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10日訊】中共機關報發表黨校教授的文章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先進合理,因此必須堅定制度自信。但有評論認為,近期中國官方媒體連續釋放詆毀憲政及自我辯解的信號,凸顯當局在中國社會矛盾日趨激化的現狀下,對輿論失控的憂慮。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星期五發表題為《為什麼我們有制度自信》的文章,作者為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鄭志國。文章認為,判斷一種社會制度是否先進合理,關鍵要看它是否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而中國以建成富強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為目標、實現共同富裕,因此就是先進合理的制度。
文章雖也承認,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些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有待改革逐步加以解決。但作者並沒有闡述制度「不完善」之處及產生的原因,而只用「一些社會問題主要是現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能歸咎於現行制度」一筆帶過。
文章強調,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成就舉世矚目,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國情,因此應該堅定這樣的制度自信。
原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姚監復就此表示,近期中國官方媒體連續發表讚美現行政治制度及意識形態的文章,卻正反映出了當政者不自信的一面:
「現在有文章來為自己的制度、理論辯護,本身說要加強自身自信,那說明現在是不自信了:在黑夜裡,喊著說‘不怕鬼!不怕鬼!’說明心裏是怕鬼的。另外,制度是經濟制度還是政治制度?如果說經濟制度的話,現在中國執行的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列寧全集》裡面他說過,‘市場經濟加對外貿易’這就是資本主義。」
姚監復指出,以所謂生產資料分配形式劃分,中國當前並不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的按勞分配階段,包括固定資產總值、勞動力數量及上繳稅額等範圍統計,中國的三資或私營企業在國民生產總值當中,已經超過整體經濟的50%。姚監復說:
「現在,(中國)經濟制度是資本主義制度,‘自信’就說明對資本主義制度是自信的。如果說叫‘社會主義’,你社會主義表現在哪呢?原來說計畫經濟,現在是市場經濟了;如果說公有制,現在私有成分超過百分之五十了;分配也不純粹是按勞分配,而是按‘資’分配。所以現在,(中國)經濟制度沒有社會主義成分,只有一點就是共產黨領導。」
上世紀八十年代曾任職中國國務院體改所綜合研究室主任的旅美學者程曉農也認為,中共機關刊物近期連續強調要強化意識形態建設,很可能反映了中共高層對當前的社會形勢感到焦慮:
「根本點就在於他們發現,現在宣傳當中使用的這套意識形態在黨員、幹部和老百姓當中越來越沒有市場,急需要為它的意識形態尋找基礎,所以在反覆地講。現在,中國現存的意識形態和現存制度其實本身存在根本性矛盾。如果按照中國現狀來講,中國既然在經濟方面實行了私有化,試圖通過經濟制度的改變來維護政治制度,那麼這時候實際與馬克思這套正統的意識形態已經開始針鋒相對了。」
程曉農認為,鄧小平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政策實施初期,之所以提出「不爭論」的觀點,就是要利用資本主義經濟方式挽救當時中國政治制度的衰敗。鄧小平的「不爭論」,不但迴避了中國經濟改革是姓社、姓資等理論上的爭議,也為中共推遲政治體制改革找到了藉口。
在北京的姚監復則認為,中國官方媒體近期釋放出的一連串保守意識形態信號,與習近平、李克強接班後的政治路線有關:
「我想這就是中辦‘九號文件’對當前意識形態提出的七個方面,認為西化、分化、敵對勢力等七個方面的問題,反對民主憲政。司法獨立、多黨制這些都反對,那還有什麼自由?還有什麼民主?普世價值都不承認的話,這樣的制度有什麼值得維護的?所以我想,這說明自己不自信,總怕自己一黨永久執政的合法性被人質疑。」
姚監復表示,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接班後,官方高調反對憲政並堅持高壓維穩的社會控制政策,凸顯當局在社會矛盾高發的現狀下,更擔心失去對輿論的控制。
(原標題:中共黨報再發文強調製度自信 難掩當局輿控不自信)
本文有刪節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