的區別。醫學雜誌上的文章多半用「合適的」、「大量的」,甚至「離奇的」等字眼來形容用量。但究竟多少是安全用量呢?
莫斯比在一本1966年出版的加拿大食譜中找到了一個「皮埃爾的炒蛋」,上面列出的味精用量是2茶匙。他認為,當時的科學家沒有令人信服地證明,為什麼中餐館裡的叉燒飯比皮埃爾的炒雞蛋對健康更有害。
莫斯比的結論
莫斯比認為,華人廚師超量使用味精的說法建立在長久以來對中國文化和習俗的猜忌上。自十九世紀末期以來就有對華人生活習慣的種種傳言,例如吸鴉片,不愛乾淨,偷偷給食客上貓狗肉,等等。很多限制華人的政策都在這些傳言裡找到根據。「中餐館綜合症」的蔓延,表明從政府到民間,對華人的排斥和敵意直到二戰後仍然存在。
莫斯比說,這也是為什麼「中餐館綜合症」的症狀變化多端的原因。如果說早期的文章還侷限在對郭醫生所描述的燒灼感,麻木感等症狀的研究的話,後來這種綜合症的症狀幾乎包括了所有吃過中餐以後感到的不適。例如在1978年,一位名叫海倫.艾格斯頓的女士告訴《環球郵報》的記者,中餐裡的味精使她的胃劇痛,同時嚴重腹瀉。同一年,《多倫多星報》報導說,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的妻子在去中餐館吃飯兩週以後患了嚴重的抑鬱症,「同時面容憔悴,肌肉運動放慢,被疑慮和陰鬱幻像困擾,有時突發暴怒。」 而在他決定全家都不再吃味精之後,不僅妻子的憂鬱症不治而癒,連九歲兒子的多動症也好了。
莫斯比補充說,並不是說味精不會引起不良反應。但是在1968年到1980年期間把中餐館當成罪魁禍首,反應出當時社會對「外國」食品及食品文化的種族偏見。事實上,對味精的研究和辯論一直繼續到今天,但主張停用味精的人士已經更多地把注意力轉向味精的「使用大戶」食品加工業,而不是單挑中餐館說事了。
来源:法廣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